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業創業是大學生發展的重要問題,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態勢并不如想象中的平穩,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視。目前,加強對學生就業創業的指導成為了高等院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工作指導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然后就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工作的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00-01
引言
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即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實用型人才,加強對學生就業和創業指導是其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我國各高等職業院校在對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過程中出現認知的失誤和指導形式單一等問題,導致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目前的學生就業創業情況較為不佳,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新形勢下我國各高等職業院校必須要就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根據問題提出具體的改良對策。
一、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工作指導的現狀及問題
(一)學生創業工作指導出現認知失誤。
高等職業院校一直將培養實用型人才作為辦學和教學的宗旨,對學生的創業教育較為重視,然而不少指導教師卻對指導工作出現了認知上的失誤。指導教師在具體指導工作上的失誤如下:第一,認為就業創業教育是大三、大四時才需要重點強調的內容,對創業指導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1];第二,部分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僅僅是因為當前社會的形勢所迫,如果學生能夠有較好的就業前景則不需要進行創業教育;第三,教師主觀上認為大學生創業不切合實際,難以實現真的創業。部分指導教師認為,大學生剛出校門,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充足的人脈和管理水平,創業實際上是空談,因此對創業教育不夠重視。
(二)就業指導形式單一,理論和實踐相脫離。
從就業指導形式來看,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在開展就業指導課程時指導形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較低,這是我國高等院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關鍵問題之一。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就業指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采用的是傳統的講解指導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教師將課本知識照搬的過程,缺乏教師的獨特見解和對學生的個別性指導,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切實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2]。此外,單純理論性的教學也給學生的實際就業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或者畢業期間,經常由于缺乏實踐操作的經驗,在就業中多走了許多彎路,不利于畢業后的就業創業發展。
(三)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指導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成果,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中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指導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較高的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第一,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改進;第二,教師的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就業指導教材與現實情況具有一定的差距,指導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同時不斷了解當前就業市場和政策的新變化,及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第三,指導教師要加強對指導工作的研究,使教學更加具有和在內地性和有效性。
二、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工作的策略
(一)轉變教師和學生的就業教育觀念。
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和學校就業觀念的轉變。對教師來說,學校應該要讓教師明白,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其均是促進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3]。創業教育不能忽視,就業教育更加要重視;而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是接受教育者,學生的主觀意識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需要轉變學生正確的就業教育觀念,而且應該在學生剛進學校時就將就業的重要性告知學生,使學生產生就業壓迫感和急切感。當學生認識到就業的重要性時,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等均會產生相應的轉變,有助于促進教學。
(二)創新就業指導模式,培養實用型人才。
傳統的就業指導教育中,教師側重的是對就業形勢的分析、就業政策的指導等,這些就業指導工作停留在理論表面,對學生的實際就業并未產生良好的效果[4]。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即需要教師創新就業指導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相結合,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就業指導模式的創新可以通過學校模擬就業形式、學校與企業的聯合,讓學生提前進行實習等為主要形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實踐能力。
(三)加快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需要學校調整原來的就業指導課程,增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以及實踐教學指導課程[5]。首先,思想政治課程的指導目的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這一課程的設置應該在學生大一時期和大二時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是學生對未來就業生涯的計劃,進一步讓學生產生就業危機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該安排在大三期間;實踐課程應該安排在大四期間,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更加的就業實踐經驗,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提供經驗基礎。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對于提高學校的就業創業教育有著重要影響,為了提高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就業創業教育指導水平,學校應該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并為教師隊伍提供更多的培訓和進修機會,切實提高指導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專業素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工作指導的問題有:學生創業工作指導出現認知失誤;就業指導形式單一,理論和實踐相脫離;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要改變這種現狀,提高高等院校的就業指導效果需要轉變教師和學生的就業教育觀念;創新就業指導模式,培養實用型人才;加快課程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王秀麗. 地方高校共青團組織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途徑探索[J]. 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2:118-120.
[2]. 關注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新常態,推動提升就業創業指導服務能力建設——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鳳有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工作部署暨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聯席會上的講話[J]. 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02:3-5.
[3]李芳,張彥軍,李春佳. 多途徑高效率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探索[J]. 中國電力教育,2014,05:246-247.
[4]劉拴成,張翠英,穆俊祥,曹興明. 新時期高等院校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探索與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3:149-150.
作者簡介:盧藝彬(1987-),女,漢,福建龍海, 輔導員/講師,博士,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