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良玉
【關鍵詞】 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內涵;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8—0076—01
隨著新課改的一步步深入,化學教學也在教學中做著適合自己的調整。教學從過去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走向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新穎、靈活,讓學生容易接受,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在課堂上就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師生互動,共同營造出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筆者在多年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嘗試了探究式教學,并且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和家長普遍反響較好,這更促進了筆者對探究式教學的重視和探索。下面結合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就探究式教學的內涵、策略兩個方面,談談一些自己的認識。
一、探究式教學的內涵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的嘗試互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
探究式教學特別適合化學課堂教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方法,為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化學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導師,在化學課堂上,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化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體現在探究式課堂中。
二、實施探究式教學的策略
1. 指導學生的探究過程要相對完整。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結合化學這門課的一些特點,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這八個步驟是實驗探究教學的一個完整過程,對于有限的教學時間來說,對于某個特定的教學內容來說,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完成所有的探究環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仔細分析某個環節的能力因素和可以培養的目標,取其中一、二個環節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某個環節相對完整,讓學生經歷一個相對完整的探究環節,這樣在學生的潛意識里就會把多次不同的探究環節逐漸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意識,自然而然地,學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水平就會在一定量的基礎上,達到一個質的飛躍。
2. 用科學評價激勵學生完成探究過程。探究教學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在做科學的過程中獲得一種體驗,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如果探究活動多側面、多形式,探究學習難度大、復雜性強,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此時學生可能因老師不經意的責備而放棄,也可能因老師的刻意性鼓勵而不懈努力。因此,我們對學生要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可以采用活動表現性評價、肯定性評價、全面化評價,實事求是、滿腔熱忱地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完成探究過程,促進其發展,從而把評價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手段。
3. 探究式教學結合實際生活,增強化學學習興趣。化學是一門深奧的課程,有其抽象、復雜的知識結構與概念。勿容置疑,化學又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所以化學老師在探究式教學時,要把化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更真實、更直觀、更徹底地了解化學與生活的關系,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4. 探究式教學時要富有層次。在化學課堂上,老師的探究式教學要體現層次感。結合化學的特點,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感,就是要思路清晰、重點突出、特色鮮明。作為化學老師一定要清楚,自己先教什么,再教什么,最后教什么。好的教學,清晰、簡潔、明快,有利于學生理解。重點突出,一堂課教學環節多,哪個教學環節最重要,就要在這個環節上多用一點時間,多花一點精力。確定了重點內容,聚焦它,放大它,就能講出亮點和特色。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