摘要:現代學徒制是職業院校參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行動。本文針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對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進行研究,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的內涵是實現學員的職業能力業績化,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課程內容設置、O2O學習方式、課程考核標準、校企共同實施培養方案、學員能力轉化輔導等角度對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的實現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能力業績化;現代學徒制;可持續發展;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4-0120-03
作者簡介:梁潤華(1964-),女,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書記,教育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和職業教育。(廣東 廣州/510630)
一、引言
現代學徒制是國家加速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更大人口紅利的重要舉措。現代學徒制的鮮明特征是:校企聯合雙元育人、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企業的學徒。因此,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一定是校企一體化育人模式。但是,企業的本質是要追求效益、學徒的本質是要追求績效,如果不能抓準企業和員工為什么要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痛點,那么,現代學徒制的可持續發展一定是高職院校一廂情愿的事情。部分舉辦現代學徒制的學校,在學習過程中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學員流失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利益驅動點比較模糊,現代學徒制有利于員工長遠發展,但現代學徒制對企業本身的投資回報不確定;二是學徒的持續學習動力不足,主要源自工學矛盾、學習與工作績效相關性弱;三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不足,培養過程的獨特性仍不明顯,在課程設置、教材、企業師資標準、教學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創新亟需提升。
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內涵:學員職業能力業績化
企業支持現代學徒制是期望提升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效能,追求實現人均產能增長,超額完成既定的經營指標,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員工參加現代學徒制學習,不僅僅是為了一紙文憑,更是為了自身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升,而且這種能力要顯性化,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創造。因此,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一定是基于學員的職業能力業績化,也就是說學員通過學習之后提升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應用在工作中轉化為工作業績。學員職業能力業績化既是吸引企業、員工參與現代學徒制的關鍵所在,也是現代學徒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三、能力業績化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的實現途徑
(一)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政策對接
現代學徒制學員首先是企業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能力,各企業對人力資源均實行分級、分類管理,設置相對應的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政策。因此,現代學徒制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除了充分滿足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得對接、學歷證書與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之外,還應該與滿足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政策對接,有助于企業人才資本的增值管理。所以,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該同時也是企業人力資源養成解決方案,與企業崗位資格體系、崗位培訓與開發體系、崗位績效標準體系相融合。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切忌照搬日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該按照能力單元地圖設置課程,能力單元應該本著夠用、實用、精簡不重復原則設置。通過專業學習,有效實現學員的職業能力業績化,滿足學員學以致用、價值增長的需要。
(二)學員代表參與專業課程內容訂制有利于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單元地圖
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內容一般是由學校的專業教學團隊與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用人部門共同制定,少有學員參與其中。但是,現代學徒制的學習主體是學員,學員知道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急切需要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以便學以致用,提高工作績效。所以,現代學徒制學員參與專業課程內容訂制,將工作問題情境融入專業學習內容,有利于形成精準的能力單元地圖,有利于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專業課程內容更加貼近企業的崗位培訓與開發體系,更加貼近崗位績效標準所需要的能力。學員帶著工作問題參加學習,做中學,學中做,將學習效能轉化為工作效能,從而實現現代學徒制教育的根本宗旨,吸引更多企業共同舉辦現代學徒制,體現現代學徒制的強大生命力。
(三)O2O學習方式是解決現代學徒制學員工學矛盾的關鍵途徑
現代學徒制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成人教育方式。學員們實際上要在三大戰場同時奮斗:一方面忙于職場各種業績指標的沖刺,一方面忙于各門課程學習指標的實現,同時還要兼顧個人生活需求。所以,工學矛盾成為學員堅持學習和提高學習效能的主要障礙。職業教育創新更加需要互聯網思維,現代學徒制學員更加迫切需要O2O學習方式,以便充分利用碎片時間來參與學習,以小勝累積為大勝。所以,現代學徒制課程設計更加需要融入微課、網絡課程、翻轉課堂等互聯網學習元素,而面授時間則集中用于知識梳理、答疑解惑和問題研討。因此,利用O2O學習形式提高時間效能,是解決現代學徒制學員身兼多種角色困境的有效措施。
課程體系一般由素質課程、專業課程、專業實踐課程等三大類。作為企業員工,其理解能力相對比較高,社會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素質課程可以采用“網課+講座+活動”形式授課,例如思想政治類、軍事理論、心理健康、職業生涯發展課程、創新創業教育等課程,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傳授知識點,由企業培訓師根據企業實際開設相關專題講座或組織相關實踐活動,例如:結合民兵訓練、職工運動會、員工關懷、員工援助計劃、新員工崗前培訓、企業績效管理政策講解、產品服務創新活動、發明創造、技術攻關等等。
專業課程則采用“網課+面授+實操”形式,網絡課程講授知識點,集中面授進行知識串解、案例分析、答疑解惑和解決知識運用問題,崗位操作以便提高技能,這期間進行雙師授課與輔導,企業培訓師要進行崗位操作輔導。
專業實踐課程由企業培訓師根據企業崗位培訓與開發體系進行開設,以便專業學習與崗位勝任能力模型、崗位晉升培訓、崗位新業務新技術培訓相結合。
(四)基于行動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制定專業課程考核標準
能力有不同的定義方式,如有人將職業能力定義為職業行動能力,也有人將職業能力定義為綜合職業能力,基本包含知識、技能、態度等方面。所以,現代學徒制的課程考核標準應該著重體現在學以致用、學有效用方面。課程考核方式盡可能避免知識的死記硬背式考核,重在考核學員的學習態度、職業能力、學習成果等方面。
1.行動導向的課程評價
成人學習是改變通過經驗形成的行為方式。現代學徒制學員參與學習的行動力非常重要。學員的行動力要在課程考評標準中占一定比例,通過考核學員的課程出勤率、網課學習完成率、參與學習小組活動,參與企業的技術項目、勞動競賽、技術攻關等實踐來體現。
2.過程導向的課程評價
建立專業課程學分銀行,制定崗位任務或技術項目與專業課程轉換、崗位培訓與專業課程置換方法,將工作過程的培訓課程、工作任務、工作項目等與專業課程置換,減少學員對專業知識的重復學習,體現現代學徒制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學培融合,重在工作過程能力提高的教育特色。
3.結果導向的課程評價
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成效體現在學員的職業能力提升和工作業績改善方面。通過建立專業業績置換學分或置換課程體系,充分體現結果導向的課程考核特色。專業業績包括專業證書、專業競賽獎項、創新創造發明成果、技術專利、技術解決方案、專題報告、課題項目、公開發表論文、教材、專著以及企業科技進步獎項等。
4.校企一體化共同實施專業建設是現代學徒制教育成敗的關鍵
現代學徒制專業建設離不開校企一體化,除了校企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課程考核方法之外,為確保教育教學成效,校企更加需要深度開展專業建設:(1)共同建設具有教師與教練特色的雙導師團隊,一方面訓練學員的知的融會貫通能力,另一方面輔助學員運用知識提高業績的能力,專任教師作為一名“知道者”要通過企業實踐提高對企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所要完成任務、工作流程的認知,進一步轉化為教育教學能力;而企業培訓師則需要提高教育教學理論與規律的認知能力,將具有的豐富實踐經驗轉化為教育教學能力。(2)共同開展多媒體課程教材建設,將專業課程知識點和企業崗位培訓能力點相互融合研制成多媒體課件,供學員隨時隨地學習。(3)共同開展創新育人協同平臺建設,通過共同申報教研科研課題、科技攻關項目、培訓包開發等研究,創新校企合作內容,發揮學校與企業各自優勢資源,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為學校發展、企業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乃至國家發展貢獻能量。
5.學員能力業績化最后一公里:O2O的學員能力轉化輔導方式
為了有效促進現代學徒制學員的專業能力轉化為工作業績,校企共同開展O2O的學員能力轉化輔導:(1)線上學習與分享交流。為了保證現代學徒制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以及提升教學效果,學校通過開發在線學習與考試平臺,用于存放課件供學員網上學習和網上考試,同時增設網上討論區BBS,為學員提供在線咨詢輔導。同時,開展學員之間的朋輩輔導,學員是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員工,他們通過彼此之間的經驗分享,共同提高解決工作問題的技能。(2)線下跟蹤輔導。專任教師、企業培訓師為學員提供線下跟蹤輔導,通過為學員提供個性化輔導,促進學員的學習能力和業績能力的提高。輔導方式包括網絡輔導、電話輔導、Email輔導、個性化性輔導等。
四、結束語
現代學徒制的生命力在于找到學校、企業、學員三方的利益共同點,在于學員學習能力轉化為工作業績,這需要學校、企業、學員本著契約精神,共同參與、共同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學徒制,具有如下特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與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管理政策對接,學員參與專業能力地圖訂制,利用O2O學習方式解決學員工學矛盾、學以致用等關鍵問題,建立行動導向、過程導向、業績導向的課程考核標準,校企一體化共同實施專業建設,以及構建實現能力業績化的最后一公里的課后輔導機制。總之,如何保持現代學徒制的可持續發展非常值得職業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
[2]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大力開展職業教育現代學制制試作的實施(粵教高[2016]1號).
[3]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行業指導作用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1]6號).
[4]郭烔.職業能力研究的文獻綜述[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2):17-20.
責任編輯 賴俊辰 特約編輯 陳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