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鳳關 張文強 王云龍

【摘 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降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復發的影響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574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依據臨床護理措施的異同分為觀察組(綜合健康教育組)和對照組(常規護理組)各287例,進行效果對比,觀察兩組效果和膝關節炎康復、復發情況,指導臨床護理實踐。結果:綜合健康教育組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在癥狀改善、治療效果、復發率等方面明顯好于常規護理的患者,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有效的健康教育對降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復發、改善膝關節功能、促進患者康復具有很好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健康教育 降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復發 影響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膝退行性關節炎,是由于膝關節軟骨變性、骨質增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疾患,好發于老年人,尤其是年老的女性[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致病因素復雜,單純依賴藥物、針灸、理療等治療難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通過健康教育和相關護理,指導患者改變生活與運動方式,常可起到顯著效果,并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如何進行有效的護理和健康教育鞏固治療效果是當前廣泛探討的醫學問題。我院對于此類患者,尤其是疼痛明顯者,在藥物治療、針灸、理療的同時進行了綜合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574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綜合健康教育組)287例中男97例,女190例,年齡40至70歲,平均60歲。包括左膝87例,右膝200例;病程6個月至24個月;對照組(常規護理組)287例中男100例,女187例,年齡52至70歲,平均61歲。包括左膝92例,右膝195例;病程12個月至24個月,兩組從性別、年齡、病程等各方面比較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癥狀概述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多發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關節腫脹、膝關節屈伸功能受限等癥狀,膝髕處可有明顯壓痛,股四頭肌萎縮。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健康教育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方面發揮了極大的優勢,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取常規護理措施,主要為指導健康生活方式,給予消炎鎮痛和常規護理(具體略)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綜合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3.2.1 常態化措施 對患者進行疾病宣傳教育,避免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注意走路姿勢,避免長時間下蹲,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舒展膝關節,注意保暖,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進行適量運動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肌肉萎縮
1.3.2.2 健康教育 膝關節為人體負重和活動量最大的關節,結構復雜,囑患者在藥物治療、針灸、理療的同時避風寒,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可帶上護膝或彈性繃帶。年老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身體易肥胖,這是病情加重的因素,應通過控制飲食、改善食物結構、加強非負重運動等方法減輕體重。對一些有心理壓力的患者進行情志疏導,加強溝通,讓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相信預后是良好的,及時、合理地進行治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培養生活情趣,克服抑郁、緊張等不良情緒利于疾病康復
1.3.2.3 運動健康指導 關節僵硬者應給予按摩和被動活動,督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功能訓練,尤其是老年人,令其坐位或仰臥位,將膝關節伸直,繃緊大腿肌肉,足向頭部背屈,同時繃緊小腿肌肉。疼痛緩解后,每日平地慢走30min,以身體舒服、微有汗出為度,盡量減少上下臺階、跑步等使膝關節負重的運動,避免關節軟骨的磨損,不要以半蹲姿勢做膝關節前后左右搖晃的動作。可行直腿抬高、側臥提腿、俯臥屈膝訓練。通過這些訓練改善患者癥狀。若沒有時間運動,應該經常改變站姿和坐姿,避免膝關節在一個姿勢下長時間用力過度、用力過大。對痛點進行點揉點按,可以對相關穴位進行按壓
1.3.2.4 其它措施 進行飲食健康教育,進行飲食調理,指導健康生活,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食物,補充雌激素,平時飲用牛奶,多曬太陽,必要時補充鈣劑。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蘆筍、雞蛋、大蒜,禁服鐵或含鐵的復合維生素。
1.4 療效標準
治療12周后進行療效評定。痊愈:癥狀完全消失,檢查無陽性體征,攝片無異常發現。顯效:癥狀基本消失,檢查陽性體征大部分轉陰。有效:癥狀明顯減輕,檢查陽性體征好轉。無效:癥狀稍有緩解或無變化,甚至加重,體征無明顯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處理,進行t 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骨性關節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雖然臨床有著諸多治療方法,然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有著一定的復發率,如何減少治療后的復發情況是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采取綜合健康教育的護理措施,由結果看出,療效甚好。健康教育是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該病的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對于膝關節炎,無論是治療還是護理,非藥物的手段相當重要,這就包括健康教育、自我訓練等等。在進行健康教育時,應積極引導患者自我調節減少膝關節的創傷,研究顯示,多數患者在后期治療康復中易復發,這和不良的運動方式如反復的蹲起、抬舉重物等密切關聯。股四頭肌肌力減弱可能是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健康教育時需要囑患者加強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和有氧訓練,運動有助于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減輕關節、肌肉疼痛和關節僵硬。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在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中,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相當高的,其中雌激素及維生素D缺乏使女性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2],對骨質疏松比較嚴重的患者可適當地補充一些鈣劑、活性維生素D等。
綜上,隨著社會經濟和醫學的發展,健康教育在防止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癥狀加重和復發方面日益重要。有效的健康教育對降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復發、改善膝關節功能、促進患者康復具有很好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鄧轉云.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2,09(6):119.
[2]曉艷;蘇燕;李玉恒;蘭藍;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及護理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17(0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