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江 王榮華
摘 要:通過對液壓與氣動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特色,本文提出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液壓與氣動;理實一體化;應用和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4C-0060-02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機械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農牧業機械、礦山機械、數控機床及汽車制造業等領域,因此,液壓與氣動的重要性日漸顯現。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常常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這樣就容易造成學生缺乏對液壓系統感性認知,從而導致學生沒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和學習這門技術。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利用骨干校建設的機會,采用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是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活動融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針對這一狀況,提出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 職業院校液壓與氣動教學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首先,隨著高職教育如火如荼的發展,液壓與氣動雖然出現在很多針對高職學生的教材,但是大部分教材內容中的理論知識比例過大,實踐技能分量偏輕,教材章節和內容的安排是孤立零散的,不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緊密結合,這與當前高職院校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不符。
其次,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單一,以理論講授、書寫板書、觀看掛圖和實物模型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將知識內化于心、融會貫通;傳統的教學手段是講完理論課單獨安排實訓,這種從純理論過渡到純實訓的過程其實也是理實脫節的表現;另外,傳統的實訓課都是一些驗證性的簡單實驗,不能充分展示和發揮學生的動手、創造、發散等體現素質和技能的能力。
再次,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缺乏理論教學完全服務于職業技能培養的理念,授課過程中采取“填鴨式”的滿堂灌,沒有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缺乏情趣,教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也很累,教學效果不好。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需要解決好課程、教材、教師、學生、設備和管理、評價間的關系。
(一)構建模塊化的教學內容體系,加強教材建設
根據液壓與氣動的課程標準,將所學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如流體力學基礎部分的連續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動量方程刪減不講,內容中所有的公式推導,直接簡化,刪除液壓與氣動技術系統的設計計算,加強對液壓元件的認識、拆裝、使用和維護,減少對液壓元件的性能分析,增加液氣壓系統的調試及故障分析的技能訓練。在教學過程的整體編排上,采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塊和任務,用實訓任務演繹理論知識的應用。
(二)組建“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室,改變教學方法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內涵就是要求場地、設備、老師、學生高度融合,并且具備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實驗、強化訓練等多種功能,所以要想順利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必須組建“液氣壓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室。
除了組建教室,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常規的“一言堂”的教學方法,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一是采取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利用動畫、PPT、視頻等手段,在虛擬的環境下完成對液壓和氣動元件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展示以及基本回路的動作演示,使講授內容由抽象變直觀,學生更易于理解掌握,同時學習興趣也會高漲。二是理論實踐相結合,經過講授加直觀的理論教學還不能徹底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才能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理解于心,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理論知識講完后,馬上進行實訓。例如,先導溢流閥的拆裝,按順序拆開以后,通過觀察和分析里面的主閥芯、先導閥芯、彈簧、阻尼小孔等結構和作用,就能深刻體會工作原理以及應用場合。再如,順序動作回路的連接,教師可以根據任務書把元件擺放到實驗臺,安排學生分組進行限時連接,學生拿到題目后,會思考剛學過的內容中哪些是可以實現順序動作的方法,進而提出方案,然后一一將透明元件進行正確連接,教師在旁邊指導,最后檢查并給出評價。經過這樣的理論加實踐的鍛煉,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動手能力,達到增強自信心目的。
(三)改革和完善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
考核是檢驗學生全面學習效果的途徑,一定要積極改變以考試成績判定是否合格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評價,主要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三個維度設計評估項目,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建立評價主體多元化和方式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在液壓與氣動中,最終成績由理論成績的50%和綜合成績的50%構成,理論成績主要通過閉卷考試的方式取得,綜合成績主要通過自評、互評、教師對項目化完成情況以及學生遞交的實驗報告等評價的方式取得。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
理實一體化教學從骨干校建設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一是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又要有較高的操作技能和豐富的實踐指導經驗,這樣就會促使老師刻苦鉆研本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利用一切機會走進企業參與項目開發、技術改造提升綜合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水平。二是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的模式下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學生根據液壓系統的安裝與調試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就可以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習事半功倍。
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既有利于老師,又有利于學生。實踐證明,在液動與氣動教學中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值得不斷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陳輝.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在液壓與氣動課程中的實踐[J].機械管理開發,2012,(4).
[2]孫健,張豪,陳其明.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2013,(6).
[3]盧霞.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液壓傳動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1,(1).
[4]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