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靜
【摘 要】 支氣管異物是小兒常見的急診之一,本病已經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相關文獻資料報道,在嬰幼兒意外死亡事件中有大約有7%是氣管支氣管異物導致。異物存留在肺內進一步引起炎癥、氣胸以及肺氣腫和縱膈和支氣管擴張等嚴重并發癥。本次研究主要從兒內科小兒支氣管異物的診斷及其處理對策出發,目前用于小兒支氣管異物診斷的主要方法有喉鏡檢查、影像學檢查(主要有胸部X線平片檢查以及多層螺旋CT檢查等)、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同時臨床可結合患兒的臨床特點進行診斷,并進一步通過硬質支氣管鏡手術取出,術后予以抗炎、止咳以及排痰等對癥治療。
【關鍵詞】 支氣管異物 小兒 診斷 處理對策
支氣管異物是兒科臨床中常見的危急重癥,病情較為兇險,且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異物堵塞氣管極易導致患兒出現窒息,若搶救不恰當或不及時甚至可能直接危及患兒生命,支氣管異物也是學齡前兒童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患兒主要表現為嗆咳,聽診可聞及一側肺野呼吸音低,胸部X線示一側肺野透光度增高。為進一步明確小兒支氣管異物的有效診斷和治療方法,現綜述如下:
1 診斷方法
1.1 病史詢問
病史也是診斷小兒支氣管異物重要的依據,在詢問的過程中應仔細、反復詢問。若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而突然出現無故性劇烈咳嗽,必須排除異物,很多患兒并不能說明吸入異物以及健康兒童突發劇烈嗆咳病史,但可明確肺內實有病變,并排除肺結核以及典型支氣管肺炎和其他肺部疾病者,可懷疑支氣管內異物,需進一步進行支氣管鏡檢查確診。
1.2 癥狀
小兒支氣管異物根據異物的大小以及停留的時間和部位等情況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由于氣管粘膜受刺激,繼而出現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可緩解。若異物較大或嵌頓于喉頭氣管將可能立即導致患兒窒息而死;若異物較小或尖銳則患兒除表現出吸氣性呼吸困難以及哮鳴音外,大多數患兒可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失聲;而異物停留時間較長者大多可出現疼痛以及咯血等癥狀,異物存留與氣管大多可隨呼吸移動,繼而出現陣發性的劇烈疼咳嗽,患兒睡眠中呼吸困難以及咳嗽等癥狀可緩解,且多為吸氣性呼吸困難,若異物較大則可能出現混合型呼吸困難,同時伴有喘鳴音。需注意鑒別。
1.3 體征
根據患兒異物的部位、性質而定,活動的氣管異物不僅能聞及拍擊音,同時雙肺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音減弱以及痰鳴音等。若異物存在于支氣管的一側,則主要表現為一側或者某肺葉不張,或出現肺氣腫的體征,患側肺部叩診鼓音或濁音;若激發感染則可出現喘鳴音或痰鳴音,異物取出后可聞及中小水泡音。
1.4 輔助檢查
目前臨床用于小兒支氣管異物診斷輔助檢查方法有支氣管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如X線檢查),均可明確異物的位置、大小以及形狀等。再如透視檢查以及胸部X線正側位片,應同時拍攝吸氣和呼氣時,不必要時還應考慮進行螺旋CT檢查,其對于診斷較為困難以及異物形態特異性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2]。
2 治療方法
硬質支氣管鏡治療是本病較為有效的方法。予以抗炎藥物治療3天,減輕呼吸道內炎癥和分泌物,術前應給予地塞米松治療,提高機體應激能力,并避免喉頭水腫以及氣管內水腫情況。手術患者通過全身或局部麻醉后,采用硬質支氣管鏡鏡檢并取出異物,充分麻醉后面罩充分給氧,維持患兒自主呼吸,喉鏡暴露咽喉部,在直視下放置合適的支氣管鏡鏡筒并連接輸氧管,持續中等流量輸氧,并檢查氣管異物的具體位置,確定后取出異物。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需注意患兒出現粘膜出血的情況。術后注意嚴密觀察,注意呼吸,防止喉頭水腫,若藥物治療不能緩解可考慮氣管插管;并予以抗炎、止咳以及霧化排痰等對癥治療。
3 討論
小兒由于年幼,其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均不夠,極易出現支氣管異物,通過總結多年臨床經驗發現,小兒支氣管異物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可能小兒口中含有異物便隨意跑跳;或父母喂小兒花生、瓜子等;小兒咽喉部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其喉的位置較高。并且從本次研究的病例特點中發現男性出現支氣管異物的情況較女性多,這可能是由于男性天生好動。鑒于小兒不能明確闡述自身感覺的特殊性本病具有一定的誤診率,而通過進一步分析導致誤診的原因可能有:病史不清;診斷醫生臨床經驗不足;家屬病史陳述不當;或患兒未見典型癥狀。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臨床可通過病史,胸部X線以及CT掃描進行診斷,且對于本病的診斷率較高。通過病史陳述中有無咳嗽、吼喘呼吸困難等癥狀,并觀察是否有吸氣性三凹征以及紫紺等體征。通常情況下胸部X線支氣管異物陽性診斷標準為:縱膈擺動、肺氣腫以及心影反常和肺不張等;而CT冠狀位掃描結果能夠明確異物的位置、大小等情況。小兒支氣管異物常見的并發癥有肺不張、慢性阻塞性肺炎以及皮下水腫和肺膿腫等[3]。雖然能夠通過鏡檢將異物取出,但已經形成不可逆性肺實變,加之出現支氣管內擴張則需實施肺葉切除。雖然硬質支氣管鏡對于異物取出率較高,但術后應注意抗生素應用,防止感染的發生,對于術前存在氣胸以及縱膈氣脹等疾合并癥的患兒應及時進行處理。由此可見,針對小兒支氣管異物患兒,臨床應盡快做出診斷,并及時進行處理,取出異物,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總之支氣管異物作為小兒常見的病癥,其發生率日益升高,加之患兒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自身的情況不能詳細進行描述,繼而加大臨床確診的難度,所以臨床應詳細了解病史,并配合相關臨床輔助檢查,盡快做出正確的診斷,為進一步處理奠定基礎,提高確診率,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陳凱.兒內科小兒氣管異物誤診原因分析及應急處理措施[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33):3809-3810.
[2]李德蓮.小兒氣管異物的誤診原因并總結小兒氣管異物的應急處理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3,(24):40-41.
[3]孔靈芝.小兒氣管異物129例的急救與護理[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76-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