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14-01
新課改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春天,活躍的課堂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筆者認為任何改革都要理智對待。新課程改革還處于探索階段,到底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模式。筆者認為語文改革,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不能忽視教學目標的要求、不能忽視語文教學的本質。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要辯證看待,進而揚長避短,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的。
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語文素養,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盡力具備,無論哪種教學模式都要堅持。
1.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對于小學生而言,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重視小學生各種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不論人格上還是學習方法都要嚴格要求,從各個方面進行引導,點點滴滴不能放松。新課程改革倡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快樂地去學習,這是必要的。但是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僅需要正面引導,還需要帶有一些強制性。教育心理學就此專門提到:"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現在小學語文教學有一種傾向,認為只要出現強制字眼,就應該遭到批判。這種傾向恰恰說明了現在改革存在一些盲區。
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沒有完全被激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需要教師意志進行左右。教育以人為本,并不是處處順從和遷就學生,在尊重學生和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教師也要有"強制"的意識,只要是切實來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學的都應該得到認可。
筆者認為,小學生有八個方面的習慣需要教師著重培養:1.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2.認真謹慎的學習習慣;3.勤于動腦、善于動手的習慣;4.說話規范的習慣;5.愛惜書本的習慣;6.勤于發問的習慣;7.互助合作的習慣;8.寫字規范的習慣。這些習慣的培養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僅僅要求學生有培養好習慣的意識,還需要教師能為學生做好示范,嚴格要求學生養成習慣。比如要求學生寫好字,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更不能過于遷就學生,寫字只有苦練才能出成果。就這個方面來說,如果一味地遷就學生快樂教學,好習慣就存在養不成的危險。
2.教學改革創新
2.1 優化課堂結構,有序組織活動。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精簡那些費時、低效或無效,停留在形式上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設計真正能調動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互動交流,引發爭議達到互補提高之目的的問題和環節,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加強過程調控,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得自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2 精心設計導學問題,推進師生互動。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不能僅僅體現在對話之中。教師要通過問題的提出,啟發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賞析和理解。因此,語文問題的設計十分重要,應該從大處著眼,教師要獨具匠心,適機啟發引導。首先,所提問題要難易適度,既不能過于淺白,沒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艱深,讓人難以琢磨。其次,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想,要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再次,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層層深入,步步推進。在進行閱讀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課后練習設計出有梯度有層次的問題,用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2.3 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語文教學方法有多種,在選用教法時應該注意:一,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每一種教法可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但對另一些問題可能無效。而且,單一的教法會遏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對象、特點、目的要求,而選擇適宜的教法。三,教學是雙向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綜合體。因此,在教學中宜采用靈活多樣方法。
2.4 多媒體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小學語文教學同樣需要多媒體的配合。當今,非常多的企業研發小學語文教學軟件,用動畫的形式將語文知識,成語典故等中國文化傳播給學生,教師應適度給學生觀看。既看到動畫片,有能讓學生學到知識,這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3.語文新課改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
評價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對老師能力的一種考驗。有位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讀后,老師說:"讀得很好,真棒"。而另一位老師評價說:"你讀得很流暢,很好。如果能在重點詞句上加強語氣,把感情讀出來就會更好!"她讓學生再試讀一遍,果然,這次學生讀得更加完美。這種評價針對性強,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于潤物細無聲中讓學生健康成長。應用賞識教育要正確客觀地分析,要了解學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學生心理狀態,根據真實需要進行表揚、鼓勵。而不能因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牽強地賞識,這不僅對該生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會影響周圍的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賞識的一種虛偽性,同時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度。同樣賞識不能過度,這樣會導致學生對自己認識不足,會產生自滿自傲的心態,稍遇不順就會一蹶不振。同時賞識要因人而異。如:對膽小好學的學生要多肯定、鼓勵,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對調皮、好動的學生,要在適當賞識的同時提出新要求,規范其行為,克服不良習慣。
參考文獻:
[1] 陳建偉.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