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互聯網+”對傳統物流業將帶來深刻影響。廣西物流企業已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文章以企業成長理論與“互聯網+物流”為基礎,調查廣西中小物流企業“互聯網+”轉型現狀,進而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廣西中小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物流 廣西中小物流企業 可持續發展 對策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互聯網+”戰略。“互聯網+”將帶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例如金融、汽車、交通等等,從而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目前,“互聯網+”對傳統物流業將帶來深刻影響。廣西物流企業已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但廣西中小物流企業居多,面臨如何制定“互聯網+物流”發展戰略助力企業升級及可持續發展,本文以企業成長理論與互聯網+物流為基礎,調查廣西中小物流企業“互聯網+”轉型現狀,進而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廣西中小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互聯網+物流”助力傳統物流業轉型升級
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提出“互聯網+高效物流”:加快建設跨行業、跨區域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對接和使用效率。鼓勵大數據、云計算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建設智能倉儲體系,優化物流運作流程,提升物流倉儲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運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針對貨運業的“加快推進貨運車聯網與物流園區、倉儲設施、配送網點等信息互聯,促進人員、貨源、車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貨車空駛率,提高配送效率。”商務部發布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提出在農村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等方面創新流通方式,物流行業繼續迎來“互聯網+”的新風,包括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進中小城市,推廣線上線下互動、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以及加快電子商務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因此,要求傳統物流業積極融入“互聯網+”戰略,從而實現物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升級式發展。
綜上所述,“互聯網+物流”將改變傳統的物流運作模式,全面推行物流信息化,實現智慧物流。首要途徑建立企業網站、開發車貨匹配平臺、通過互聯網及手機APP等搭建物流供需交易平臺,進而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實現在管理監控、運營作業、金融支付等方面信息共享,即實現整個物流供應鏈信息化。另外,還可以進行跨界的融合,即形成“互聯網+物流+金融”的創新模式,通過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融合物流資源的同時還與搜索、金融、融資、保險、質押、支付、結算及其他領域進行一種跨界的融合。利用新技術、互聯網思維及模式創新提高效率,通過降低成本實現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打造物流的“升級版”。
二、企業成長理論
我國學者邢建國(2006)提出企業的可持續成長可用“企業代”這一概念來論證,中小企業的代內成長是指在一個基本穩定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資產數量穩定的提升,代際成長期則指前后相鄰的中小企業代的過渡期的成長。代內成長發展會推動企業代際轉換的形成,中小企業要特別重視代際成長期,因為這是中小企業資產競爭力由弱到強的量變跨越式發展過程,同時也是后續代內成長的起點,此時,代際轉變處理好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是中小企業可持續成長的一個關鍵因素。中小物流企業從代內成長轉向后續階段的代內成長,是什么因素在驅動代際轉變?除外部環境外從管理創新的角度來看,結合物流服務特點,包括差異化經營、網絡化、快速反應能力、相關多元化經營,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應該還加上“互聯網+物流”因素,促進中小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更迭,并最終促進中小物流企業可持續成長。
三、“互聯網+”背景下廣西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現狀
為調查“互聯網+”背景下廣西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現狀,我們將廣西中小物流企業分成三個層次:規模較大企業、物流信息平臺企業、規模較小企業,分別選取調查廣西桂華物流有限公司、北部灣物流集結網、廣西迅捷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三個企業。采取網絡調查的方式,以公司網站為主要渠道結合相關公司新聞報道、網絡廣告獲取這三家物流企業的信息。重點分析如表1所示的這三家物流企業“互聯網+”背景下發展現狀:
獨立網站:三家企業都建立有自己公司的獨立網站,廣西桂華物流有限公司及北部灣物流集結網網站功能較全。
物流信息平臺:物流平臺是互聯網+物流的核心載體,物流平臺化的程度將決定互聯網+物流的程度,物流信息平臺企業北部灣物流集結網創新物流信息服務手段,結合電腦網站信息發布系統平臺與手機信息發布平臺,依托電腦與3G智能移動互聯網手機技術,結合手機、互聯網、固定電話三者優勢,實現免費為車主找貨及免費為貨主找車,解決傳統的貨運中介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虛假及失效信息充斥問題,實現高效的雙向物流信息服務。廣西桂華物流有限公司在南寧市商務局的支持下,與上海新躍物流合資,運營基于物聯網的平臺——“中小物流企業公共服務管理”。
APP:被調查企業資料缺失。
應用物聯網感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廣西桂華物流有限公司推行了GPS跟蹤系統、無線掃描及自動化的卸貨傳送等措施,實現對貨物流轉全過程的信息跟蹤,具備有較強的快速分揀及準確投遞的能力。廣西迅捷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實現了小批量、多頻次訂單在廣西的無盲點配送服務。
相反廣西大型物流企業由于資金資源優勢在發展“互聯網+物流”方面比較主動,整合提升發展優勢,依托“互聯網+”完善服務鏈,增加企業利潤。例如廣西物資集團,集團下屬的廣西江舟物流有限公司與中糧集團電商平臺“易谷網”合作上線運營;集團下屬的廣西柳州物資儲運貿易總公司應用物流工作互聯網技術開發了物資條形碼驗收管理軟件,采用平板手機終端探索無線傳輸以及即時收發貨物功能;集團管理的廣西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三個網站,投入運營后增加了市場客流,計劃還將建成O2O網站,將線下市場商戶和線上網站會員店鋪結合運營。
四、“互聯網+”背景下廣西中小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企業層面
1.借助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進行運營模式創新。目前,我國市場上涌現出來各種類型的物流信息平臺及公路物流APP,如貨運信息平臺“運力寶第一物流”,實現人與貨、運力與客戶之間的實時連接,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幫助不同類型客戶定制與升級物流模式,進化服務效率,實現物流商業數據的高效整合,提供前所未有的物流信息支撐。中小物流企業借助這些平臺,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份額小、無資金實力搭建自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的短板,擴大貨源并減少了中間層層轉包的環節,并能夠使客戶全程、即時地跟蹤自己貨物的物流信息,從而提高了盈利能力、誠信水平和客戶服務水平。
廣西中小物流企業應堅持走差異化經營之路,提供更加細分化的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滿足貨主的多樣化需求。針對公共網絡平臺下運費更透明,需要轉變盈利模式,比如需要與長期客戶商定包含利潤的合理運價,與貨主形成牢固的利益共生關系。同時借助公共網絡平臺和移動互聯的手機APP 進行商業模式變革,低成本的建立區域物流網絡,甚至海外物流網絡,拓展海外代理和貨源。還可通過合作、聯營、入股等途徑組成物流聯合組織或者形成覆蓋面廣泛的合作網絡,取得競爭優勢。
2.進行技術創新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廣西中小物流企業也需在財力許可范圍內進行技術創新,特別是重視電子信息化、機械化操作及應用物聯網感知技術,中小物流企業如果再過度依賴人工有可能被市場淘汰,例如在運輸、倉庫堆垛等作業中應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一臺工業機器人的價格只相當于幾個員工一年的工資。另外,還要加大物流基礎設施投入,可借助一些自動化設備減輕工作負擔,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倉儲系統等。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和設施設備,一方面能夠通過提供物流過程和存貨的“可視性監督”來消除用戶對無形的物流服務及其結果差異性的擔心,另一方面物流企業本身也需要這些技術和設施設備確保物流過程的可控,實現快速準確的貨物出倉、配送和交付。
(二)政策層面
政府應將物流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示范項目納入重大科技專項加以扶持,提升物流新技術應用水平,具備條件的物流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政策。目前提出的依托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中國—東盟物流信息平臺,建立物流信息大數據中心。積極引進國內知名物流新業態企業,對廣西傳統物流業進行升級改造,將公路物流作為發展物流新業態的突破口,構造公路物流生態圈。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科學發展電商配套物流。另外加強資金扶持,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的使用上向現代物流業傾斜。
可借鑒浙江經驗,如通過推進交通運輸資源在線集成、完善交通智能感知體系,浙江開啟‘物流+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模式,構建公路物流生態圈;通過電子顯示屏、電視終端、互聯網、手機APP等搭建物流供需交易平臺,實現全網運力采購、運力調度、跟蹤監控、第三方信用評價等,有效促進了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樂燁.互聯網+ 時代中小微物流企業發展對策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09):17-18.
[2]“互聯網+”為傳統貨運行業帶來哪些機遇[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7/16/c_134416199.htm.
[3]財經綜合報道.互聯網+風口下 國內物流企業急需升級版智慧人才[EB/OL].搜狐財經,http://business.sohu.com/20150530/ n414134464.shtml.
[4]公司介紹[EB/OL].第一物流網,http://www.dwuliu.com/gywl/ gsjj.
[5]廣西日報.加快培育“互聯網+物流”新業態[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1/25/c_128663950.htm.
基金項目: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企業創新文化與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可持續成長研究——以廣西為例”(13FGL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湯洪宇(1971-),男,壯族,廣西鹿寨人,任職于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自貿區服務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