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蘭
高三學生寫議論文者居多,但議論的語言大多單調呆板、缺少文采。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種陳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段都是逗號,段尾才有一個句號,連一個問號或感嘆號都沒有,文章真是靜如“止水”,淡如“蒸餾水”了。而考試大綱對作文的文采作了具體規定,所謂有文采,就是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方法,文句有表現力。
現在的很多高三學生閱歷不足,閱讀量不夠,寫作時很少想著錘煉詞語,要做到用詞貼切,難度很大。那有什么辦法可以短時間內讓文章文采飛揚?
對此,可采取如下辦法,將平常議論文升格為散文性的議論文,使文章富有文采。
一,靈活地選用句式
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長句與短句相結合、整句與散句相結合,多種句式穿插、交替運用,。二是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交替使用 。前者可以讓句子錯落有致,富有節奏感;后者可以讓句子語氣變化多樣,富有感染力,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
二、巧妙地運用修辭
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可以讓語言精美靈動。但比喻、擬人句不是誰都能信手拈來,作為高中生特別要學會引用或化用、排比、反問、設問。
三、概括與具體相結合
優秀議論文的語言應該富有思辨性。它是文采斐然的,但不能華而不實;它是材料充實的,卻不是完整情節的記錄。在議論文中,我們學習運用概括性語言與具象性表達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我們的議論語言更有思辨的力度。概括語言多是抽象的、凝練的,包含著深刻思想的;具體語言多是形象的、描述的,含有一定修辭手法的。這二者應當緊密結合。
當然,要想靈活運用上述方法,需強化訓練。在具體操作方面,需先借鑒佳作,然后進行片斷升格練習,最后自行寫作,逐漸增加文采。其中用來升格的片段可以來自平時的作文,并進行多次升格,直到富有文采。下面兩篇考場作文可供借鑒。
佳作借鑒:
心懷雅致,風光無限
景是心的影,世上風景萬千,有人只看到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有人卻看到月朗星明、云淡風清。唯有心懷雅致才不會沉溺于浮華虛世,欣賞到人生無限美好的風光。
周國平曾說:“不亂于心,不困于情……如此,安好。”摩西與他的弟子心懷雅致,歷經磨難,終走出埃及;三毛心懷雅致,心之所向,才有了撒哈拉的動人故事;梭羅心懷雅致,超脫紅塵,靜居在瓦爾登湖;莫言心懷雅致,淡泊名利,直言我只是一個作家;林語堂心懷雅致,筆耕不輟、才有了驚世之作《京華煙云》……(事例排比,句式整齊)
歲月匆匆流轉,只有他們心懷雅致,超脫浮華虛世,掠過塵世的浮光,如同雨后新相,撣除塵土而一身清輝。
薩岡曾說:“所有漂泊的人都渴望恬靜、童年、杜鵑花;所有浮躁的都渴望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恰當引用)歲月靜靜流淌,時代快速發展,塵世繁華迷了世人的眼,看不清自己的心,于是有“郭美美網上炫富;柯震東吸毒;……”諸如此類事件頻繁地發生。
翻手蒼涼,覆手繁華。(妙用對偶)歲月的長河中總有那么一些看不清的浮華,一顆心失去了雅致,最終只能在極度繁華之后,留一地荒涼。(善用比喻)
忽然憶起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塵世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引用)試問當今有幾人能做到?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是,電子閱讀,網絡小說遍及我們的生活,雅致全無。更何談如楊絳先生一樣潛心文學而拒絕研討會?土豪炫富、明星吸毒、全民參賭;更何談如史鐵生先生雖身殘,而放飛思想于地壇,坐賞煙霞的淡然?精神荒蕪、道德滑坡、人情淡薄,更何談如邵逸夫一生為慈善事業,直至去世而善行不止?(巧妙對比、排比)(多用問句)
紅塵顛沛,歲月的河湮沒了一些人,而又托起了一些人,他們心懷雅致,看透塵世浮華,歷經歲月消磨,歷久彌新,而觀賞到無限風光。
景是心的影,有人心懷雅致,便觀賞到風光無限;有人心懷浮躁,只看到繁華虛世,最終蒼涼收場。
愛靜謐的時光,細品一口香茗,捧一卷古書,沐浴陽光,只覺人生無限美好,心懷雅致,這一生只愿如菊淡開,夢隨心行。如此,安好。
到那去
那是一片群山擁著鄉村的土地;或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都市;或是礁石嶙峋,浪花襲面的濱海……那是你心中的福澤之地,到那兒去,去到能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地方去。
那是一片渾濁的地方。(概括性語言)百姓疾苦,民不聊生,權貴傾軋,餓殍遍野,充耳便是朱門歌舞,滿目卻是蕭條疾苦。(具象性語言)他投身入仕,卻不似他人爾虞我詐,他用一身正氣為百姓滌蕩出湛湛青天。開封府包青天,儼然是百姓心中正義的天。他入仕,便是去到了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地方。俯身傾聽平民的苦難,他讓自己開辟出官場的一塊清明。
那是一片黑暗的地方。內外交困,硝煙四起,中國滿目瘡痍,國人麻木。他毅然棄醫從文,那是能實現他價值的地方,他以筆為刀槍,剖析孱弱的靈魂,喚醒沉睡的雄獅。硝煙模糊了他的容顏,卻模糊不了他銳利的眼。他樂于此,忘我的燃燒自己,化作一束熾熱的光線點亮那茫無際涯的黑暗。
那是一片貧瘠的地方。(概括性語言)礫石中夾雜著荒涼的味道,稀疏的樹木勾勒出貧窮的輪廓。瑯瑯書聲為荒涼抹上生機。斑駁的黑板上的自己蒼勁有力,講臺邊的支教老師鬢發如霜,雖眼神不好卻能勾劃出孩子們作業本上的每一處錯誤;記性不好卻能記住每個孩子的喜好;嗓音不再清亮卻能教會孩子高唱國歌。那是遺落在深山中的一個群體,那是一群可敬可愛的支教老師。(具象性語言)他們走進深山,用自己的光和熱照耀和溫暖那山中的孩子、他們去到那里,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為那片地方留下一片充滿希望的綠意。
那是一片戰亂的地方。黑煙與天公比高,他們卻比黑煙更高。渾濁的空中響起一陣轟鳴,一群“空中老虎”——飛虎隊,跨越國界飛馳而來,他們駕著戰記來到中國,來到實現他們價值的地方。語言不再是障礙,心的交流才貼近彼此的距離,那一片戰亂讓他們氤氳出一片深情厚誼。
無論繁華富庶,抑或蕭條荒涼,要想知道自己該去向何方,那便擦亮雙眼,以公正的眼光審查自己的價值,問問自己的內心,該去向何處,你便會聽到堅定的回答:去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地方!
噢,到那去!
點評:這兩篇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考場佳作,讀來雅致清香。作者緊扣主題,取材豐富,運筆如飛:或名人佳句,信手拈來;或多種句式,巧妙靈動;或抽象概括,具象描述,兩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