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江
摘要: 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高低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及素質教育的實施有著重要的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又避免以往的課堂教學中 "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有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字: 創新;民主;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13-02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一核心環節,切實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提高教學質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高低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及素質教育的實施有著重要的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又避免以往的課堂教學中 "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有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1.精妙設計導語,抓住人心
備課質量的好壞決定一節課課堂效率的高低。一節好的備課,教師要運用新思維,轉化新視角,勇于創新,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藝術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必須成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當和最精彩的開端。如果教師具有一定的課堂導入藝術,經常使用可以先聲奪人、切入本題、激起興趣的導語,就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良好開端是成功一半。課堂教學中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系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導語設計。
2.善于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平等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想、敢說、敢問、敢做,勇于、樂于展現自我,從而保證學習活動順利、高效地進行。新理念下的課程改革,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上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應有意識的將教學內容分成不同板塊,提出不同要求供學生分組探究,要求每組學生,互幫互助,相互配合,明確分工,共同歸納出結論,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在課堂教學中要得到協調發展。教學過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他們主動參與、經歷、深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去。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念認為:不關注學生對教育活動的主動參與,不著力于教育過程中學生主動性的培育,只把教育當作知識的記憶和技能技巧的熟練過程,那么,教育將類似于"馴獸"。因此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3.深入鉆研文本,充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鉆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正確設立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法,以最佳的教學設計換取最大的教學效益。這個過程中,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眾所周知,我們要想更充分展現文本,讓課堂更精彩有效就要盡可能運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集圖文、聲像與一身,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為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其效能,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建立多樣有效課堂評價機制及輔助性課后輔導
教師要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調控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注重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中教師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使學生迅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教師要善于運用個性化的評價或用微笑、點頭、等肢體動作予以肯定。對學生的錯誤回答,不忽視、不輕視,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習的熱情,使教師的評價成為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這樣課堂教學會更有效。同時課后作業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整點,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再次調整、強化認知結構,或明晰課堂學習留存下來的困惑,甚至是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習中的疑難,全面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借此找到自身教學的疏漏之處。學生的作業反饋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實際,及時調整教學,使新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率。
正如一位教育家說的:'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誠然,教學是一門藝術,但是它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我們所追求的就是如何讓這一門藝術更加完全,而完全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獲得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多少能力,在情感方面有了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創新,找到更多、更好的有效教學方法,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激情、智慧和個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