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捷
摘 要: 正確掌握語文的學習規律,學會不斷地積累、總結與反思,這對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高考語文復習不僅關系語文學習效果,更影響考生分數。這就對高考復習教學提出更高要求,針對不同考點與題型制定不同的復習策略非常重要。
關鍵詞: 高考語文 課堂復習 復習策略
高考語文課堂復習的目的是針對已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整合,進一步鞏固。它不僅能夠將所有相關知識貫穿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而且能夠促使學生查缺補漏,找到過去存在的不足,并針對這些不足采取更有效的學習策略。筆者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對高考中出現的四大模塊分塊進行探析,并總結出幾點有效復習策略。
一、語言文字應用復習
語言文字應用是高考試卷中最具有時代感的部分,對語言變化、思維轉換要求較高,只有掌握了語言表達的應用題,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較好成績。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考綱,對語言表達題要求沒有很大明顯變化,語言文字運行提綱要求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正確書寫現代常用漢字;正確使用標點、辨析修改病句等。從語言表達題命題趨勢上看,越來越注重實用性,選材多來源于生活。在進行語言文字復習時最好集中復習,分模塊確定字音、字形、成語、病句改錯、主觀發揮題等幾大內容,緊扣教材,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在對重點字音、詞句進行解析時,我們可以結合歷年的考點與考試傾向命題,引導學生做出積極回應。我們可以將典型試題呈現給學生,依據固定解題步驟進行解答,比如:題目審閱—信息篩選—歸納總結—答案生成。其中應注意:一定要按照順序解題,分步驟進行,使解答時的思路更清晰、簡潔。在指導解題時,我們要及時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并讓學生自行歸納總結,找到解題策略。
接著進行同步訓練,讓學生獨立對這些題型進行反復練習,及時找出易錯點。最后進行精細化點評。按照考試標準進行評分,讓學生對答案做出反饋,并對錯誤進行分析及修正,從而得到準確、優質的答案,構建答案指導[1]。此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盡可能采取板書演練或多媒體展示方式,使學生方便將反饋的答案記錄下來,為教師精細化評改留下空間;二是選擇典型的學生作為反饋主體,采取分層次反饋的辦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錯誤所在,同時使得信息容量得以進一步擴充。
做好語言文字應用的復習工作,除了在課堂上精細地講評外,更重要的是平時要積極督促學生多讀、多記、多練,只有切實掌握了一定的積累量(字音、字形、成語、病句、好句等),在考試中學生才能真正發揮出優異的水平。
二、現代文閱讀復習
現代文閱讀復習需將重點放在散文與小說上。指導學生通過掌控文章主旨,將文章大意內容與寫作中心確定下來,找到文章亮點。此外,還要重點分析題型,通過縷清文章大意,找到最佳答題思路,確立答題方向。并抓住關鍵詞,表達思路清晰、流暢。解題思路是得分的重要途徑,答題的個性化與流暢化是抓住閱卷老師的重要方法。我們可以參考近幾年的高考資料,在選材上要規范,指導學生掌握通過看題目理解命題意圖的能力。通過題目能夠尋找答題線索:答案段落分布、關鍵句、關鍵詞、詞句整合、答案分層解答等。在最后整合答案時,明確規范的書寫。在這一環節中,我認為基礎薄弱的學生有必要牢記一些基礎性的答題套路。例如在分析句子的作用方面,我們可以根據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推斷它所起的結構作用,在開頭一般就是總領全文,奠定感情基調;在文中可能是起到過渡作用,或是為后文做鋪墊;在結尾處,可能就是呼應前文,收束全文。掌握這種套路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不啻為一種便捷的提高分數的辦法。
在閱讀理解的主觀題上,錯誤多集中于遺漏、內容空泛、文不對題、用詞不當等基礎性錯誤方面。對錯誤的成因進行分析不可缺少,例如:文不對題可能是因為審題不準確造成的;知識點遺漏可能是缺少整體把控或者脫離材料;內容空泛多是因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面窄。因此,我們強調緊扣文本做題,只有明確錯誤出現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正與歸納。此外,還應引導學生閱讀大量文本,快速概括文章大意,把握重點,提煉主旨。這種速讀能力也是應該要求學生學會的。很多學生在語文考試中閱讀分數不是很高,表述的內容單一、語言空洞,這是因為平時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能對拓展性的閱讀材料廣泛閱讀,知識面狹窄。因此,加強拓展訓練,閱讀大量的文本,養成速讀與及時做批注的習慣是提高閱讀理解成績的關鍵。
三、文言文閱讀復習
文言文部分考點主要有古文閱讀和古詩詞鑒賞。在復習時我們應該從基礎抓起,緊扣教材。對古文閱讀來說,我們首先要加強文言實詞。由于學生平時對文言文接觸不多,因此詞匯積累不夠,在考試時不能準確聯想出其意義,導致在理解內容上出現偏差。我們平時要加強學生對實詞的積累,從而提高文言閱讀水平。課程大綱要求學生熟記120個實詞,這個容量還是比較大的,其中沒有捷徑好走。我們只能讓學生多花時間吸收、消化、熟記。其次掌握文言虛詞,對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熟記,并進行系統化整理。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可以整理出一些經典例句,標明其中的虛詞意義用法,形成一個體系。一般文言文虛詞都有固定意義和用法,可要求學生在理解基礎上加強記憶,在總復習階段讓學生反復背誦記憶。再次,回歸課本,學會知識的遷移。文言字詞的用法無非就那么一些,我們需要教會學生把知識點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而解決問題。例如教材當中出現的實詞和虛詞,其意義就應當讓學生牢記。可以說對教材的掌握程度高低直接決定了文言文的成敗。最后還有一點是語感的培養。我們應鼓勵學生多看文言經典,增強語感。有了語感,自然能夠順利地理解文章;沒有語感,光靠死記硬背,其實很多時候效果并不顯著。對古詩詞鑒賞來說,我們在能夠讀懂其內容的基礎上,關鍵要學會分析方法的運用。比如說對特定的題型,考查環境描寫的的作用,那么我們就應該想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這些具體手法。又比如說詩中反復提及強調的一個物象,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有托物言志的意思在里面。復習時這些特定的套路要熟練掌握。另外應引導學生多關注詩詞下面的注釋,以期從中找出做題思路。
四、寫作復習
一般說來寫作時只要不離題,基本分就可拿到。復習的重點應放在如何盡可能準確理解作文要求,取得高分上。首先,應該仔細審題,抓住材料中心。材料中心就是材料命題思路,一般來說其中導語部分的文字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將題目引出,確定擬題范圍;二是啟示功能,這是選題角度的關鍵;三是扣題引導。比如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給出的材料大致內容為:門與路相伴、相連,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幫助你走向世界……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立意擬題:一是由材料中有“門與路永遠相連”可以分析出門外的這條路有可能是平坦的陽光大道也可能是懸崖深淵或是布滿荊棘的崎嶇道路。基于此可以概括出“路”能指引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而門不忘昨天,在發展變化的世界我們依然需要奮斗、奔跑,同時也要沉淀、回歸,如果不能審時度勢,認清自己那么就會誤入歧途。二是可以將“門”與“路”結合起來,學生可以從“門”,前行棲息站、有門的路就不會累的角度,也可以從“門”是一個契機或者轉機的角度來展開立意。只有從多角度思考、立意,才可以充分挖掘出材料的內涵。由此在寫作復習中需加強對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多出一些指向性思維的寫作材料讓學生擬題,不斷夯實基礎,打下牢固的寫作功底。其次,在立意準確的基礎上,明確一篇好作文的基本結構,即“鳳頭、豬肚、豹尾”,開頭要驚艷,主干要充實,結尾要簡潔有力,段落不應太多,以5—7段為宜,做到語句通順,不出現明顯的語病和錯別字,注意書寫規范。平時就以這個標準要求學生進行寫作。最后,在語言表達上面,提倡做到優美流暢。這就需要平時加強學生對好詞好句的積累摘抄,多欣賞美文,積累素材。老師在這方面應對學生進行積極督促與引導,例如多進行仿寫練習;強化學生在寫作中對各種修辭的靈活運用能力,對不同素材的選取整合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會有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方順榮.高考語文課堂復習教學模式建構[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2(18):50-53.
[2]鄭愛琴.淺談高三語文課堂復習教學有效性的落實——《高考作文點題扣題技巧指導》的教學啟示[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