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環(huán)忠
摘 要: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標志,也是其終身學習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礎。著名教育家葉圣陶 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可以說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教學重要任務,也是一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重要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是各種習慣諸如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利于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有利于知識的習得,有利于學生學習獨立性的養(yǎng)成。如果沒的養(yǎng)成好習慣,許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結合我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下面我談談對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看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提前預習的習慣
我認為預習是小學語文最重要的的種習慣,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對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fā)現(xiàn)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教師講課時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新知識地接受。
二、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
觀察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要求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認真仔細的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看動物、出去旅游看風景等,大人在學生歡呼興奮、情緒盎然的時候,恰到好處提醒、引導他,仔細地觀察細部,審視細節(jié),不要只籠統(tǒng)地看大概。引導學生與相鄰的或者相似的事物進行對比,比如看到鴨,就讓他同鵝進行對比。吃杏時,讓學生說說杏與李子有何異同。其次,課堂中的學習中同樣需要細心觀察。觀察可以從形狀、聲音、顏色、味道、數(shù)量等方面入手。
三、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勤于動筆的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告訴我們無論課內課外,無論看書聽課都要勤于動筆。平時讀自己的課外書時,讓學生拿一支筆,擺開一個本子,讓學生邊讀邊動筆。動筆可以用標注,用線段或者符號把他學生特別感興趣的詞句標注出來。
同時,還要要求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記隨筆的習慣。開頭時可以非常簡單,之后可以逐漸復雜,寫成片斷,甚至寫成完整文章。這種習慣會大大提高學生以后寫作文的能力和速度。
四、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質疑發(fā)問的習慣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說的就是質疑問難的重要性。向老師質疑、發(fā)問。沒有弄懂問題時,不要得過且過、羞于開口,要善于發(fā)問、大膽地問。如果學生平時有不敢問、不善問的缺點,就鼓勵他去問,一旦有些問題是通過問詢教師、同學得來的答案,我們要給予鼓勵。讓學生選擇最想探究的問題,自由結合組成探究小組并迅速確定每個人的角色。這樣就為下邊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五、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是不說話的老師,能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中的障礙,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難的字詞,教師不要馬上說出答案,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工具書,以逐步形成習慣。這是素質教育要求“授之以漁”的體現(xiàn),為學生在讀課外書時,遇到不懂的字詞,能自覺地查一查工具書,讓工具書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經(jīng)常帶好《新華字典》、《成語詞典》等一類常用的工具書。給學生做榜樣,遇到生字、生詞,請教不會說話的老師,還可以跟學生進行查字典、詞典比賽。設法調動學生對工具書的興趣。
六、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背誦的習慣
我不贊成死記硬背,但是記誦確實是青少年在記憶的黃金時期的一個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語文課本所選的中國古典詩文,讓學生盡量都記誦過。學生如果能夠記誦大量的古典詩文,將會受益終身。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一個良好教學方法。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古文和詩詞一定要讓學生背下來,“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學生背下來后,慢慢地就會理解,這對于一些常見常聞的歷史典故、藝術故事,不光要熟悉,還要背誦下來。
七、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定期復習整理的習慣
定期整理復習有許多好處:第一,可以溫故知新,舊的知識中包含著新知識的許多線索。第二,可以避免遺忘。第三,可以把種種表面不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個相互關聯(lián)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使眾多知識相互貫通,甚至可以做到觸類旁通。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業(yè)前,將當天學過的知識及時瀏覽一遍。學會運用表格來復習整理。每周末,及時將所有知識進行一次系統(tǒng)整理。運用表格的過程,實際就是重新消化知識,疏理成體系的過程。學會對著教材的目錄、章節(jié)題目,進行回憶整理。目錄、章節(jié)就是知識的提綱.
八、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廣泛閱讀的習慣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再閱讀。”因此,我們要不斷挑選、推薦各種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養(yǎng)成他廣泛閱讀的習慣,這將使學生終生受益。教師定期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經(jīng)常性的開展形式各樣的讀書活動,對引領學生的閱讀大有裨益。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注重這“八大習慣”的培養(yǎng),那么學生的語文成績必然會很有成效,因為這是語文教學的精髓,通過“八大習慣”的培養(yǎng),就必然會使學生主動的去學語文,愛上語文課堂,愛上語文老師,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和提高自學能力,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為以后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