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廈門市胡蘿卜產業遭遇“天價胡蘿卜種子”等主要瓶頸問題,介紹了廈門市胡蘿卜產業發展現狀,經過多年生產實踐調研,參考各地發展經驗,提出廈門市胡蘿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8條良策。
關鍵詞:胡蘿卜;發展現狀;瓶頸問題;可持續發展;對策
胡蘿卜(Daucus carota L. var. sativa DC.)屬傘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嫩的肉質直根供食,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蛋白質、胡蘿卜素以及鉀、鈣、磷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在提高機體免疫力、降壓、抗癌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有“平民人參”的美稱。
1 廈門市胡蘿卜產業的現狀及瓶頸
1.1 廈門市胡蘿卜產業的現狀
目前,廈門市胡蘿卜種植面積近2 667 hm2,年產量20多萬t,每年1~4月填補了國內出口新鮮胡蘿卜的空白,是我國最大的冬春季保鮮胡蘿卜出口基地。近年來廈門市擁有約20家以出口胡蘿卜為主的國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年出口量保持在8萬t以上,占廈門市蔬菜總出口量的50%以上,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泰國、阿聯酋以及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1.2 廈門市胡蘿卜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①品種比較單一、種子成本不斷飆升 目前廈門市胡蘿卜生產中,受群眾普遍認可的主栽品種只有日本的坂田七寸(即SK4-316或十萬粒),種子依賴進口,由于種源受日本控制,加上受經濟利益驅動,種子成本越來越高。據了解,近年來坂田七寸種子價格連年上漲,從剛開始的1罐幾百元,飛漲到
3 800元左右,而2014年漲到了8 000元甚至更高;有一年日本生產胡蘿卜種子的地區遇到臺風,當年種子產量減少,1罐市場價漲到上萬元仍供不應求。1罐(十萬粒)胡蘿卜種子可播種1 666.7 m2,
667 m2種子的成本就要3 000元左右,種子成本已占種植成本的60%以上,大大加劇了產業風險,成為廈門種植戶及政府的一塊心病。
②農藥殘留 廈門市蔬菜生產上低毒生物農藥使用比例低、中高毒農藥的使用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蔬菜等農產品的農藥殘留仍有一定比例、蔬菜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治時單蟲單病每畝次農藥使用量偏高等情況不可避免地造成農藥殘留問題。
由于世界各國對農殘和農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受綠色壁壘等的限制,農產品國際貿易對食品的生產方式、質量標準、認證管理及延伸、擴展性附加條件要求越來越高。因食用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引發的人畜中毒事件,以及近幾年我國出口胡蘿卜屢遭國外通報、拒收的現象,嚴重影響胡蘿卜的出口和產業健康發展。農藥殘留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廈門胡蘿卜產業的主要因素。另外目前廈門新興的一些水果胡蘿卜品種及榨汁用途的品種對食品安全、農藥殘留的技術門檻較高。
③產地環境惡化,產量降低,病蟲害嚴重 隨著廈門農業的集約化發展,農業投入品管理技術落后,相關環境法規體系不完善、銜接性差,導致胡蘿卜產地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據調查,近年來地下害蟲、粉虱、根結線蟲病、黑斑病、黑腐病等發生頻繁,檢疫性病蟲害的發生、連作障礙問題嚴重。與其他胡蘿卜生產基地(漳州市漳浦縣、莆田市轄區及仙游縣、泉州市晉江市和南安市、南平市浦城縣等)相比,廈門產地環境已處于劣勢。
④加工業發展相對落后 廈門胡蘿卜的加工仍停留在冷凍和保鮮處理的層面,附加值更高、增值空間更大的胡蘿卜汁、胡蘿卜泥、添加劑等的精、深加工相對落后,直接造成胡蘿卜產業整體效益難以顯著提升。
⑤市場開拓廣度、深度不夠 廈門胡蘿卜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特別是日本、韓國等,使得胡蘿卜出口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⑥缺乏品牌效應 廈門胡蘿卜及其加工品多為無品牌、無產地、無生產者名稱的傳統模式產銷,缺乏對農藥殘留量不超標的農產品或無公害農產品優質優價的市場引導;農業企業生產規模偏小,產品科技含量低,對品牌意識重視不夠,宣傳力度不夠,企業營銷策略落后。
⑦科技創新基礎薄弱 廈門胡蘿卜種子長期依靠國外進口,本土種子幾乎絕跡,雖然市政府和市科技局進行了專題論證會,成立了相關的科技攻關項目,但目前廈門本土研發的種子無法在短時間內問世;另外針對胡蘿卜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科技創新攻關項目幾近空白。
2 對策與建議
2.1 堅持加快推進胡蘿卜生產和加工環節標準化
積極推進標準園建設,規范生產行為;同時加強農資監管和農產品全程監管,嚴格農業執法兩手抓、“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廈門胡蘿卜產業發展方式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
①全程實行“防污控毒”,從源頭上解決胡蘿卜產品農殘超標問題 a.產前。應著力抓大環境的整治、疏導,規范產區的農藥銷售,從銷售渠道控制禁用、限用農藥品種的“入侵”,給胡蘿卜生產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
b.產中。應著力抓好對生產者的技術傳遞、技術服務,防止生產性污染。大力推廣健身栽培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通過優化集成生物、生態、物理等技術并限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達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目的的行為過程,是綜合防治的新體現。在生產中把殺蟲燈、性誘劑、色板、防蟲網和藥劑使用有機結合,既可以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又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還能提升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
c.產后。嚴格進行產品進入市場前的農藥殘留量檢測。充分利用廈門市6輛農產品質量安全流動監測車的有力條件,加大農藥殘留量監測力度,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動態監控,完善日常巡查與監督抽檢相結合等相關工作,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水平,不給違法違規行為留有生存的空間。制定科學有效的監測計劃,切實加大監測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②凈化產地環境,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確保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a.加強污染治理,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組織開展耕地土壤與農用水源重金屬污染和農藥背景殘留監測調查,對已受污染或農藥背景殘留嚴重的農地,要劃定相應的農作物生產禁止區域,開展農業清潔生產技術示范,推廣使用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肥等適用技術。采取正確選擇播種期、與水稻合理輪作等農業措施,盡可能降低集約生產對產地環境的影響。
b.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對生產者所使用的農業投入品實行統一準入門檻、統一經營登記,建立和完善農業投入品經營誠信檔案、購銷臺賬制度;推動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利用放心農業投入品監管平臺和農業投入品監管協作社建設,逐步實現全市農業投入品流通與使用的安全監管,建立產地準出、黑名單及質量信息通報制度,監督胡蘿卜按標準生產、實行掛牌標示;加強農藥使用技術指導,引導生產者科學用藥,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鼓勵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和新型環保藥劑,嚴格執行生產技術規范、農藥使用記錄、安全間隔期等規定,積極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禁用農藥的行為,有效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胡蘿卜產品質量。
③銜接國際軌道,實施標準監控,培育標準化農產品產地品牌 a.種植技術標準化。推廣《無公害胡蘿卜栽培技術規范》(DB3502/T 002-2009)和指導農戶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基地胡蘿卜產品質量。
b.加工質量標準化。生產加工企業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實施衛生備案制度,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推廣ISO9000和GAP等認證工作,建立從種植到加工出口的溯源體系,使產品能夠經得起WTO組織的TBT(貿易技術壁壘)和SPS(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檢測,做到產品“三不超標”(農殘、重金屬、病原微生物不超標)“從田頭到餐桌”安全有保證。
c.加大推廣胡蘿卜“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通過“原料布局合理化+種植耕作規模化+農殘防控專業化+生產加工標準化”的出口農產品區域化管理模式的引領、輻射作用,加強出口農產品源頭管理,對出口基地實行備案管理,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確保農殘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繼續保持國外零通報、農戶增收的良好態勢。
④積極推進胡蘿卜標準園建設 充分發揮示范園區對標準化生產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扶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加大農業“五新”推廣,加快創建農業“五新”成果應用示范基地,開展示范區建設、農藥殘留控制、農藥安全使用知識、標準化栽培技術等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強化主體責任和誠信意識,實現行業協作和自律,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全民參與、共同治理、層層落實的責任制,提高胡蘿卜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擴大胡蘿卜出口。
2.2 合理布局,引導廣大種植戶合理搭配品種
①選購適當品種 根據經濟能力、土壤類型、栽培水平選擇適宜的品種,缺乏水源的旱坡地應選購美國因卡品種,肥水條件好且栽培水平高可選購助農大根、金筍、勝利紅、金美、富強等品種。
②合理搭配品種 早、中、晚熟品種搭配,早熟品種如日本紅星、坂田春廈秋,中晚熟品種如助農大根、冠軍金筍、中廈5585等,防止品種單一,集中收獲,出現“菜金菜土”現象。
③良種良法配套 采用適時精量播種,及時間苗、定苗、中耕,施足基肥,合理追肥,科學管水,防治病蟲,適時收獲等,發揮增產增效作用。
2.3 解決適宜廈門種植的胡蘿卜高優品種的種子多元化問題
加強科研育種和專業種子培育企業與科研院所、專業種子公司接洽,引進培育本土種子,占據產業制高點。爭取在胡蘿卜基地內選取適當地塊開展胡蘿卜種子種植試驗、培育和研發,設立胡蘿卜種子培育基地,同時加大推廣胡蘿卜種植新品種,從中篩選出產量高、品質優適、宜出口加工的新品種。
2.4 大力發展胡蘿卜深加工業,延伸產業鏈
加強對龍頭企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勵其自建銷售網絡,擴大對外出口;鼓勵其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鼓勵其加強對外聯系合作,逐步把業務向胡蘿卜深加工拓展。開展產業定向招商,變胡蘿卜原料基地為產品基地。以深加工企業招商為重點,引進開展胡蘿卜榨汁、烤片、脫水等深加工的企業,利用胡蘿卜原料資源優勢,打造胡蘿卜汁、干、漿、粉、軟糖、果膠等產品生產基地。
2.5 實施品牌戰略,大力培育食品質量安全品牌
①實施品牌戰略,實現優質優價,增加產品附加值 加強食品質量安全品牌建設,加快引導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積極爭創著名商標品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廈門名牌產品等市級、省級、國家級名牌,用品牌加強人們對產品質量安全的信心。保護和傳承食品行業“老字號”,發揮其質量安全管理的示范帶動作用。
②制定扶持農業創品牌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農產品管理體系,加大培育食品質量安全品牌,提高品牌營銷推介力度和市場影響力。形成以標準化生產和質量認證為基礎、以產銷促進和品牌推介為手段的農業品牌工作機制,加快開展“三品一標”、無公害基地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步伐,著力培育地方名牌產品,以名牌戰略實施帶動產業發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新聞媒體,擴大名牌影響力,提高產品知名度。依托會展平臺,培育推介農業品牌,努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加強對名牌產品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定期對名牌農產品質量進行跟蹤監測,增強名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申報注冊商標,申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作為本地胡蘿卜產品的統一對外標識,統一包裝、統一質量、統一品牌、統一價格,共同開拓市場。
③實施品牌農業戰略,加快廈門城鄉一體化 實施品牌農業,挖掘 “三農”的人文價值,推動鄉村復興,讓農業成為城市的有機構成部分,形成城市與鄉村新型的友好互補關系,可解決廈門鄉村空心化、城市居民“解不了鄉愁”等問題,提升城鄉人民的生活品質。
2.6 多元化開拓國際與國內銷售市場,加快推行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進一步拓展全球多元化市場,除重視與日本、韓國等傳統市場的貿易外,還應該積極拓展歐美各國市場,以防范市場風險,在保證胡蘿卜出口穩定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出口。
多渠道疏通產品銷路,開拓國內銷售市場,深耕廈門本地市場,增加本地家庭的消費。充分引導本地市民的消費觀念,在大型賓館超市、高檔餐飲酒店設立專柜窗口推介綠色、有機胡蘿卜產品品牌,塑造高端形象。多渠道宣傳胡蘿卜營養、保健價值,使廈門市民在自家口就能享受到與國際市場“同線同標同質”的本地產高端胡蘿卜產品。
2.7 打造“地方特色”的胡蘿卜旅游產品,開展農家樂鄉村文化旅游
2014年度廈門旅游接待總人數突破5 000萬人次。充分發揮廈門作為國內外著名旅游城市的優勢,舉辦以胡蘿卜為主題的旅游節,打造胡蘿卜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同時推進胡蘿卜莊園建設,借鑒國外葡萄酒莊園經營模式,發展集生產、加工、銷售、觀光、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胡蘿卜產業經營單位,把莊園作為拓展現代胡蘿卜產業文化、生態、產品和觀光休閑功能的重要載體,依托胡蘿卜莊園建設農家樂鄉村文化旅游體驗營銷示范點。
2.8 依靠科技創新技術,提高產品品質
加大科研投入,從人才、資金上給予扶持,對技術創新者應給予表彰獎勵,不斷深入探索胡蘿卜高產優質新技術,促進胡蘿卜科研成果層出不窮。
2.9 重視信息搜索,建立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機制
①做好產業發展規劃,發揮區域優勢,培育行業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通過成立行業組織等方式增強企業和農民的信息收集能力,使農民和企業能及時獲得國內外產銷信息,以不斷調整種植結構,開發暢銷品種。
②建立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機制等 a.建立風險評估體系。組建風險評估小組,收集國內外風險信息、標準、技術法規,及時通報相關出口生產企業和種植戶,最大限度減少質量安全風險。
b.構建監控網絡。種植期間對基地用藥情況、植保員工作情況、農藥殘留等實施監督檢查,建立農殘黑名單制度,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預警。
c.建立應急機制。制定并發布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明確啟動應急機制的要求和程序等。
參考文獻
[1] 沈海燕,梁詩,陳清智,等.胡蘿卜新品種SK4-316及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3(10):17.
[2] 劉李峰.我國胡蘿卜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上海蔬菜,2006(2):4-6.
[3] 莊飛云,歐承剛,趙志偉.胡蘿卜育種回顧及展望[J].中國蔬菜,2008(3):41-44.
[4] 縱瑞敬.蕭縣胡蘿卜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13):109-110.
[5] 李宗寶.廈門出口胡蘿卜病蟲害發生及防治對策[J].長江蔬菜,2008(6):29-30.
[6] 廈門市農業局.福建廈門市農業局采取措施解決胡蘿卜種子問題[EB/OL].http://www.fjagri.gov.cn/html/2008/10/30/19543.html,2008-08-27.
[7] 劉日安,劉君.廈門翔安建成全國首個胡蘿卜出口質量示范區[J].蔬菜,2009(4):40-41.
[8] DB3502/T 002-2009,無公害胡蘿卜栽培技術規范[S].
[9]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蘿卜產業發展新概念和新市場[EB/OL].http://news.biz72.com/1767493.html,2010-12-06.
[10] 張振清.圍場胡蘿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種業,2010(6):42-43.
[11] 肖顯超.加快翔安區胡蘿卜產業發展的思路及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1(3):96-97.
[12] 林錦輝.漳州市出口型胡蘿卜高效栽培與質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成效[J].現代農業科技,2011(18):177-178.
[13] 陳藝婷.翔安區胡蘿卜標準化示范效益及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1(11):16-17.
[14] 薛文香.壽光市胡蘿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2(20):38-42.
[15] 紀生疆.福建省胡蘿卜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長江蔬菜,2012(20):103-106.
[16] 王東城.廈門胡蘿卜被洋種子“綁架”假種子泛濫本土種子絕跡[EB/OL].http://www.xinnong.net/news/20120224/1019996.html,2012-02-23.
[17] 海峽導報.播種季節到來,農民卻深陷“種子劫”胡蘿卜種子價格幾乎翻倍[EB/OL].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130930/hxdb468941.html,2013-09-30.
[18] 龔海紅.西吉縣胡蘿卜產業發展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22):319-322.
[19] 王東城.花盆里培育出胡蘿卜種子 廈大教授“叫板”日本種子[EB/OL].http://news.xmnn.cn/a/xmxw/201406/t20140610_
3886133.htm,2014-06-10.
[20] 昔小麗.甘肅省胡蘿卜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5(8):77-79.
[21]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廈門市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兩年行動方案(2015-2016)[EB/OL].http://www.xm.gov.cn/zwgk/flfg/sfbwj/,2015-07-16.
[22] 林雯.農產品監測車開進鄉村 快速“揪”出農藥殘留[EB/OL].http://www.31nh.com/news/detail-20160204-70058.html,2016-02-04.
[23] 丁瑩.國家認監委“同線同標同質”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三同”食品正式投放國內市場[EB/OL].http://www.cnca.gov.cn/rdzt/2016/txtbtz/mtjj/201605/t20160512_51163.shtml,2016-05-10.
[24] 李宗寶,陳加福,蔡金鐳,等.廈門市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的原因及對策初探[J].長江蔬菜,2016(10):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