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摘 要: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教師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教材與學情制定合理的教學路線,并在教學中與各種課型良好融合,采用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寫作訓練。
關鍵詞:小學;英語寫作;技能培養;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4C-0057-0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小學生能模仿范例寫句子;能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和祝福語;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小學畢業時學生的英語水平應該達到總體分級目標中的第二級目標,或者略高于二級目標。
寫作技能是英語語言運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它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生剛接觸英語不久,要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挖掘教材,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多種教學途徑,采取多種策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學生寫作。
一、寫作教學的總體思路
如何有效地開展英語寫作教學?在解讀課程標準之后,教師還應該結合本地區使用的教材做整體思路設計。
二、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在不同課型中的寫作教學
教師明確了每個年級寫作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就可以結合不同的課型用多種方式方法開展寫作教學。
1.單詞教學課中的寫作訓練。
單詞課注重單詞的語音、意義教學,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作文教學滲透其中。
方法一:頭腦風暴式圖片描述。
例如,五年級上冊P18,出現五幅圖的內容是:wash my clothes、 watch TV、do homework 、read books、play football,除了重點抓好本課句型Do you……?看圖問答,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看圖說句。多提問不同學生或小組展示,鞏固句子的表達和詞匯的運用。學生訓練多了自然就能很容易講一句完整的話了。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同時為看圖寫話打下基礎。
方法二:巧妙加上開頭與結尾,組句成篇,輕松作文。
例如,剛才的五幅圖,引導學生把多幅圖的描述連起來,加上開頭與結尾,再提醒學生加上身份信息,就成了一篇很容易寫的短文。
2.對話教學課中的寫作訓練。
方法一:跳出教材文本生成新語言,拓展語言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多種語境供學生選擇。學生對話時,除了要用上本課核心句型,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整合舊知,在原有對話的基礎上生成新語言,讓學生心中想說的話多起來,會說的話多了,自然就會寫了。
方法二:用第三人稱改寫Lets talk,提高敘述能力。
例如,六年級下冊P14 Lets talk內容是Mike和祖父打電話談論上個周末做的事情。可以讓學生用第三人稱改寫,只在原句基礎上改動很小,把句子組合起來并加上結尾就成了一篇習作。還可以進一步借鑒習作的句式,寫出學生自己的周末生活。
3.閱讀教學課中的寫作訓練
閱讀教學重點是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方法可靈活多樣,增強趣味性,而不是單一的閱讀判斷、選擇等枯燥的練習。
方法一:運用思維導圖理清脈絡,復述課文。
運用思維導圖,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訓練學生明確思路、運用語言。多想多說,逐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有的課文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還可以進一步用思維導圖引導后續的寫作。
方法二:增加典型例文模仿寫作。
PEP英語教材中沒有獨立的寫作板塊,因此,教師需要靈活穿插專項作文訓練。如六年級下冊P28內容是一篇日記,體裁及格式清晰。日記內容主題鮮明,第一段寫上午的活動,第二段寫下午做的事,第三段總結全天。學生很容易從行文結構、用詞造句上模仿和創新,是一篇典型的習作范例,應該抓住這種機會,扎實訓練學生寫作。
(二)多評價方式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
老師可靈活使用多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除了教師評,增加自評、互評和家長評,還可以進行英語作文競賽,評選“英語作文之星”,建立英語作文展示角,英語習作長廊,給家長寄優秀作文通知單,使學生體會寫作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三)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寫作
通過小組討論與互助,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四至六人一組,圍繞中心內容自由問答、交談。 (2)把自己要寫的內容簡要記錄下來或列出提綱。(3)學生自由寫作。(4)在組內分享作文,互評互改。(5)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四)豐富閱讀,積累素材
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并為學生篩選難度適合的英文原版讀物或分級閱讀系列讀物,要求學生背誦典型范文,熟悉各種文體。在閱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匯,形成英語思維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寫出表達靈活、內容豐富的英語作文。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需要教師在常規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滲透和訓練。這個訓練的過程需要持續不斷并且訓練得法。只要教師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學生勤思考,勤練筆,一定可以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并促進英語語言學習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人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