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靜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學生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學生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各項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所以在我的課堂上一直倡導輕松快樂學語文,首先要讓學生不懼怕我,喜歡我,擁戴我,渴望見到我,期待我的每一堂語文課。要做到這些,達到有效管教,就要堅持一下4個標準:
1.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對孩子尊重與鼓勵)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與價值感(心靈紐帶)
3.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內有效,但有長期地負面影響)
4.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愿意合作)
一、和善與堅定并行
“和善”意味著既尊重學生,也尊重自己。用語言表達對學生的感受的理解是尊重學生:“我看的出你對這次成績感覺很失望?!比欢?,相信學生能夠經得起挫折并能夠培養出對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學生。班中一位女同學非常好學,也很要強,所以對于成績非常在意,每次檢測一有扣分就會追著老師辯解,若遇到考試不理想就會掉眼淚。一開始我都會勸慰她,哄她開心。但后來我覺得她的性情一定要改變,要經的住這小小的挫折。所以我就用書信的形式與她溝通,告訴她不要拒絕錯誤,更不要害怕小小的失誤,因為每一次出錯誤都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方式。現在的她變得開朗自信多了。在我的課堂上,大多數同學都能暢所欲言,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因為回答錯問題而受懲罰,恰恰有時我們都從錯誤中學到很多東西。
二、幫助學生體驗到歸屬感與價值感
歸屬感與價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標,學生更是如此。當學生得到老師及同學的認可時,內心會充滿著前進的動力,他會發現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是很幸福的。所以我們做老師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開學第一節課,我讓學生先說一說上學期哪一位同學對你的幫助最大或身上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并寫在小卡片上送給這位同學。這樣同學之間相互發現優點,表達自己的謝意。從學習中,從生活中去發現每一個同學的閃光點,這樣每一個被感謝的同學都會感覺到幸福滿滿,自己的勞動成果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發現自己被認可,更將自己深深的融入這個班集體中,牢牢的歸屬于這個班集體,從而使班級更加團結,更加和諧。
三、有效地運用鼓勵
學生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所以在我的課堂上會及時發現學生的亮點進行表揚。同時作業本上會定期留下我的寄語。及時發現這一周來學生進步的地方,出現問題的地方委婉提出。如“謝謝你課堂上那堅定地眼神與對知識的急切渴望,那是老師前進的動力。你的肯定,你的期待都將促進老師更加努力的備課,更好的為你們服務。在學習上老師對你很放心,因為老師知道你一直是一個很努力,很認真地姑娘,一直都那么要強。老師倒是希望你放寬心,不要去在乎別人認為你第一理所當然,你也有失誤的權利,因為有時遺憾也是一種美。送給你冰心的《成功的花》你應該很喜歡。成功的花,人們只驚艷她現時的明艷。然而它當初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個留言是給班中一位學習最好的女孩。在與她交流中我發現她很有壓力,因為在別人眼中她只能第一。所以她自己承受著這無形的壓力。我在與她交流中首先表示對她的理解與認可,這樣可以讓她情感上好受一點,同時讓她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因為有時太在乎反而事倍功半。
對于一個好學生,及時發現優點不難:但是,對一個正在做出不當行為的學生進行表揚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個行為不當的學生,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學生。對于他們首先要喚起他們的價值感與歸屬感。同時一定要銘記:要著眼于他們的優點而不是缺點,放大其優點從而慢慢縮小缺點,我們也只能是改善他們,而不能強求完美。要努力將他們的不良行為轉化為積極的方面。班中一位同學脾氣火爆,一不小心就燃燒。中途接班,第一次檢查他的作業,他站起來,歪著身子,瞪著眼斜視著你,沒好氣地說:”我沒寫,怎么了?”我看著他挑釁的樣子,我讓自己先冷卻了一下,然后采取“和善而堅定”的方式表達我的想法,說:“你現在很不冷靜,我很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但我尊重你,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請你先坐下,回去好好想想如該對待別人,明天等你心情好了,咱們再談。”這位同學及其他同學本以為我會大發雷霆,懲罰他,但我采取的卻是冷處理,他們都很驚訝。是的,你雖然不能迫使別人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自己。走開冷處理就是你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自己;而且,這樣做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我們知道,人在情緒不好時說話做事很容易沖動,當我被那個學生冒犯時,內心充滿了怒火,所以那時我的方式很容易過火,對解決他不寫作業的問題不僅沒幫助,反而只會加劇矛盾,造成兩人的敵對。而那個學生敢于頂撞老師,背后肯定有就很大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學生一定要穩,尋找其根源。一個越令你討厭的學生,往往是一個你最需要付出愛的學生。對于這個學生,課后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找他聊天,與他書信交往,與他談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喜與憂,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滴,慢慢的走進他的內心。后來我們成了好朋友,他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個性的學生,敢說真話,為人真誠。但小學時因為老師的一次誤會而使他對老師產生了敵對情緒。他認為老師都是不問青紅皂白,不允許學生犯錯,出了問題只會批評學生的而不是真心幫助他們的。說真的,當老師遇到學生頂撞時,真的是很生氣,很容易發火。但通過這個學生讓我明白一定要先冷靜,任何問題的背后一定有原因,一定有耐下心,從根源上解決,的確這需要老師有更博大的愛心與教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