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華
摘 要:2014年9月,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雖然,作為我國國名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企業有相關政策上的優惠,但是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存在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中的內部管理的問題日益凸顯,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科學地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以此來取代傳統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因此,中小企業想要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內部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內部控制;中小企業;地位;作用
一、內部控制的定義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在內部管理過程中為了避免企業內部的管理不透明,以及規范程度不高等問題而專門在企業內部制定一系列規范化的制度,并設立相關的監管部門用以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率,使企業更快更容易地達到目標的一種內部管理措施。1972年,美國準則委員會(ASB)所做的《審計準則公告》對內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義: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的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的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
二、內部控制的特點
根據COSO在1995年11月發行的《控制指導綱要》中提出的COSO內部控制框架,內部控制系統是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控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要素組成,它們取決于管理層經營企業的方式,并融入于管理過程本身。基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本文將內部控制的特點進行了概括和補充,主要將其分為以下四點:(1)全面風險管理(2)權責明確化(3)營造企業文化(4)上、下級溝通與協調
1.全面風險管理。全面風險管理是內部管理中相對最為重要的部分,其要求管理者對內部的信息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對公司未來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尤其在財務上,需要保證各種報表以及各種賬目的準確性,避免弄虛作假,不能因為個人利益而損害到公司的利益。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中小企業,往往因為一時的疏漏,而導致現金流周轉的停滯以及各種風險,直至最后拖垮整個企業,這種例子不甚枚舉。因此,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意識和加大風險管理的力度,才可以在競爭中立足。
2.權責明確化。權責明確化要求中小企業人員,不論是總經理還是普普通通的員工,都要有意識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因為單方面原因而失責,也不能因為不屬于你的權力而肆意使用。同時,中小企業要制定相應的企業內部管理政策,將這種制度性的政策深入人心,雖然這種制度在一開始實施過程中會遇到滯留于形式上的困難,但是一段時間以后,中小企業內部制度化的確立以及獎懲的明確就可以大大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管理活動和工作上的效率。
3.營造企業文化。內部控制比較有代表性的特點是可以營造企業的文化氛圍。一個小企業的成功,很多時候都是贏在了企業文化上,企業文化作為當今企業的一種軟實力,不僅對大型企業有文化滲透作用,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內部控制的合理布局和安排,促使了企業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如果一個企業的文化沒有植根于心,那么這個團隊便很難成為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因此,企業文化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部分。
4.上、下級溝通與協調。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是企業在內部管理運營中的一個前提與保障。上、下級進行合理適度的溝通,對企業的管理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它不但可以將企業的目標更加明確化,也可以減少很多員工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例如:下級在執行上級的命令的過程中如果把問題向上級進行及時地反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工作縱向分配時的阻力。因此,合理的內部控制可以提高中小企業的工作效率。
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中的不足之處
1.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不夠到位。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很多都缺乏風險管理的意識,沒有在制度上進行有效的規范,例如財務的報賬、會計的監管,內部審計等等,也缺乏對客觀問題的風險警覺性,很多管理者在決策上往往只跟據自己多年打拼的經驗,或者只聽取周邊少部分人的意見而沒有對整個問題進行周全的考慮,那就會造成決策上的武斷與失敗,大大增加了企業管理的風險性和企業管理的難度。
2.中小企業對內部控制的潛在意識不夠深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內部控制的觀念還沒有真正的植根于心,很多中小企業對內部控制往往只是留存于一種表面上的形式。在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中,多數員工對內部控制在企業后續的發展的推動作用缺乏認識,一定程度上表現在對團隊文化不夠了解。其中,部分原因是因為員工的素質水平的低下,但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領導者自身的不重視而造成的。
3.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不夠完善。我國的一些中小企業會計制度模糊,管理層不重視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很多會計人員在一個企業身兼數職,很多會計崗位沒有一個專職的負責人員,各個崗位之間不能相互監督,導致存在舞弊的現象,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雖然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做不到像大型企業的內部控制那樣完善,但是只有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集中化程度,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中小企業。
四、加強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作用
1.增加中小企業管理的透明度。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財務管理不透明是很容易出現的問題,甚至很多中小企業根本就沒意識到這一點。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人員少、組織機構簡單,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內部控制的實施范圍不可能涉及經營活動的所有方面,但是中小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的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建立和完善各項控制政策和程序,保證各項控制程序的有效實施。
2.提升中小企業的凝聚力。相對于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等條件限制的原因,可能會較少地考慮內部控制方面的因素,但是對于實際運營中花費的成本而言,文化的運營成本是很低的,同時文化的投入具有較高的回報率,文化的運營加強了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同時,隨著企業的發展與規模的擴大,在人員的變動上,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幫助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減少人才的流失的問題,良好的企業文化甚至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企業。因此,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在文化和凝聚力上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的內部控制出現差錯,很多是由于內部控制管理的過程中增加了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造成的,對于剛剛起步或者一些企業的建設初期,為了盡量減少成本,而壓縮了企業的內部管理,進而導致各個環節出現問題,造成了得不償失的問題。因此,企業應該在合理的范圍,將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規范和完善,在法律的大條件下,制定適合自己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過程中也可以近細遠粗地采用滾動計劃法進行目標化的管理與制定,促進企業內部的規范化。
五、總結
對于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部管理活動,針對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應對,例如:增加中小企業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中小企業的凝聚力以及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等等。因為,只有前期做好了預防風險的能力,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才能夠真正地帶動中小企業的員工的勞動積極性,進而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讓其更快地達到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文秀,胡淑娟.對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看法[J].財會月刊,2008,12:23-24.
[2]張力之,伊閩南.淺談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2:280-281.
[3]陳容,王丹.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基于攀枝花市中小企業的問卷調查[J].會計之友,2012,3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