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東
【摘 要】隨著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幼兒園對幼兒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是教學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本文從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概念入手,對有效教學理念下幼兒教學活動設計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有效教學理念;幼兒教學活動設計;分析
教學活動除了具有幫助幼兒積累經驗的作用之外,還可以培養幼兒形成正確的認知。為了保證幼兒教學活動作用的有效發揮,幼兒園教師應該對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加以重視,通過教學目標及內容等因素的合理設計,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教學活動
(一)幼兒教學活動的概念
幼兒教學活動是指以幼兒為對象,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教師需要提前對幼兒教學活動的目標、內容等因素進行合理設計,通過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教學活動的方式包含許多種,如表演、討論等。
(二)幼兒教學活動的特點
幼兒教學活動的特點主要包含以下幾種:第一,幼兒教學活動的計劃性特點。這種特點是指幼兒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經驗和認知情況,編制幼兒教學活動計劃,進而保證幼兒教學活動作用的有效發揮。第二,幼兒教學活動的設計性特點。這種特點是指教師會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對幼兒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設計,并通過活動目標、活動內容以及活動過程的恰當選擇,保證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有效教學理念下幼兒教學活動設計
(一)有效教學理念下幼兒教學活動目標設計
目標是幼兒教學活動主要的實施指導。目標的設計可以為幼兒教學活動內容及過程的設計提供合理參考。在有效教學理念下,設計幼兒教學活動目標的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1.幼兒教學活動目標應該具有全面性特點
幼兒教學活動目標的全面性是指幼兒教學活動目標需要涵蓋技能、知識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內容。全面性的幼兒教學活動目標不僅可以提升目標設計的有效性,還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幼兒教學活動目標應該具有科學性特點
科學性幼兒教學活動目標的設計有利于幼兒的良好發展。幼兒教學活動目標的科學性主要表現在目標內容表述和目標文字表述兩方面。例如,教師在以感知10以內的數字為題進行目標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幼兒教學活動目標設計為:第一,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第二,幼兒能夠準確感知10以內的數,正確進行按數取物操作。科學的幼兒教學活動目標設計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有效教學理念下幼兒教學活動內容設計
幼兒教學活動內容設計的有效性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應該按照以下幾種原則進行幼兒教學活動內容設計:
1.幼兒教學活動內容應該建立在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的基礎上
幼兒教學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此,幼兒園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幼兒教學活動內容設計。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幼兒教學活動內容容量進行合理控制,防止由內容容量過大引發幼兒的厭煩情緒,影響學習效果。
2.幼兒教學活動內容應該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與其他年齡段的學生相比,幼兒的自制力相對較差。興趣是促進幼兒學習的主要動力。為了保證幼兒教學活動內容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通過聯系幼兒實際生活的方式,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合理激發出來。例如,教師可以將《安的種子》或《熊出沒》等兒童常看的兒童繪本或動畫片中的形象融入幼兒教學活動設計中。相對于其他內容而言,這種設計方式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實現幼兒教學活動作用的有效發揮。
(三)有效教學理念下幼兒教學活動準備設計
相對于其他年齡段學生的教學活動而言,幼兒教學活動準備的存在必要性更加明顯。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的幼兒教學活動準備保證幼兒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1.幼兒教學活動準備的組成
幼兒教學活動準備主要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的:①環境準備。幼兒教學活動環境的準備可以幫助幼兒快速融入教學活動中,并從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提升幼兒對教學活動的參與興趣,教師可以在幼兒教學活動環境準備中融入一些趣味性因素,如趣味布偶等。②知識經驗準備。這種準備是指在幼兒教學活動要求幼兒掌握的相關能力及知識技能。有效的知識經驗準備可以促進幼兒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為了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水平,教師可以應用任務分析法進行分析。
2.幼兒教學活動準備應該充分考慮幼兒已有經驗
幼兒教學活動準備的作用是為幼兒教學活動的實施提供支持。幼兒已有經驗是知識經驗準備中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了保證幼兒教學活動準備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在充分考慮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幼兒教學活動準備設計。
(四)有效教學理念下幼兒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幼兒教學活動過程設計的有效性可以促進幼兒教學活動作用的發揮。為了保證幼兒教學活動過程設計的有效性,應該按照以下幾種原則進行設計:
1.幼兒教學活動環節設計具有完整性
幼兒教學活動環節設計的完整性是促進活動作用發揮的重要保證。幼兒教學活動過程主要包含活動導入、講解演示、幼兒實際操作、評價等多個環節,幼兒園教師在注重過程完整性的同時,還需要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加以重視。
2.幼兒教學活動不同環節之間具有推進性
幼兒教學活動是由多個環節組成的,教師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成不同環節的設計。除此之外,教師需要結合幼兒教學活動目的,在不同的環節之間形成一種推進性,使幼兒在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例如,為了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幼兒進行不同顏色卡片的分類。
3.幼兒教學活動環節設計目的具有明確的指向性
與其他年齡的學生相比,幼兒的知識經驗較少,指向不明確的教學活動環節很難發揮出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幼兒教學活動環節目的的明確指向性設計。通過對所有環節指向性的明確,剔除無意義的活動環節,在實現幼兒教學活動精簡性的基礎上,提升幼兒教學活動過程設計的有效性。
三、促進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促進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提升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一)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實踐能力
幼兒園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現為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水平、幼兒分析能力以及教學行為合理性的提升。教師需要通過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為幼兒教學活動作用的發揮提供有力保障。
(二)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
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會受到教師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的影響。對此,幼兒園可以通過專業培訓以及進修等方式,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
(三)促進合理教研制度的建立
教研制度的建立可以顯著提升教師幼兒教學活動設計及實施的有效性。對此,可以定期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結合集體備課等方式,使得幼兒園教師充分改正自身幼兒教學活動設計中的不足,并通過其他教師設計優勢的學習,提升自身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
(四)對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進行調整
教育觀念是影響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對此,應該通過恰當兒童觀和注重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效果觀念的樹立,實現教育觀念的合理調整。
四、結論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這種變化對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效教學理念下,教師需要通過對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過程等相關因素的合理設計,促進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提升,進而更好地對幼兒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德明.有效教學理念下大班幼兒數學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胡慧娟.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3]劉曉虹.基于CLASS分析的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