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沁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環境和經濟環境發生巨變,企業需根據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來調整經營作業,為管理會計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研究市場動態并將其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分析是管理會計的職能所在,管理會計必須滲透于各部門之間,尋找管理會計在傳統理論體系和現代信息發展過程中的平衡點,占據企業控制、核算、預算等經營方面的制高點。
關鍵詞:“互聯網+”;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5-42-2
0 引言
當前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經濟形勢也不斷變化,會計體系卻仍以傳統財務會計為主,停留在分析會計數據階段,不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決斷部分,迫切需要響應時代號召,以海量互聯網信息為基礎,結合企業自身管理需要設計信息系統進行業務與決策分析,深度挖掘“互聯網+”時代會計信息、企業部門信息、利益相關者信息等各方內含價值,保證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
1 “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機遇和挑戰
管理會計的本質是將企業經營數據轉化為與管理相關的、有用的信息,“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的本質沒有變化,而是進行深入拓展,即起點是多方位信息的收集,接著即為信息的有效利用,適應企業內部經營,新型管理會計強調兩個過程的銜接性與一致性。
互聯網與現代經濟的深入融合使得企業面臨深而廣的市場環境,也給傳統管理會計控制、核算、預測等行為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信息的時效性、快速性要求管理會計必須及時收集并處理相關財務信息,緊握企業財務命脈,提高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管理會計不能再依賴過去數據含糊預測未來狀況,而必須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更科學地進行管理會計活動。
信息化時代背景為管理會計取得需要的各方面信息提供了可能,是新型管理模式下必不可少的經營管理資源?;ヂ摼W為管理會計新發展提供了契機,而新的管理會計理念也可視為是企業組織管理的扁平化、信息化運行指導規則,必須以此觀念為指引,促進管理會計與公司管理的共同改革,要注重信息快速流動性和反饋性,保證各運營環節都結合相關信息進行決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2 管理會計發展現狀
2.1 企業管理會計使用不科學數據
由于信息的缺乏,目前的管理會計預測工作多以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即利用一定的預測模型,代入舊有的企業相關數據,生成下一期的財務預測,很多情況下脫離現實,缺乏科學性。更為嚴重的是,在已知數據波動性較大時,管理會計人員無法收集資料進行修改,只能定性判斷,而無法繼續深入定量研究考察,數據提高缺乏準確性,導致管理會計工作無法展開?!盎ヂ摼W+”時代的管理會計可以做到對已有銷售、控制、預測信息進行全數據收集、整合提純后,再對下一期相關信息進行針對性改進,幫助企業做出前瞻性預測,實時執行和控制超越預算部分財務支出的相應手段,進而做出深度廣度并增的經營決策。
2.2 忽視非結構數據的挖掘價值
目前互聯網已面向大多數個人與企業提供服務,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數據并非為傳統意義上單一的、結構化的數據,社交軟件、電商平臺、娛樂網頁等使用出現的數據都表現為非結構數據。
“互聯網+”發展環境下,數據結構復雜多樣,如果僅以單一傳統的財務數據來源作為經營決策的輔助工具,必然會喪失其他非財務、非結構數據的內涵價值,以及這些價值可以帶給企業的潛在利潤,無法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優勢。企業管理會計必須重視非結構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將其與傳統數據聯合分析,不偏頗于任何一類型數據,而是要做到全方面采集利用。
2.3 企業信息管理缺乏聯動性
互聯網時代,企業各部門的“信息孤島”現象已有所好轉,但只局限于內部信息實現共享,共享的數據集中儲存擱置,沒有專職人員分析管理信息,更沒有成熟的信息處理機制為管理層提供整合有序的信息,以至于共享以后的信息價值卻沒有集中體現。
管理會計需要將各部門的信息匯總分析,合作處理潛在有效信息,盡量多的參與企業運行全過程。要利用好網絡聯動各方的特性,用信息指標和特征來促進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品銷售場景過程中長遠發展,進行總體聯動分析為各部門出謀劃策,從管理者角度思考問題,為各部門提供管理層意見,做到科學信息必然被科學使用,加速各部門信息傳遞速度的同時,更要彰顯信息技術使用的有利結果。
2.4 管理會計缺乏實踐應用
我國管理會計發展體系尚未成熟,信息時代背景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更是發展緩慢。多數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僅局限于控制成本的目標,經營決策方面的意見也僅是流于形式。新時代已經到來,管理會計應抓住機遇,依托互聯網做到傳統與現代、理論與實際的有效融合,擺脫管理會計應用“雞肋”的窘境。利用時代發展趨勢的優勢環境條件,踐行相關理論知識,既是企業管理工作的創新,也是管理會計體系完善的有效工具。
3 管理會計謀求新發展
3.1 企業需配備專業化管理會計人才
企業應全力支持管理會計發展,將管理會計人員與會計、財務人員獨立開,設立專門機構或由行業自律組織統一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規范信息時代管理會計工作的應用,提高其實用性、操作性與功能性。同時,注重標準化章程的制定,定義模糊信息使用原則,定期提交管理會計工作報告,保證企業長期支持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之路。
管理會計人員在時代變化發展中,也應調整其專業位置,加強業務流程的理解能力,培養有效信息的敏感性,開展信息處理方法的系統學習,將自身會計專業能力與企業商業目標有機結合,了解各生產經營環節產生的要素信息,管理監控各信息之間的聯系,努力尋找其發展潛力,強調自身角色的變革。
3.2 根據信息需求做好管理會計工作
利用現代信息工具收集信息后,更應該注重“信息服務對象需求”的概念,包括企業自身需求與客戶需求兩個主要主體。管理會計挖掘信息價值的指導標準是了解相應對象需求并為其做出適當決策,既要將客戶需求作為產品設計重點,也要動態考慮企業階段目標。要做好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的全方位發展,就必須明確信息服務對象的特征和需要,提供及時準確成本、利潤、資金、預算等信息,做到針對性思考與個性化分析,充分利用潛在信息價值。
3.3 建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在互聯網環境下搭建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分析系統,是大勢所趨。目前互聯網數據的標準化接口為管理會計提取、集成、存取和使用相關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得企業可以通過相應的管理會計系統挖掘更為精細潛在的數據信息,提高財務戰略和決策的適用性,有利于企業做好科學的總結和預測工作。管理會計系統必須建立全面多方的數據庫,包括產品信息、產品加工改造信息、業務信息、市場信息、利益相關者信息等,將內部顧問性質與互聯網有效結合,加快信息處理速度,監控市場動態,規范核算標準并進行深入探討,成為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有效工具。
3.4 管理會計需進行戰略規劃企業管理層工作變革
互聯網時代這一新環境下,要求管理會計在原本參與企業經營決策、編制計劃與預算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工具或平臺,開創新型應用方式,管理會計可以依靠自身會計知識優勢參與到企業的戰略規劃和實施中,入駐企業關鍵管理層,成為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核心人員。企業內部必須提升信息挖掘與應用力度,了解自身生產經營優勢,客觀防范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拓寬信息使用領域,依托技術層面應用,發展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將信息投入實時應用決策。
3.5 以新型手段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互聯網與傳統管理會計行業的結合,使得會計人員能通過統計方法、數學建模方法等技術手段,分析確定成本動因,區分作業類型,有利于企業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非必要作業,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管理會計不能僅以利潤最大化為管理目標,應著眼全局,注重頂層設計,以發展的眼光進行信息分析與合理使用,幫助企業發揮“長板優勢”,保持其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在信息科技時代的動態發展。
在信息化時代,管理會計需要全方位的進行變革以適應“互聯網+”的要求,要抓住大環境的支持機遇,填補傳統管理會計體系的漏洞,更新現代管理會計的技術手段、思維方式和信息平臺,將管理會計真正融入企業管理,跳出財務會計的束縛,開創企業發展新面貌。只有不斷推動企業獲取經營信息的便捷性,真正提高的管理會計水平,才能為企業帶來“互聯網+”時代的持續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