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合亞提?達斯坦
摘要: 創新教育是指以創新人格的培養為核心,以創新思維的激發為實施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基本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素質教育。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是我們的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80-02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對他們將來能否成為創造性人才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主要渠道是通過學科教學,計算機課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培訓陣地。
1.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學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由于學生積極參與,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教師的權威不再建立在學生被動接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積極參與以促進能力的充分發展之上。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不僅要上好課,而且要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把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獲得知識的方法教給學生,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開拓學生思維以獲取新的知識。在創新教育體系中,師生關系將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化和深化。
2.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這包括教學心理和計算機教學環境的營造。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教師不應強行把學生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某個學生提出了與教師截然不同的見解,教師不應只是簡單的否定學生,而應引導學生去分析他的觀點,并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做可以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進行獨立學習及創新的自信心,使其創新思維處于活躍狀態。
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創設創新教育的大環境,使之與創新能力培養相適應。計算機教學應該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體系,教師要注意計算機發展的最新動態并把它及時地反映在平時的教學之中。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其教學從課內擴展到課外,從校內擴展到校外。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將計算機巧妙地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加強學科創新能力之間的有效遷移,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各學科教學之間應加強聯系與合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潛力,學校要采取措施構建創新的教育環境。如在校內組織電腦繪畫、PowerPoint制作比賽,對學生的創新成就進行獎勵,并在各年級進行交流。這不僅為學生提供自主性、首創性和個性化表現的機會,還可以形成濃郁的崇尚創新、尊重創新人才的氛圍。
3.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最大動力。學生如果對所學的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便會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強迫學習變為自覺學習,心情會變的愉快,進而使注意力變的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的敏銳,想象力變的豐富,創造思維更加活躍,從而保持昂奮的學習勁頭。如在教學"鼠標器"這一內容時,我首先問"同學們,我們學習了windows的許多知識,在使用鼠標時,你們有沒有發現在不同的情況下鼠標的指針形狀是不一樣的,……"我的話還沒說完,學生就表示:"對!不一樣!"教師在誘導的過程中,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非?;钴S。
4.選擇好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4.1 精選軟件,誘發學生興趣。好的教學軟件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比如:在教學金山打字通這一軟件時,這種軟件聲情并茂,可欣賞精彩的畫面,聆聽優美的樂曲,直觀而形象,常常是誘發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學生使用后愛不釋手。
4.2 穿插游戲,激發學生興趣。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樂于玩游戲,金山打字通這一軟件提供了多種訓練鍵盤操作的練習、測試及游戲;金山畫王這一軟件,趣味性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還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計算機教學中,穿插這類游戲軟件,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把計算機教學寓教于游戲之中,這樣就會使枯燥變為生動,乏味變為有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把"苦學"變為"樂學"、"愿學"。
4.3 組織競賽,強化學生興趣。每個學都有好勝心,都有較強的榮譽感,針對這一特點,可組織學生開展競賽,"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漢字輸入比賽時,有"看誰跑得快"、"誰第一個過河"等等。這樣,不僅使學過的內容得以理解和消化,還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5.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求異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的求異能力,培養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Excel2000時讓學生回憶Word2000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讓學生明白Excel是從 Word轉換而來,從而使教學輕松,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樣一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使學生學得更靈活、知識掌握得更全面。
總之,在進行課程綜合設計時,教師要充分挖掘培養與訓練創新能力方面的內容,提出恰當的計算機綜合設計課題,必須充分運用小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使枯燥乏味的內容變為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師需要多動腦筋,需要不斷的探索,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從更新觀念入手,營造創新環境,保證學生有創新的時間和空間,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成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慰尊. 小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和信息能力培養途徑[J]. 電化教育研究. 2001(10)
[2] 伍海燕,王佑鎂. 基于e-Works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新模式[J]. 電化教育研究. 2001(10)
[3] 章慧敏,傅德榮. 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教育[J]. 中國電化教育. 2001(09)
[4] 艾奉平.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 中國電化教育. 2001(09)
[5] 王應密.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材建設之我見[J]. 中國電化教育. 2001(09)
[6] 孟凡倫,董海燕. 淺議中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 中國電化教育.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