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
摘 要: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作為教學策略的一種,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實際教學中,閱讀精讀教學的重要性卻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學生在閱讀精讀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因此,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研究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英語閱讀精讀教學,從而使學生掌握基本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英語;精讀教學;內涵
精讀(Intensive reading strategy)即詳細、逐行地閱讀,以掌握全部內容甚至分析語言特點等為目的。當我們在采取略讀、跳讀、泛讀的方式時,經常出現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語篇,此時如果引導學生對語篇進行精讀理解,能提高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為閱讀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中提供的閱讀材料多屬于精讀范疇。僅以新路徑英語六年級上冊Happy Halloween為例。
一、略讀課文,建立整體印象
(一)引入話題,有效熱身
如Happy Halloween一文,我首先出示了一張人們過萬圣節的圖片,提出“Whats the festival?”“When is the festival?”“What do people do?”等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觀察圖片后,馬上進行預想,嘗試著回答以上問題,進而在調動情緒的同時,也開始拓展思維,從而積極參與到課堂中。
(二)觀察文章插圖,發揮想象
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進行看圖說話。如,六年級學生觀圖后,知道插圖里pumpkin,clown,jack-o-lantern和witch等內容,但不知道其中的內涵和聯系,于是便產生了進一步閱讀的需要,使閱讀更加具有傾向性。
(三)擴充背景知識
萬圣節是國外傳統的節日,離國內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很遙遠,因此不為許多國內小學生所知。很多學生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這就需要老師課前與學生進行自由談話,一起了解萬圣節的背景知識。如,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事先從網上下載一些相關的圖片與簡介,然后與學生談論有關Halloween的背景信息。如:Halloween is a very old festival. Children dress up as witches and ghosts. They have parties and play tricks on people. To make a jack-o-lantern is a popular tradition.
(四)主動質疑,出示任務
此環節注重引導學生首先進行提問,然后教師出示閱讀目標及任務。在現實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學生事先進行提問,那么閱讀速度和效率將會大大提高,從而事半功倍。如本文中,學生問道“Why do people celebrate this festival?”“Whats trick or treat?”等諸多問題。結合學生的問題,教師再出示能夠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的閱讀目標,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涵
(一)掃清詞句障礙,培養自學能力
教師應鼓勵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通過不同辦法解決文章中的詞句障礙。
1.查字典
當遇到閱讀障礙時,學生應該力求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查字典作為學生重要自學能力的一種途徑,應該鼓勵學生會用、多用、用好。必要時,教師要教會學生查字典的正確方法。
2.聯系上下文猜測詞義
如果學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詞或陌生詞組,便迫不及待地去查字典,長久下去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是不利的。因為他用手的動作代替了腦的思考。如這課中出現了“jack-o-lantern”這個單詞,同學們沒有學過。其實,根據上下文中的“pumpkin”和“lantern”一詞,很容易就能猜到“jack-o-lantern”的意思是“南瓜燈”。
3.巧用反義詞和同義詞
當遇到較難詞句時,除了查字典及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外,可以運用簡單詞句進行反義詞或同義詞替換,既解決了難題,還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如,圍繞Halloween這個主題中的句型 Is this /that/it a pumpkin?以及應答句,教師可設置如下場景:利用pumpkin圖片擱置位置的遠近讓學生互相問答,以增強對this和that的感知。
(二)運用多媒體資源
例如,在教學Halloween時,讓學生欣賞一段人們過萬圣節熱鬧場面的Flash動畫。生動、有趣的Flash動畫,將學生迅速帶入到節日的氣氛中,學生在賞心悅目的體驗中,能主動參與情境,閱讀欲望也隨之被激發,自然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
小學英語閱讀精讀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能讓我們看到學生的英語閱讀天分。教師應訓練學生的精讀策略和技巧,從而使學生扎實掌握基本閱讀技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敏.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7(7).
[2]劉婷婷.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