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宗 于悅
【摘要】現今,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高校課程設置也在不斷創新,藝術教育就在這種百花齊放的環境下得到了國家大力支持,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對藝術教育的組織與發展。藝術教育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是提高他們綜合素質與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藝術作為一種美的享受,能讓高校學生在接受各種藝術形式的熏陶下能夠開拓視野,為知識構架增添一些與眾不同的內容,也有利于創新意識的提高。在藝術教育有關課程的學習下,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和有創新精神的新型大學生人才。
【關鍵詞】藝術教育;校園文化;效果影響
隨著各大高校對藝術教育的認識不斷深入,各種藝術活動走進高校,也走進大學生們的視野,就比如“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這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藝術,傾聽藝術、熏陶自我精神境界的良好平臺。在不斷的將藝術教育融入高校教學氣氛的過程中,樂于關注藝術演出,接受高雅藝術的感化已經成為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高校大學生對于美的認識,藝術品味,藝術素養,知識構成也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階段。可見藝術教育的影響性,本文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高雅藝術進校園的形式與效果。
一、增強了校園的藝術文化氛圍
高雅藝術是經過藝術家或者專業人士經過生活與實踐創造的結晶,能夠保存以及流傳就是因為它經歷了歷史發展的考驗,文明發展的積淀,它的本質是積極向上、優秀經典、具有正能量的藝術精品。不僅在思想上給人以啟示;藝術上有很大的分量;美學上又能傳播濃濃的藝術魅力。總之,從各方面都體現出了其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征。高雅藝術將現有的資源,有限的材料準備,經過加工與修飾,展現出豐富的內容與無限的想象。在這種現實與藝術形式的對比沖擊下,產生更加強烈的藝術效果,體現出最樸實卻又最深刻的藝術價值。現今高校大學生,個性獨立,追求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流行文化,因而校園文化也與傳統的高校文化截然不同,另類文化、流行詞匯、超前意識等等,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有著現今時代背景的縮影。這當中有優秀高雅,符合時代發展,個人成長的文化,但也不乏有一些悲觀消極,甚至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造成極大影響的不良影響。舉例來說,聽流行音樂是大多數高校大學生喜愛的娛樂方式,但縱觀現在的流行音樂歌曲內容不是傷情就是空虛、夢幻、寂寞。不管有沒有真實感受,都要故作深沉,仿佛經歷了世間所有痛苦磨難,仿佛所有人都沉浸在失戀、背叛、或者孤寂之中,沒有邏輯性,更沒有真實性。這類歌曲只不過是在迎合一些人的心理狀態,沒有什么真正的審美性與藝術感,在不斷傳唱過程中勢必會影響到大學生思維意識和選擇判斷。學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并不是靠單純的課堂教育來實現的,還需要多方面的影響,校園文化就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高校大學生追求流行的文化,一方面是符合個性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流行文化的傳播廣泛,而傳統或者高雅文化相對來說,就沒有做到像流行文化這樣的普及程度,沒有十分便利的機會來認識。由此可見,高校需要加強對高雅文化的宣傳與弘揚,給予學生更多接觸了解高雅文化的機會,或者舉辦一些文化藝術活動,讓他們參與實踐。
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素養
審美能力也就是對美的感知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從幼稚到成熟得發展過程。大學生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階段,他們對于美的藝術具有相對表面性,儲備的知識尚少,但是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們充滿朝氣與活力,思維跳躍性很強,創新探索意識強烈,這些特點使他們更容易接受高雅藝術情感的熏陶與感染,刺激聯覺和想象。在不斷的環境氛圍影響,以及了解實踐的基礎上,使得他們對于藝術作品的認識與感知能力得到進一步深化與提高。不僅如此,藝術是藝術家們精雕細琢創作出來的,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在高校開展的時候,眾多藝術家為大學生們傾力解說、表演,用人格魅力吸引他們注意力,藝術交流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興趣。這些藝術家都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難并義無反顧的執著著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向往,他們的成功是通過付出和努力的。像這樣的親身經歷要比老師在課堂上枯燥乏味的講述有效果有意義的多,對他們在平時養成的懶散放縱習慣起到警戒作用,也能激勵他們端正態度、珍惜青春、努力奮斗的思想。以榜樣的力量帶動他們行動起來,為自己的理想規劃并為之奮斗。
三、填充學生的知識構成,開辟第二課堂
現今社會需要的綜合性專業化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大學生能夠博學多才,觸類旁通,又要具備創新意識。在學校平時的課程學習過程中掌握專業知識,又要學以致用,以便靈活應用于社會實踐。所以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不應只停留于表面,而是要告訴他們更深層次的東西。高雅藝術教育的特點就在于它可以不必事無巨細的說教,不會給學生帶來課業負擔,而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感化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起到教育意義。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吸引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讓他們在興趣的牽引下體會藝術的奇妙世界,開拓自己的視野,填充知識構成。在“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大力開展的同時,高校可以將多種藝術形式以社團的形式組建開展,作為學生學習參與藝術活動的第二課堂。通過主動參加藝術社團,用積極的心態面對藝術教育,發揮自己的優勢,用心領悟藝術的美,并融入自己的學習生活,為自己提供精神的動力,從中汲取適合自己的營養,用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這也有利于學生輕松應對交叉學科的復雜問題,從中尋找思路與方法,融合類比,將對現代教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培育了學生高尚情操
人格品質受到自身發展、思想教育、在外環境的影響。而情操是人們在不斷地社會實踐總結以及文化風俗、藝術作品的熏陶下逐漸培養形成的。藝術作為一種美的體現形式,能夠在人們欣賞品味的過程中給人以靈魂的洗禮,心靈的凈化,可以激勵斗志,又可以平息心境。社會實踐告訴我們,空洞乏味說教與機械性重復的教育意義并不大,甚至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但是如果循序漸進,以情感為紐帶,不斷滲透想要傳達的教育思想,學生將會更易接受。這就是藝術教育獨有的特點,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學習,而是在不斷激趣、引發下,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投入進去。上文中也說過,大學生的思維特點鮮明,精力充沛,好奇心強,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藝術環境熏陶,很容易讓他們誤入歧途,沉迷于游戲或者電子網絡之中。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揭示了現實的本質,毫不掩飾對現實美或丑的評價,它可以作為現實的鏡子,更能帶給人深刻的教育意義,引起情感的共鳴。高雅藝術通過對美的不同形式的展現,絲絲入扣的傳達著生活的美好理念,對祖國的大愛,對家庭朋友的小愛,對理想的不解追求。綜上所述,高校高雅藝術通過不同的途徑、方式方法給大學生們提供提升自我審美水平與綜合發展的機會。藝術教育、人文精神,是現代大學生急需接受與學習的課程,這將使他們的學習工作更富創造力與趣味性,提升整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身心素質,這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名稱:高雅藝術進校園內容、形式與效果研究——以高職院校為例,課題類別:立項課題,課題編號:1413056
【作者簡介】
李偉宗(1976—),男,河北秦皇島人,河北大學藝術學碩士,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藝術學;
于悅(1988—),女,黨員,中國音樂學院竹笛專業碩士,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竹笛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