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偉
摘 要:生物是自然科學里應用廣泛的學科,對中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以及擴展知識面有重要幫助。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傳授基礎知識外,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幫助學生在將來更好的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生物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然后闡述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希望能為相關教師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創新能力;培養
初中生物教師應及時改進教學方式,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生物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同時還能學會應用于實踐,有助于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初中生物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
(一)創新精神和能力略顯不足。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學生仍將“優秀”定義為學習成績好、遵守規章制度等,對創新的意識較為模糊。有調查顯示,70%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沒有加入自己的發散思維,他們在課后的學習也是完成作業和各種輔導資料,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更深的探索。生物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許多生物現象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倘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結合實例,能夠將知識點掌握得更好。同時,有的教師雖然給學生布置了課外實踐學習的任務,但效果不佳,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只有個別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探究來發現新事物。由此看出,初中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以提高其綜合素質水平。
(二)創新精神的發揮受限。目前,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除了因其自身意識不夠之外,一些外部因素也是限制其創新精神發揮的原因。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能做到將生物學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支持孩子去創新,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有的學生能夠想到別出心裁的創意,但沒有施展的平臺和渠道,最終想法也不能付諸實踐,影響了其對勇于創新的積極性。因此,要想使學生具備創新思維,使其創新能力得到長足發展,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探索之外,還應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條件,才能激發學生對探索創新的興趣,將創新逐漸養成一種習慣。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待改進。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認為教書育人即為傳授知識,幫助學生在學習上取得進步即可。因此,許多教師在授課時采取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單純的講解書本知識,然后在課下布置相關的習題,這樣雖能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但是實際能力的發展卻得不到有效幫助,不利于今后的長遠發展。單純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能力以及素質的培養,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僅有知識還遠遠不夠,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才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因此,教師需及時更新理念,對新課改的內容及要求進行深入研究學習,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受益。
二、初中生物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加強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通過實驗的操作,學生能對知識點有著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能在生活中發現更多與之有關的現象,擴展對科學世界的認知。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在課堂伊始先做一個小實驗,引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然后教師再讓同學們自己思考原理,鼓勵大家大膽假設,表達自身的看法和見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其創新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設計探究性實驗,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表現生物現象或原理,并在課堂上演示并闡述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增加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
(二)創造充足條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當學生有了創新的意識時,還需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平臺和條件,才能使其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發揮。因此,教師需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學校可以舉辦生物有關的競賽,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自由發揮,表現出自身的創新精神,以激勵學生不斷的探索和發現新事物。另外,學校也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例如在課下種植一種植物,記錄其成長的過程,或者研究某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等,讓學生從自身興趣出發,能使其課外探究更有動力。
(三)改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教師是幫助學生成長的主力軍,因此,教師需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足夠的認識,才能不斷學習研究,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初中生物教師需及時更新觀念,嘗試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充分利用多媒體、加強小組合作、問題教學法等,使學生技能在知識上有所收獲,同時綜合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教師也需保持不斷學習和進步的理念,積極參與各項培訓,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素養,將先進的教學理論應用于實踐,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幫助學生不斷成長。
綜上所述,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學生和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學習過程中雙方積極配合,才能取得實際效果,為課堂教學水平和學生自身的進步注入源泉。
參考文獻:
[1]于艷梅.初中生物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7:129.
[2]林仁雄.初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討[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