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杰
摘要:油畫中母親的形象是藝術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因子,藝術家們通過對不同題材的創作以“母親”為符號表現載體向我們詮釋出了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遠內涵。筆者自幼成長于農村,對農村辛勤的母親有著更為深刻和獨特的體會,本文將結合筆者成長經歷切身體會以及《惠斯勒的母親》、《春蠶》等具體油畫藝術作品創作實例,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創作藝術手法的分析,造型語言的解讀等多方面對油畫中的“母親”藝術形象建構進行詳實的論述。
關鍵詞:母親;油畫;感觸;藝術作品;社會影響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23-01
中國的傳統文化倫理中,母親是一個重要的審美意象表達符號,往往成為文人騷客進行藝術創作與表達的主體。古今中外,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無數油畫藝術家創作出大批優秀的關于“母親”的藝術佳作,表達著自己對于“母親”的感情與感悟,反映自我藝術創作特色與風格,承載著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審美感受。
然而,繪畫藝術作品中關于母親藝術形象的學術研究相對于創作實踐而言還比較少,為數不多的關于“母親”形象的學術研究論文中,也是把其作為“女性主義解讀”、“油畫中的兒童形象”、“油畫藝術中母子藝術創作”等的附屬部分來進行論述的。因此,析油畫中母親藝術形象,把”母親“作為獨立主體進行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理論價值和意義,并在某種程度上對關于“母親”的油畫藝術實踐提供理論參考,同時也豐富和完善了油畫藝術中“母親”學術研究的不足。
一、《惠斯勒的母親》:母親的溫度
《惠斯勒的母親》線條的藝術化處理,從畫面整體觀察線的運用較多,首先,映入主觀視覺的是身體優美和諧的外輪廓線,有種流動的韻律,像五線譜一樣,又猶如跳動的音符一樣優美。側面母親的面孔給人一種慈祥的感覺。其次,《惠斯勒的母親》畫面標注很多線,整體觀察里面的很多橫線和豎線的運用筆直有力,畫風嚴謹不茍,每條線的位置都經之營之,可以看出作者對每條線的運用都煞費苦心,把構圖和運思、構思看作一體。通過周圍環境雙腳下淺色的踏板以及地板的光線感都不強,人物和影子沒有明顯的明暗、投影關系。所以整個畫面顯得灰亮而充滿一種和諧的味道。致使整幅畫畫面顯得更加詩意和神秘感,沒有傳統的畫面光鮮亮麗,異彩奪目,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沖擊力沒有投影光線強的震撼,從中不難看出光線使整個畫面灰亮,沒有拋棄傳統也不拘泥于傳統,試圖從光線的表達技法和效果中進行創造和革新,來表達作品的和諧韻律,使他們都服務于整個畫面的表達。
《惠斯勒的母親》從畫面上看給人的沖擊力很大,首先是頭部輕盈裝束的白色蕾絲頭紗和袖口部分白色花邊與母親身穿黑色的長衣形成鮮明的對比;其次,畫面人物前方的綴花黑色布幔與墻壁的灰亮色形成相對與白色蕾絲頭紗與母親的黑色長衣稍弱一個層次的對比,從而拉大了人與物體的空間關系,以及地板上的淺色調使周身環境自然成為一種永恒的溫柔象征。
二、《春蠶》:愛的紀實律動
《春蠶》這幅油畫勾起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從畫面上看, 畫家以寫實手法精湛的表現出人物經歷的歲月洗禮,表現出一位農村母親的勤勞樸實。老人在重復機械而單調的動作,目光在全神貫注的注視著手上的桑葉,與周圍活躍的春蠶形成鮮明的對比,憨笨的動作流露出老人對春蠶的珍惜和愛護。畫家通過普通的老人形象去表達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內在的精神,筆下那真實的筆觸和感受充分表達了作者的藝術才華;柔和的光線從人物的右側照射過來,使胳膊的投影落在蠶框上面,與畫面色調溫馨協調,給人一種世俗生活的真實感和崇高感,并給人以精神之觸動。
首先由《春蠶》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面采用復合式俯視構圖形式,由三角形構圖和橢圓形構圖復合式處理,形式上簡單大方,景少意長,給人深刻印象。其次,衣服的處理非常棒,疏密結合,上緊下松,處理得體,每條線蠶穿插都有輻射中心點,線條運用活里活現,可謂是:“落筆之際,未嘗以賦色暈淡細碎為功”。精細的空間透視和生動的細節描寫,更加增加這幅畫的真實的成分和厚重感。雖然作品內容描述的是平凡的生活場景情節,卻帶給我們一種新的視覺去審視生活,去感受日常生活中平凡的意義。
《春蠶》采用頂光進行畫面構思,形象生動。頭發的明暗關系和胳膊的投影都為這幅畫增加了真實感,使畫面內的人物在黑暗中顯現出來,光線照亮人物的頭發、衣服和手臂的一些細節,在簡單的背景中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效果。在色彩的處理方面,《春蠶》可以讓人直觀感覺的是人物整體的冷暖顏色對比,通過純粹的繪畫方式以冷暖和明暗的立體感達到逼真的極致效果。從細部的刻畫看到老人金發燦爛,這是由于和背景的暗色形成很好的對比,讓發絲更見引人入勝。透過頭部發外形可以看出這些法絲在暗色調的背景中消失,而在暗部背景的交界處這些發絲又非常銳利清晰的在暗部背景中顯現,在畫面中產生到恰到好處的效果。由于頭發的黃白色與蠶框較暖的黃色調對比,使得老人身上的深藍色的色塊顯得稍冷,因此避免了畫面“火氣”的效果。
三、結語
“母親”題材油畫作品往往具有沉靜柔和的情感表達,色彩、線條、構圖、主體內容的呈現營造出了豐富的語義解讀。藝術家通過油畫造型語言的藝術性創造和表現,對畫面內容進行概括對比,創造出獨特的審美意境,詮釋出溫馨歡快的母愛情感。藝術創作者應該結合自身現狀,靈活運用藝術創作手法和風格,把藝術創作和情感表達有機的融為一體,把濃烈的情感賦予作品鮮活的生命,把自己的情感借助藝術創作的介質傳達給受眾,才能賦予藝術作品以靈魂和生命。
本文通過對《惠斯勒的母親》、《春蠶》以及其他諸多油畫作品中母親案例的分析,讓人感受到藝術家的執著追求和對母親血濃于水的情感流露。母親作為樸而偉大的奉獻主義者,應得到孩子和家庭更多的關愛和關注。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離不開母親的默默付出,讓我們感謝那些偉大藝術家們,是他們讓我們見證一個母親的無私,讓我們以滿腔的熱枕和崇高虔誠的心去感謝我們的母親,讓更多人去體會畫家筆下那充滿詩意和色彩神秘的和諧氣氛。
參考文獻
[1]徐辰衣.年輕藝術家所面臨的困難及應對方式[J].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2]呂方正,張穎.平面構成原理與構圖技巧在攝影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9-100
[3]吳霞.缺失性母愛與女性創作——杜拉斯和張愛玲的比較性研究[J].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