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51-01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新方式新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既有驚喜、欣慰,又有徘徊、疑惑感慨萬分,因而常常進行教學反思,到底如何更好地應用新課改的教育教學理念,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以下是我在新課改教學實踐中的措施與方法:
1.轉變觀念,轉換角色
無論在何種教學形式下,教師的作用始終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新教材,新理念給陳舊的教學觀念帶來巨大的沖擊。過去"教條條、背條條"的老一套已難以奏效。現在教學要一改往日"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課堂的中心是學生,教師要創設各種教學情景,以單純注重知識傳授轉為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治者,而是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究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與學生一道尋求真理,并能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最終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體現了新課改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2.引導學生善于從實踐中探究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絕大多數都來源于學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體會、感悟。由學生自己探究的知識既容易理解又記得牢。如:九年級第四課《伸出你的手》一課的教學,我就先帶著學生到當地宣恩縣熒屏特殊學校去實踐,組織學生與殘疾人交流、幫助殘疾人做事等活動,讓他們體會到了關愛他人收獲的是幸福,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關愛他人還得講究藝術。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對"關愛別人,幸福自己""關愛是金""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等知識感到疑惑了。現在的政治教學,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而且課本中也設計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只要老師認真利用,精心組織好這些活動,一定會對教學有幫助的。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也真正認識到自己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當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到教與學有機結合。
3.加強訓練,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備課、上課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課后鞏固也必不可少。學生課堂上聽得再好,如果課后不及時消化,效果會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二○○七年秋季學期,我就專門做了一個實驗。開學前兩個星期,我在七年級,每次上完課后都沒有給學生安排作業,也沒要求學生自己課下去復習。只要求學生在聽課時一定要認真且做好筆記。課堂上,氣氛確實很好,學生覺得輕松,感覺課堂上效果也不錯。上完一個單元后,組織了一次測試,結果就讓大家比較失望了,試題的答案很多口水話,知識零亂。并且,還有一些學生都是憑自己的感覺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調查,就發現學生不知道怎樣將平時所學知識運用到答題中去。所以,學生上課聽懂了,課下再進行一些典型習題的訓練或花上短暫的幾分鐘或十幾分鐘搶記,趁熱打鐵,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學生不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將課堂上所學知識通過練習得以提升、拓展。只要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不會覺得所學知識不知如何運用了。既培養了學生的做題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又讓學生知道了本課所學知識,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個知識經常會出現哪種題型,哪個知識應該怎樣運用。這樣對學生今后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從某種程度上說,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講究正確的學習方法
首先,課前預習。預習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課文之前懂得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學習。預習不能盲目,更不能走馬觀花,應付了事,而是要做到有的放矢。通過預習了解新授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闡明了什么道理,了解新知識的框架。結合自己已學的知識哪些是自己可理解的,哪些是難以理解的,要帶著問題聽課。
其次,要學會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堂上的筆記是學生學習必備的。學生在上課時要常做筆記且要善于做筆記。做好筆記以利于知識的復習、回憶和反饋,課堂上教師講的內容很多,學生不可能句句都記錄下來,那樣不但浪費了時間,而且也起不到作用。做筆記要綱目清晰、主次分明,記主干去枝葉,把教師講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清晰明了地記錄下來,而且應該標上重點符號,以便于今后學習中引起注意,為復習做好準備。在記筆記過程中,提倡理解記筆記。如果不加分析,不求理解和歸納,那只會使知識更混亂。
第三,先復習后作業。很多學生在放學后,都會迫不及待地把作業做完,以為做完了作業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要引導學生了解做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驗證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整理所學知識的過程。做作業切忌倉促而做,應在對所學知識歸納梳理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有明確的認識,然后再做作業,這樣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對教師的提問也能應答自如,作業的準確度也能提高,同時對知識的理解也加深了。
第四,自我反思尋求完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養成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習慣。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我們要做到當天任務當天完成,不要拖拉到明天,這樣每一天的學習便有每一天的長進,日積月累,知識的提高就指日可待。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新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要時時自我反思,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學會揚棄、不斷完善自我、努力尋找差距。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把學習搞好。
5.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除常規方法外,還要求教師盡快掌握體現時代性特征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并運于教學過程之中,而這一點在政治課教學中體現更為明顯、要求更為迫切。通過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或者是照片、圖片、掛圖等生動、形象且直觀的教學手段,或者通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通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達到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現,達到對學生有效地實施教學的目的。
總之,通過以上幾種教學方式構建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教學環境,需要教師從多層面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造性勞動的積累。構建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友愛、理解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讓教師滿懷激情地有效指引,讓思想品德課堂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讓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盡情地釋放,激發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落實課堂效果,實現學生、教師的個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