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宏
【關鍵詞】 數學教學;趣味化;概念;思想;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108—01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靈活應用反映部分數學規律的俗語、成語、詩詞、順口溜、歇后語、小故事等趣化數學知識,就可以使單調課堂妙趣橫生,枯燥知識生動有趣,課堂教學效果定有明顯增強。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趣味化概念,揭示本質,便于理解
學好數學概念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因此,數學教師平時要注意搜集、積累與數學概念有關的成語、俗語、諺語、歇后語、小故事等,以便適時選取適宜的內容將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有趣、簡單,進而讓數學概念教學變得趣味橫生。
比如,函數的單調性是高中數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在教材中,敘述為“一般地,設函數y=f(x)的定義域為D,區間ID,如果對于屬于這個區間I的自變量的任意兩個值x1、x2,當x1 二、趣味化方法,揭示規律,便于應用 數學方法多而靈活,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數學方法熟練選擇和正確應用,需要我們數學教師深刻理解每一種方法所蘊含的規律,并將其與實際生活中各種風趣的語言聯系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活中的風趣語言對數學方法進行簡潔總結、概括和強調,以便學生理解、掌握和應用。 比如,換元法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方法,許多學生在應用的過程中往往忘記最后要用原題中的變量當結論,造成功虧一簣。用“過河拆橋”來強調換元的目的是為了“過河”,即順利解決問題;但一旦“過去了”,就不要忘記“拆橋”,即還要用原題中變量當結論。這樣遇到用換元法解決問題時,學生記著“過河拆橋”這個成語,就不會忘記用原題中的變量當結論。 又如,數學歸納法是高中數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實質在于將一個無法(或是很難)窮盡驗證的命題轉化為證明兩個相對簡單的命題: “p(1)真”和“若p(k)真,則p(k+1)真”。對于這樣把一般性、復雜的問題,采取先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地方去,再慢慢走幾步看看的方法,用“退一步,海闊天空”總結這一特點,會讓學生易于理解方法本質,并且記憶深刻。 三、趣味化思想,揭示實質,便于掌握 數學教學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即數學知識的教學;一條是暗線,即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而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學生形成良好認知結構的紐帶,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觀念和創新思維的載體。因此,在教學中,要應用事例和生活中熟知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以便學生應用數學思想指導數學學習。 比如,數形結合是數學解題中常用的指導思想,能夠把抽象的數學語言、數量關系與直觀的幾何圖形、位置關系結合起來,通過“以形助數”或“以數解形”,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有助于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優化解題的途徑。在教學中,筆者應用華羅庚先生所說的“數與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兩邊飛。數缺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千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切莫忘,幾何代數統一體,永遠聯系,切莫分離。”對學生說明數形結合思想,通俗易懂,順口易記,有利于學生能理解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方法。 又如,轉化與化歸思想都是中學數學中很重要的思想,對其用曹沖稱象的故事舉例說明,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要學會把不熟悉、不規范、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熟悉、規范、簡單的問題,形成轉化與化歸的意識。 總之,數學概念是基礎,數學思想是靈魂,數學方法是手段,數學學習就是在數學思想的指導下,應用數學概念,通過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從而達到培養數學能力、解決數學問題的目標。因此,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習的三塊基石。因此,在教學中,將這三塊基石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生活中熟知的語言、故事等,對它們進行趣化,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