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 目的:對有創與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方法:選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間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情況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組與查看組,研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方式進行治療,查看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創通氣方式進行治療,并進行對比,每組患者50例,觀察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后患者恢復有效率進行比較。結果:在經過不同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之后,研究組患者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1,5%,查看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78,6%,研究組的患者有效率明顯高于查看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可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最大程度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性較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方式進行治療的應用研究與探討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有創通氣 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嚴重衰竭 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會引起患者重癥呼吸衰竭癥狀,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它是目前世界上第四種死亡病因。近幾年來,我院選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間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情況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組與查看組,研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進行治療,查看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創通氣進行治療,并進行對比,觀察治療后的治療效果,發現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方式對患者治療效果效果較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間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情況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50例,年齡范圍在55~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6歲,患病時間為10個月~20年之間。
1.2 方法
研究組: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方法,直接在氣管插管,采用間歇正壓通氣對患者進行治療,隨著患者呼吸通暢身體恢復正常,轉為采用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通氣模式設為S/T,對患者情況時刻進行觀察,要適時調整對呼吸氧氣濃度及呼氣的壓力水平,在理論上表明通氣時間不低于兩個小時,且需要間歇使用。
查看組:采用有創通氣治療方式,有創通氣治療方法與研究組相同,隨著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復,對患者逐步轉換為同步間歇指令通氣聯合壓力支持通氣,通氣模式設為SIMA+PSV,當通氣模式SIMA的頻率保持在一分鐘7次到9次之間,PSV降到8厘米H2O,可以脫機拔下患者的插管。
1.3 觀察指標
評定標準分為二項:顯著效果、一般性效果。顯著效果: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身體康復效果與時間較快;一般性效果:在采用有創通氣方式治療,患者身體康復效果不佳及時間緩慢,但經過觀察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效果較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分析、處理,并且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在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嚴密觀察,對患者心率、脈搏、呼吸頻率、血氣指標等臨床癥狀情況良好,發現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效果較好。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慢性病發作,反復發作,最終患者慢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重癥呼吸衰竭。而目前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患者身體恢復良好。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的治療與搶救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救治的重要治療手段,它可以及時的減輕患者呼吸衰竭癥狀,提高患者身體的舒適度,防止患者病情加重,可以縮短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待患者身體病情穩定轉用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患者恢復效果極佳。但是由于臨床實驗中大多是采用有創通氣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仍存在一些弊端,隨著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對患者通氣延長,會對患者患者的身體帶來副作用與傷害,嚴重會導致患者對呼吸機的依賴,因此也遭到了部分家屬與患者的拒絕。通過綜合所上了解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創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因此,應在臨床治療中給予廣泛的應用和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王辰,商鳴宇,黃克武,童朝暉,姜超美,代華平,張洪玉,翁心植.有創與無創序貫性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12(33):105-106,.
[2]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多中心研究協作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為切換點行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嚴重呼吸衰竭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01(13):14-18.
[3]李琦,錢桂生,王長征,徐智,劉雙林,帥維正.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腦病的回顧性研究[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9,04(07):374-376.
[4]鄭瑞強,劉玲,楊毅,郭鳳梅,黃英姿,邱海波.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01(13):21-25.
[5]袁順蓉,劉南伶,楊三春,鄧旭,陶冠宇.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西部醫學,2014,09(17):1176-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