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資管理既是企業管理重點“人、財、物”的構成要素,又是“產、供、銷”三個環節的重要一環,物資消耗在生產成本所占比重大,每年物資采購一項就基本占用了企業50%以上的流動資金,這就倒逼我們要深挖內潛,通過修舊利廢,加強物資管理工作,以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本文以煤礦企業在物資修舊利廢工作中的具體做法為例,就修舊利費管理如何在煤企材料管理中應用進行論述,旨在促進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關鍵詞:煤炭企業;修舊利廢;物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274-02
面對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目標下調,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煤炭企業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增加、經濟運行情況不容樂觀的嚴峻現實,如何控制好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做好物資修舊利廢工作,加強物資管理,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關系每個煤炭企業生死攸關的問題。下面就修舊利費工作在煤企物資管理中的如何應用淺議如下:
一、規范制度,明確責任,充分調動全員修舊利廢積極性
為加強廢舊物資的交舊領新、回收復用及修舊利廢,使廢舊物資的使用價值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物資利用效率,首先,煤企要出臺各項完善的修舊利廢及交舊領新管理辦法,從制度上規范和加強了舊品的回收、修舊和復用工作,對井上、下回收的各種廢舊物資和小型設備、配件分品種、類別,進行加工、修理、改制,達到舊品復用,降低生產成本。
其次,煤企要設立廢舊物資回收倉庫,配備專職倉庫管理人員,對回收物資進行驗收、單獨建賬、分類存放,每月由供應科組織生產科、機電科、機修廠對廢舊物資鑒定、分揀,原則是先直接復用,再修理復用,后改制復用,最后報廢。修復好的物資由生產技術部門按照質量標準進行驗收合格后,作為新品入庫發放,新品入庫由計劃員辦理入庫手續,保管員做好登記。
然后,結合企業生產實際情況,針對支護、二三類、化建、配件、小型設備類材料分別制定不同的回收率,企業管理部門(供應科)按照回收率每月統計交舊及回收情況,進行嚴格考核,獎優罰劣。鼓勵地面各單位和個人對影響文明生產、無修復價值的廢雜鐵進行收集,收集的廢鐵企業負責回收,經各責任單位(企管科、審計、紀委等)聯合驗收并開具驗收單,按市場價格給予獎勵。通過一系列考核激勵措施的落實,極大地提高全體職工修舊利廢的積極性,逐漸形成了“人人注重節約、人人關心成本、人人參與創效”的良好局面。
二、嚴格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對修舊利廢工作實施全過程管理控制
為確保修舊利廢工作取得實效,煤企要以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為切入點,實施全過程的管理控制,優化工作流程,強化物資材料回收復用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嚴格獎懲兌現。
首先,企業要嚴肅修舊利廢指標的下達工作。每月下達指標前對比、分析各單位生產安排情況、上月修舊利廢指標完成情況及生產施工工藝、技術、生產指標的變化情況,然后結合生產區隊所消耗材料的多少,確定各區隊的具體修舊利廢指標,并詳細列出修舊利廢的材料明細、種類、數量等小指標。
為確保下達的修舊利廢指標完成,下屬責任單位要建立廢舊物資回收、修復、驗收、領用等明細臺賬,為執行材料節約指標督促、檢查、考核和修訂工作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同時做好生產區隊相互間的協作和配合工作,積極解決執行中的各種問題,做好“事中控制”工作,確保每月下達各區隊的修舊利廢指標的完成。
每月月末,修舊利廢管理部門對各科、隊下達的月修舊利廢指標嚴格考核,確保修舊利廢工作落到實處,獎優罰劣。做到班組有指標、人人有壓力、回收有著落;不斷擴大回收復用范圍,提高材料的復用率;嚴格執行考核標準,對成績突出、效果明顯的單位,進行獎勵,對未完成指標的單位按材料費超支額按比例進行處罰。
通過對修舊利廢各環節的嚴格管理,使煤企各職能部門、生產區隊和全體職工都直接擔負起執行修舊利廢計劃的責任,做到層層有人抓,項項有人管,形成上下一條線,縱橫成網絡,使修舊利廢計劃無一遺漏地執行。
三、多措并舉,技改挖潛,做好物資改制、加工、再利用工作
為做好材料改制、加工、修復工作,充分發揮材料價值,將廢舊材料變廢為寶,材料價值吃干榨凈。煤炭企業要做好礦工鋼等大型物資的廢物改制、修復等工作。如將報廢的36U支架調直、切割,上端焊12#槽鋼,下端焊廢U型鋼制成的底板,改制成36U點桿;將不能修復的36U廢梁調直后,切割成36U支架腿的長度,壓拱成腿,重新投入使用;將29U或廢舊36U型鋼切割拼接后,截割至合適長度,上端和下端分別焊上用廢U型鋼展開切割制成的槽鋼和底板,加工成合抱點桿;將報廢調直后的工字鋼或工字鋼邊角料切割成500mm左右短節,中間割30mm透孔,代替錨索盤使用。用加工好的卡具,將工字鋼短節固定于梯形棚工字鋼梁、腿上,加工成連棚裝置。另外,還有U型鋼、工字鋼棚、道軌、卡纜、連板、廢舊薄板料、礦車皮、電纜鉤、壓板、皮帶托輥、40T減速機配件及各種設備、電器的修復等等。通過開展具體的修舊利廢工作,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為降低噸煤材料成本,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煤礦企業還可以通過采用提高生產技術,利用科學的支護設計工藝、更新技術裝備和使用新型材料等手段,通過提高職工生產操作技能、控制材料消耗,做好邊角余料利用、物資綜合利用、回收復用和代用等辦法來減少新材料投入,降低生產成本。
四、強化管理,拓寬廣度,擴大修舊利廢成果
材料的回收復用、修舊利廢工作就是“變無用為有用,變一用為多用,變破舊為嶄新,變廢為‘寶”的過程。通過對廢舊物資回收加工后繼續使用,從而對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物資給予內在補充。
因此,為緩解材料成本壓力,達到節支降耗的目的,煤炭企業要在現有修舊利廢工作的基礎上強化管理,一是拓寬修舊利廢和回收復用廣度,抓住材料修舊利廢環節大做文章,對回收的物資材料統籌安排,合理調配,變廢為寶。充分利用礦現有的閑置設備及富余人員,對廢舊材料及小型設備進行修復,做到物盡其用。
二是突出修舊利廢工作重點。因為支護材料的消耗占總材料用量的比重達半數以上,所以耗量大、價值高的材料如礦工鋼、U型鋼、坑木、背木、單體柱、卡纜、連板、各類金屬網等支護材料的回收復用管理就是修舊利廢工作的重點。為此,要特別制定詳細的管理細則,明確投入回收管理流程,嚴格獎罰措施。
三是廣泛采用代用材料來降低材料投入。該礦充分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的修舊利廢積極性,要求工程設計人員運用價值工程理論,在材料的節約代用,包括新材料的合理選用上,進行技術與經濟效果的論證,正確地進行材料的節約代用。如用資源豐富的材料代替資源短缺的材料,用國產材料代替進口材料,用普通材料代替貴重材料,用質量更高、價格低廉的新型原材料代替傳統使用的原材料,還可以金屬與非金屬互代或者自代。總之,在保證生產施工質量的前提下,要嘗試廣泛采用代用材料來降低材料投入。
結語:如何做好物資的修舊利廢工作,減少材料投入,通過做好煤企物資管理工作減低企業生產成本,是決定著煤炭企業是否能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煤炭企業只有通過大力開展修舊利廢活動,擴大修舊范圍,堅持對修舊利廢工作的長抓不懈,才能提高物資的利用率,降低噸煤材料成本,確保企業安全、高效運行。
作者簡介:董振紅,女,1974年出生于河南省陜縣,2007年取得經濟師職稱,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現在河南大有能源石壕煤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