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衛
7月19日,河北省中南部山區出現1996年以來特大暴雨,造成省內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并引發多起滑坡和泥石流災害,部分受災群眾被圍困,出現人員傷亡和失蹤。大雨如注,洪水滔滔。災情就是命令,檔案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迅速投入到抗洪搶險的隊伍中,同時,各級檔案部門快速反應并啟動檔案安全應急預案,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村鎮,集中力量轉移檔案并迅速開展受損檔案的摸底調查和搶救保護工作(見本期“特別報道”和“聚焦”欄目)。
河北省檔案局根據汛情發展勢態,迅速落實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洪精神,印發了《關于加強汛期檔案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檔案部門切實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抗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中去。
“水火不留情”,防水災、防火災是檔案安全工作中永恒的主題。
檔案安全,為歷朝歷代所重視。從周代的天府、宋代的架閣庫到明清的皇史宬,都是追求檔案庫房建筑防水防潮、防火防盜和堅固耐久。新中國成立后,檔案安全工作更是歷來為黨和政府所重視。今年4月,國家檔案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檔案安全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強調了檔案安全的重要性和建設國家檔案安全體系的必要性。
檔案安全工作,包括檔案實體和檔案信息的安全。檔案實體安全不保,檔案信息安全則無從談起。檔案實體安全工作包括預防自然災害如水災、火災、地震等災害對檔案實體的侵害;預防人為因素對檔案實體的侵害;預防環境因素對檔案實體的侵害,如空氣質量、氣候條件、磁場、溫濕度變化等。檔案實體的安全工作應做到:防水、防火、防盜、防潮、防蟲、防鼠、防磁、防光、防塵、防污染、防高溫。
檔案信息的安全主要是指電子檔案或數字檔案的安全。由于電子檔案相對于傳統紙質檔案具有信息與載體的可分離性,檔案信息存在讀取、被篡改、流失、泄密等安全問題。因此,應定期對用過時技術保存的電子檔案進行異質備份,保證電子檔案的讀取利用;對計算機實時監控、對電子檔案進行技術防護處理,防止檔案信息內容被篡改;通過網頁訪問控制、信息防火墻密碼驗證等網絡安全技術措施預防檔案信息的流失、泄密。
影響檔案安全的決定性因素是人。檔案安全的最大保障是人的認真,檔案安全的最大危險是人的疏忽。檔案安全事故的發生,自然災害中檔案損失的大小完全取決于人們是否重視檔案安全并采取了有效防范與搶救措施。
檔案安全無小事。如果檔案發生丟失或泄密等安全問題,就會損害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根本利益。檔案安全事關重大,事關全局,事關我們黨、我們國家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檔案安全問題無所不在。水災、火災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計算機病毒、技術故障、載體壽命等技術因素的影響,戰爭、群體事件、人為攻擊、人為竊取、大意疏忽等人為因素的影響,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檔案的安全,所以,一定要時刻繃緊檔案安全這根弦,時刻誦念檔案安全這本經,時刻抓好檔案安全這件事。
檔案安全人人有責。檔案安全涉及方方面面,與從事檔案工作的每個人都有關。每位檔案工作者和每個檔案工作崗位都應該成為保護檔案安全的一根樁或一道墻,而不是成為妨害檔案安全的一個引信或一個漏洞。
檔案安全是檔案工作的“底線”。檔案工作者肩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的歷史重任,檔案安全,是檔案部門的基本任務和第一要務。確保檔案安全,是黨和人民對檔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檔案工作者的基本職責。對檔案部門、檔案工作者來說,安全永遠第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