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淑艷
學好語文貴在閱讀,好讀書、讀好書的學生語文成績一定不會差。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讓學生讀書容易,讓他們愛上閱讀不易,以讀書交流會的形式來培養他們的讀書興趣,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一種消遣而不是枯燥的“作業”,讓他們行走在讀書交流會的路上,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一條好路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治愈的重要手段。閱讀不僅在于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閱讀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習越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力就越活躍。經過周密考慮地、有預見地、有組織地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閱讀科普讀物,這是教師要關心的一件大事。”領會了前輩的教學經驗,就再也不會因為學生寫作業慢而批評他,也不會為舉辦讀書交流會浪費講課時間而焦慮。
開展讀書交流會,對語文老師來說是一種激勵和鞭策。在推薦書籍時要有充足的推薦理由,至少要有讓他們愛上閱讀的理由;在交流會上更要對不同的想法和觀點做出評判,因此作為老師不僅要掌握推薦的書的內容,而且要領會書的精髓,只有自己明白所以然之后,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去閱讀,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對老師本身的更高要求。通過多次讀書交流會,孩子們不僅可以探討自己的觀點,也汲取了不同新的觀點(雖然不成熟);讓教師全方位掌握一名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未來的教學中更有針對性的講課;同時,和孩子們一起讀書,重拾記憶,接受新知識,也讓自己在閱讀中不斷進步,新領會不覺而來。閱讀用于學習語文,更高于語文學習。因此讀書交流會能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將讀完書后的所想所悟講出來大家討論,不同的想法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書本所說的再認識。
記得在第一次舉行讀書交流會之前,我推薦的是《城南舊事》這本書。這發起于我給學生課前播放的一首關于《城南舊事》的歌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伴隨著優雅的旋律,有些學生便問道關于音樂里所描述的故事,有些更想知道的是這么好聽的音樂是怎么寫出來的,我便引導:“如果你們想知道,那你們就好好讀《城南舊事》這本書,一切盡在書里,你們在閱讀完后看看書里的事和你身邊的事有什么不同。”
當讀書交流會上,我介紹了林海英的生平及孩童時代的趣事,并引用她的人生格言:“走人生的路程就像爬山一樣,看起來走了許多冤枉的路,崎嶇的路,但終于到達了山頂”。但當我讓孩子們講的時候,一片安靜,似乎沒有一個想說說自己看法的,我沒有放棄,不斷鼓勵,課代表鼓足勇氣開始了顫顫巍巍的發言:“小英子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她幫著妞兒找到了……”雖然連話語都沒有說完全,鼓勵的掌聲中明顯感覺到她回座時的緊張,我頓時覺得,“第一次”發言對每位同學都很難,便降低難度讓孩子們朗讀一段自己最欣賞的文字,漸漸地,同學們先后誦讀自己認為最好的文字,有些甚至加上了自己的觀點。第一次讀書交流會雖然“大失所望”,但也是“成功”的。
隨后,我有目的地推薦了高爾基的《童年》。兩個星期后第二次讀書交流會如約舉行,在愉悅輕松的一首《童年》氛圍下,開始了我們的交流,好多同學積極舉手,迫切地想要談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我安排了分組討論,教師里頓時響起不一樣的聲音。十分鐘后的個人發言,和第一次明顯不同,課堂氣氛甚是活躍,孩子們爭先恐后、踴躍舉手。有孩子談的是關于阿廖沙父親去世后的情景并感嘆道:“阿廖沙真可憐,這么小就失去了愛他的父親,而我們是多么幸福,有媽媽的愛,有爸爸的愛,有老師的愛,難道我們還不滿足嗎?”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有孩子談到:“他感到高興是雖然阿廖沙被接回外婆家,爺爺喝醉酒之后還打她,但爺爺也是愛他的,有時高興時還叫他認字呢,所以阿廖沙也是幸福的。”有人馬上接上:“我們要好好珍惜美好的學習時光,向阿廖沙學習。”漸漸地,語文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也談了自己的想法。這一刻,真讓我驚嘆不已,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讀書交流會終于喚醒了孩子們讀書的欲望。乘熱打鐵,推薦了高爾基的《在人間》、《我的大學》。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漸漸地我也總結了關于讀書交流會的六步模式:“導入——交流——展示——拓展——選舉——推薦”具體說就是再學生閱讀完的前提下,老師導入作品,提起表達欲望,大概四分鐘時間;接下來用六分鐘時間四人一組互相交流討論;然后請學生單獨展示,交流自己的想法,鍛煉同學們的表達能力,力爭讓更多的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別忘了對孩子們的肯定和鼓勵。結束后,根據他們的愛好推薦好下一期讀書交流會的書目。接下來是《三國演義》、《水滸傳》、《呼蘭河傳》等多次讀書交流會,讓閱讀名著成為習慣。一學期下來,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不斷改進讀書交流會的形式和內容,我讓孩子們和名著親密接觸,走進名著,很多孩子熱愛上了讀書交流會,也愛上了閱讀。
總之,通過舉行讀書交流會,讓孩子讀書有了方向,讓孩子增加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自信,也點燃孩子們的閱讀激情。讀書交流會逐漸能成為孩子們嶄露頭角的樂園。愿所有的孩子們愛上讀書交流會,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