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勵頻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43-02
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改變了過去"以師為本"的傳統理念,突出了"以生為本"的理念。"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育思想應運而生,核心理念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學促教、能學不教"、"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把學生的發展放在教育諸因素的首要位置,認為教育的出發點是培養學生,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和學會創造。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的言行對學生心靈的影響力超過他所傳授的知識對學生的影響。所謂"身教勝于言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其內涵就是示范教育。
1.教師的語文業務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的示范功能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有效地運用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實際本領的表現,教學能力包括教學的觀察力、教學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板書示范能力等。"建構式生態課堂"理念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的主宰,那么老師還能做什么?
1.1 教師規范的教學語言的積極示范作用。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寫出好的教案,并在課堂中表達出來,使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一位語言表達能力強的教師,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到知識、受到感染。反之,如果語言表現力差,教學語言枯燥、干巴、詞不達意、邏輯混亂,即使他有再豐富的知識也等于零,花再大的功夫也沒有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精心設計疑問、巧妙提問、激勵誘導,和學生一起去認識、探索、分析、概括,一起感受"山重水復疑無路",而后通過共同的努力去品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用準確、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的語言,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獲取知識、感悟道理、享受探究發現的樂趣。
1.2 板書藝術是提高語文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板書作為書面語言,在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學中的板書運用,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它看似簡單,其實整潔嚴謹中蘊涵教師的無窮智慧,語文教學中許多知識點是通過板書來傳遞和示范的。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板書的示范作用。
1.3 教師淵博的知識魅力使學生產生信服感。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股"長流水"。教師只有具備長流水一般豐富的知識,才可能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楊帆遠航。教師如果具有較寬的知識面或某一方面的特長,會使學生產生信服感、敬佩感。這種信服和敬佩感就像一種心理磁鐵吸引著學生自覺地接受影響,會使學生感到同他在一起,聽他講課會增見識、排憂慮、長志氣。反之,如果一個教師缺乏豐富的知識,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談不上對學生的吸引,更不會有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教師的人格魅力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示范作用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確實如此,教師優秀的品格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影響力。教育學生是一個過程,不管教師自覺不自覺,對學生都產生影響作用,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負面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成長、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
2.1 教師要用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崇高感情,是教師對學生態度上的和藹和嚴肅、行動上的嚴格要求和細致關心的和諧與統一。"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如果把真摯的師愛運用于教學之中,學生就會從內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從而專心聽講、服從教導、積極進取。反之,教師無視學生的感受,教育方式粗暴,讓學生產生對立、反感情緒,那么再好的教學也被理解為說教,更談不上教書育人。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尋找學生的動情點,采用恰當的手段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向善、向上的健康情感;對學生要親切,要以鼓勵、扶持、肯定的積極態度去調動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和諧融洽的良好效果。
2.2 教師良好的道德情操對學生的示范意義。對于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教師的學識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愿望;權力只能維系短暫的順從;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打動學生內心的,是教師人格的力量。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師的優良傳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無聲的教員",教師的行為是最好的教材。教師是學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者,不僅要用豐富的學識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即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為去影響、啟迪和感化學生的心靈。
2.3 教師的示范作用是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作用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學生。教師積極工作,熱心助人,時刻為學生著想,并以嚴謹、認真、勤懇的態度精心備課、細心批改學生作業、耐心解答學生疑問等等,這些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深受感染和熏陶。愛模仿、易感染、好奇心強、求知欲旺,這是小學生共同的特征。學習是一種模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意志品質、動作表情等語文素養,對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示范引領的作用。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們不要做行動的矮子、言語的巨人,作為教師,就更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們起帶頭作用。俗話說得好:"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了樣子。"
示范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一個優秀的教師,在與他面對面的學生們面前,他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開卷有益的好書。他的言行舉止、他的情感態度、他的學識修養,對學生成長所產生的終身性影響作用,是任何教科書與課堂都不能取代的。新課標下,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取代,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課堂的主宰者。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用教師良好的示范影響學生,無形的力量感染學生,也讓教師在新課改下已經產生模糊的示范作用重新煥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