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明
摘 要:高校基層工會是上級工會組織決議、方針及政策的執行者和實施者,其工作的開展成效對學校發展與穩定大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高校基層工會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影響和制約高校基層工會發揮作用的因素,提出促進高校基層工會發揮良好作用的對策如下:提高認識,激發活力,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引導,規范管理,完善維權機制;整合資源,加強保障,加強隊伍建設;轉變思想,發展創新,建立長效機制。
關鍵詞:高校;基層工會;因素;民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9-0208-03
工會是我國高校管理中重要的組織之一,在強化校園管理、發揚教職工民主權利和維護教職工利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基層工會作用的發揮,關系著學校發展和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很有必要加強高校基層工會管理,以使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一、高校基層工會的性質和特點
(一)高校基層工會的性質
我國《工會法》與《工會章程》中都對工會的性質做了明確的規定,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工會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高校基層工會是密切聯系廣大教職工的基層組織,是增強高校工會組織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主戰場[1],其最基本職責就是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關愛教職工,服務好每一個教職工,增強教職工凝聚力。
(二)高校基層工會的特點
高校基層工會與其他行單位基層工會相比,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其會員組成主要是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專任教師和管理人員。他們學歷層次高,綜合素質好,公民意識強,不僅在自身的學科領域有著專業的認識,而且對社會和文化關注度高,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他們的高層次需要如社會需要、榮譽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相對更高。
高校基層工會具有規模小、較分散、工會會員不重視等特點,在高校實際工作中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如今高校教職工隨著工作、科研壓力的不斷增大,在人生價值自我實現的過程中遭遇阻礙,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沖突愈加嚴重,因此,要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人盡其能,使參與其中的教職工的自尊感和自我實現感得到加強,力爭讓教職工在工會活動中找到歸屬感。高校基層工會需要切實做好職能工作,發揮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作用[2]。
高校基層工會在高校的發展和建設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隨著高校校內用工方式的多樣化和高校教職工規模的不斷擴大,人事代理、人事派遣和其他非事業編制教職工人數也大大增加,高校基層工會如何充分發揮作用并服務好每一位教職工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高校基層工會的作用
(一)提高教職工參政意識,有效推進學校民主管理
我國《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依靠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法律賦予了高校工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神圣使命。高校基層工會應充分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建設的權利,不僅要積極鼓勵廣大教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利,而且要讓廣大教職工通過各種活動和途徑,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各項事務。同時,高校基層工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動員和組織更多的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讓廣大教職工親身感受到學校的民主關懷,進而提高教職工的參政意識,有效地推進了學校民主管理。
(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服務學校人才成長
工會是廣大教職工權益的維護者和代表者,其性質和地位決定了不僅要履行好參與和建設等各項職責,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履行好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責。
高校基層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其服務對象是專任教師、行政人員和后勤人員等全校教職工。當高校教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時,就是高校基層工會作用充分發揮之時,關心廣大教職工的工作和生活,對有問題、有困難的教職工深入了解,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高校基層工會密切聯系廣大教職工,聽取他們提出的有關教學、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依法維護教職工的民主政治權利、勞動經濟權益和精神文化權益等合法權利。解決好廣大教職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為廣大教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他們的晉升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盾,有助于學校人才的成長和發展。
(三)營造和諧校園氛圍,促進學校整體發展
工會組織是個人以及群眾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高校基層工會與其他單位基層工會不同,其組成范圍更具體、成員之間更熟悉,使得橋梁和紐帶這一功能更加突出。高校基層工會這一作用不僅承載著廣大基層教職工的物質訴求,更是體現著廣大基層教職工的文化和精神訴求。高校基層工會應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使教職工的勞動價值得以實現。因此,在解決廣大基層教職工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方面,基層工會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
高校基層工會的基本作用是為教職工的快樂工作服務,為校園氛圍營造良好的環境。高校基層工會通過各種方法,在努力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學校整體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通過各種形式組織豐富多彩的工會活動,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組織形式多樣的社團,讓教職工在具體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教育,進而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3]。
三、影響和制約高校基層工會發揮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足,缺乏活力
高校基層工會思想認識不足主要表現為:對基層工會的性質和作用沒有很好地了解和認識,對高校基層工會的特點與工作方法認識不到位。一些高校基層工會的組織建設沒有創新,隨意性較大,各自為政,基層工會選舉走過場,將教學任務繁重的一線教師推舉為基層工會領導,使得工會在做出重要決策時出現“失語”情況,勢必會影響基層工會作用的發揮。另外,高校基層工會得不到重視,其應有的活力也沒有被激發,打擊了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工會組織松散,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夠好,對于教職工出現的問題不管不問,極大地影響了教職工的工作動力和熱情,基層工會工作缺乏活力和激情,導致教職工相關權益難以得到相應的保障,進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干部隊伍人員有限,服務態度不到位
高校基層工會的工作人員,多數是兼任,他們常常忙于自己的工作,開展具體工會工作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導致基層工會整體情況堪憂,內部凝聚力不足,給學校的發展帶來諸多問題。高校基層工會是高校工會組織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處于基礎性的地位,根本職責是全心全意為廣大教職工服務。高校教職工對工會的職責和內容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有著強烈的利益表達意愿,然而一些高校基層工會人員縮手縮腳,疲于應付,不愿主動維護職工相關合法權益。一些高校基層工會片面地把解決職工眼前的困難或是突出苦難當作“維權”,卻不能從長遠的角度為職工爭取各種權益,沒有很好地履行其維護廣大工會會員權益的職能,導致廣大教職工的切身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甚至出現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現象,導致職工對工會工作缺乏熱情,對工會組織感覺不到“家”的存在,體驗不到“家”的溫暖,失去對“家”的信任[4]。高校基層工會服務的滯后,降低了工會在廣大教職工心目中的地位,直接影響到了高校基層工會作用的發揮。
(三)組織管理不當,制度落實不到位
高校基層工會工作人員多為兼職身份,他們時間和精力有限,開展工作積極性不高,組織管理不當,許多工作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為:基層工會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滿足工會服務教職工的需要;工作方法嚴重滯后,脫離基層實際情況,無法滿足教職工實際需求,工作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經常處于被動狀態;工作理念不高,創新與活力不足;發揮作用滯后,有的基層工會根本沒有把教職工群眾放在心上,逐漸失去了教職工群眾的信任。民主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教代會制度流于形式,二級教代會建設落后,這些因素嚴重影響和制約了高校基層工會作用的充分發揮。
(四)組織活動不多,活動開展不到位
在工會的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人員老化、穩定性差、創新力不足等突出問題[5],這直接影響了高校基層工會開展活動的頻率和質量。由于高校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缺乏規范科學的、指導性強的政策和方針,使得其難以正常開展活動。宣傳力度不夠,時間倉促;福利不夠豐富,吸引力小,活動頻率低,參與面小;會員集體意識不強;時間不合適等等,活動開展不到位,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工會作用的發揮。
四、推動高校基層工會發揮良好作用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激發活力,創新工作方法
雖然高校教職工學歷高、知識豐富且維權意識強,但很多教職工對我國《工會法》和《工會章程》等工會相關規章制度并不了解,對工會的認識僅停留在發放毛巾、洗衣液等福利層面,對工會的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因此,相關職能部門要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地對工會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廣泛宣傳,改變教職工和基層工會干部對工會的認識,提升教職工素質,即要讓各級工會干部了解,也要讓所有教職工了解。通過宣傳,工會基層干部和廣大教職工對工會工作在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的認識會有所提高,使他們認識到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是整個工會組織建設的基礎,是長期性的重要任務。工會基層干部和廣大教職工對工會作用和地位認識的提高,將會大大激發廣大教職工的活力,積極主動參與到工會組織的活動中來。
探索依靠廣大教職工群眾建設工會組織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推進高校基層工會工作民主化、群眾化和社會化,形成合力運作、上下聯動、內外協調的工作方法,服務好學校所有教職工,突出高校基層工會工作“亮點”,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使廣大教職工的福利和精神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實現和滿足。
(二)加強引導,規范管理,完善維權機制
高校基層工會要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工會,引導廣大教職工學習工會章程,了解工會的工作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同時高校基層工會干部也要不斷學習黨的最新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度,爭取做政策方向的明白人、有益活動的召集人和矛盾糾紛的調解人。高校基層工會要從實際出發,以維護教職工權益為根本準則,通過全面履行各項職能來提升規范管理,從而更好地引導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高校教職工學歷高、民主意識強,參與學校各項事務的意識也強,因此,高校基層工會要進一步規范管理,依章辦事,全心全意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同時要積極引導廣大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完善維權機制,通過教代會、工會等組織形式充實保障教職工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權利的落實。當前,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形式是嚴守程序、合規合法地開好教職工代表大會[6]。
(三)整合資源,加強保障,加強隊伍建設
整合學校各方面資源,多開展具有吸引力的大眾參與的文體活動,定期開展健身系列活動,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等球類活動,游泳、騎行、瑜伽、登山、舞蹈、唱歌等休閑娛樂活動,以及舉辦喜聞樂見的、健康向上的比賽,滿足不同類型教職工的需求,有效推動高校基層工會各種活動的開展。也可以在一些節假日來臨之際組織晚會、茶話會、聯誼會等活動,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溝通。
要做到多給廣大教職工謀福利,還需加強工會的組織建設,加強基層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為高校基層工會發揮應有的作用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要選拔熱愛基層工會工作、工作能力強、群眾信得過的教職工參與基層工會建設與管理,建立一支職業化、社會化的基層工會干部隊伍。另外,加強學習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的重要手段,因此,還要加強工會干部學習培訓工作。一是加強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學習培訓,使基層工會干部對基層工會的業務有深刻的了解,熟悉相關維權制度,提高基層工會干部自身的工作能力。二是大力加強基層工會干部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的學習與培訓,服務好每一位教職工。三是基層工會干部要學習和借鑒其他兄弟單位好的經驗和做法,開拓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四)轉變思想,發展創新,建立長效機制
高度重視高校基層工會建設,有效發揮高校基層工會的服務作用是一項長期性任務。要充分發揮高校基層工會在學校事業中的作用和地位優勢,就必須轉變思想,不斷創新,建立高校基層工會的長效機制。高校基層工會要堅持以維護教職工利益為根本,轉變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堅持創新校園管理模式和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形式多變的各種活動,豐富廣大教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同時要加強黨的領導,明確樹立工會建設是黨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提高高校基層工會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做好基層工會的基本工作,建立工會長效發展機制,推進學校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皖軍.新形勢下高校基層工會建設與發展新探索[J].學理論,2010(36):250.
[2]鄭佳佳,譚一紅,李步軍.人類學視野中的高校基層工會工作[J].新余學院學報,2014(12):79.
[3]王東.高校基層工會的作用與發展途徑[J].南方論刊,2014(6):81.
[4]鐘兵.加強高校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思考[J].傳奇,2013(3):54-55.
[5]梁玉秋,郭凌云.高校工會建設問題與對策[J].人民論壇,2010(5).
[6]王書敬,王娜.加強高校基層工會工作的思考[J].中國職工教育,20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