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韞
[摘 要] 供應鏈金融是為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的一種融資途徑,該模式突破了傳統信貸業務的評級授信、抵押擔保、審批流程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對圍繞在大企業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提供創新服務和金融支持。但是,這種新型的融資模式存在企業群體信用缺失、融資鏈條環節長、參與主體多樣化與復雜化、操作程序復雜等風險。因此,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范研究,有助于銀行作出正確的信貸計劃,降低銀行潛在的信貸損失,同時可以為供應鏈上的企業,尤其是處在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從而促進供應鏈金融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 F640[文獻標識碼] B
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存在規模小、信用差、融資渠道單一等難題,極大限制中小企業的發展訴求和持續性要求。為突破中小企業發展瓶頸,各商業銀行創造性提出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即以大企業為核心,以圍繞在大企業上下游的中小企業為主體,形成完整的金融供給供應鏈。同時,商業銀行從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獲得相應利潤,在幫扶中小企業的同時,創造性取得營收和利潤增長點。供應鏈金融通過銀企結合、產資并行的方式,實現了銀行、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共同發展。
一、供應鏈金融的含義及特點
(一)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創造性提出的金融產品方案,其市場主體重點是中小企業。商業銀行以核心企業信用為擔保,以供應鏈整體發展狀況為出發點,經過系統評估與授信,以達到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需求的目的。供應鏈金融突破了傳統信貸模式的諸多限制,以供應鏈系統上的核心企業和圍繞其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為整體,進行融資方案的設計與評估,打破了以往對單個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整條供應鏈的競爭實力。
供應鏈金融將金融機構納入原有的企業生產與物流體系之中,形成相對穩固的發展模式。商業銀行以核心企業為擔保,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得到的貸款通過組織生產和產品轉移,實現了中小企業的生產能力的擴大化,并進一步通過核心企業將資金流轉到銀行機構,形成封閉的鏈條。供應鏈金融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重點關注圍繞在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融資貸款訴求,通過供應鏈系統信息、資源等有效傳遞,實現了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共同發展,持續經營。
(二)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1.供應鏈金融突破了傳統信貸方式的發展瓶頸,拓展了融資渠道,有效豐富和發展了信貸文化。商業銀行創造性提出供應鏈金融產品與服務,以核心企業為主體評估整個供應鏈的信用狀況,并根據信用評級及風險水平為處在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貸款支持。這種模式依托核心企業的信用關系,通過銀行的介入,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資金,在某種意義上既提升了核心企業的銷售業績,又滿足了中小企業擴大化生產所需的資金要求,更在整個供應鏈水平上改善了企業資源分配不均和信用失衡等狀況。
2.供應鏈金融必須建立在真實的貿易背景之上,貿易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有助于銀行合理制定融資支持方案,以達到充分利用資金的目的。供應鏈金融的顯著特點是封閉性和自償性,即企業生產、物流與金融支持形成封閉的產業鏈模式,而借貸資金的返還也是通過企業內部銷售利潤的獲得來實現,從而排除了外在關聯企業的實質性干擾。
3.供應鏈金融使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形成互通、互信、命運共同體的觀念。其改變了傳統的單一化指標評價中小企業信用狀況的方式,轉而關注整個供應鏈整體企業的發展與貿易狀況,通過核心企業擔保,使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支持,并通過對企業間貿易行為的有效評估,作出真實性判斷和合理性調整,實現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穩定發展與鏈上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分析
(一)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利率、匯率、市場價格等因素的變動而引起的市場自發性行為,從而使銀行的金融產品面臨多樣化風險和不確定性收益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市場價格風險構成了市場風險的主要內容。利率風險是銀行經營活動中面臨的主要風險。由于我國實行固定利率制,決定了供應鏈金融產品并不能完全根據市場化條件形成市場化利率,而實行這種機制的結果是一旦市場利率發生變化,銀行發行的貸款利率并不能據此進行調整,從而使銀行面臨貸款利率變動的風險。匯率風險主要是在涉及本外幣交換的企業貿易中,由于貨幣匯率波動而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產生影響,進而使企業的進出口貿易貨幣交易面臨匯率變動風險。市場價格風險是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由于作為質押物,如企業存貨等價格的波動而給商業銀行帶來的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波動是正常的,而這一特質在糧食、石油等大宗產品存貨中表現的更為明顯,所以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存在較大的市場價格風險。
(二)核心企業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作為商業銀行貸款授信的關鍵角色,在整個供應鏈系統發揮主導作用。商業銀行依據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發展實力、運營前景等有效指標,為圍繞在核心企業中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授信貸款、信用支持等服務。因此,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和發展模式直接決定了中小企業未來發展方式的選擇。一旦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受到質疑,必然會影響到中下游企業的發展,并對整個供應鏈金融體系的安全造成威脅。
(三)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
自償性是供應鏈金融最顯著的特點,但實現自償性的基礎必須是存在真實的交易。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商業銀行根據供應鏈上企業間的真實交易關系,以交易過程中形成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為抵押,有效滿足處在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需求。在融資過程中,真實性的交易時和有效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形成的抵押是實現自償性的基礎,一旦出現虛假交易、偽造合同或融資程序的違法違規問題,并且銀行在未了解真實貿易背景的情況下就對借款人進行盲目授信,會使銀行面臨巨大的風險。
(四)業務操作風險
業務操作風險是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主要風險之一。由于供應鏈金融突破了傳統的信用評價模式,對供應鏈系統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有效整合和合理安排,通過自償性的結構設計、專業化的流程安排和第三方監管引入等方式,實現了與企業信用風險完全不同的還款來源。但由于人為操作環節的存在,必然會產生信用風險向操作風險的位移,從而對操作制度的完善性、保密性和有效性產生要求,而一旦操作不當或違規,必然會加重企業面臨的風險水平。
三、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范
(一)加強對市場風險的識別預防管理
通過對市場風險的識別及成因的定性分析,從而對各種風險帶來的得失及應對進行有效考量。實行市場化的利率機制是有效控制市場利率風險的根本方法,在當前情況下,商業銀行可以采取套期保值的方法來管理利率風險,套期保值的方式主要有遠期利率協議、匯率互換和利率期權等。對匯率風險的管理主要表現在對外匯持有期限、外匯種類及匯率波動程度進行有效控制,是匯率波動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圍之內。對市場價格風險則可以采取拓寬抵押物的存放范圍,增加抵押物浮動準備金和抵押物價格限定措施等手段,實現對市場風險的有效管理。
(二)提升對全產業鏈上相關授信企業的綜合準入管理
供應鏈金融是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對鏈上各交易方發生的交易進行評估,并給與相關企業綜合授信服務。因此,需要結合供應鏈的整體運營情況,對已取得授信的企業進行主體準入資格檢查和交易真實性確認,從而對鏈上各主體的經營發展能力、實際履約狀況作出有效判斷。這主要表現在:授信前,商業銀行要對授信企業的交易情況、市場份額、信用狀況、購銷狀況等進行實際調查,并對授信主體形成系統認識;授信后,要強化對授信企業,尤其是核心企業的管理,保證授信企業能夠正常經營、合理產銷、如期履約。
(三)優化業務操作流程,規范各環節操作要點
供應鏈金融操作流程環節總多,操作風險復雜多變,商業銀行要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業務流程優化、有效的崗位重新設計和規范的操作流程安排。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復雜,因此要明確鏈上各主體企業的交易流程,并制定出具有代表意義的業務流程規范。崗位的設計要遵循人崗一體、崗責統一的原則,對與商業銀行直接對接的崗位進行重點考察,明確職責權利關系。此外,還要對授信前調查,授信后維護等流程規范進行有效維護,以達到降低企業風險的目的。
(四)要加快信息系統建設
通過建立電子化的信息系統平臺,使供應鏈金融業務更加系統化和透明化,這主要表現為通過對鏈上企業交易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質押存貨的電子化數據管理,減少了人為操作的空間。要實現對供應鏈金融業務量、報表統計、庫存及監管企業合作情況等工作的電子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供應鏈金融創造發展平臺。
四、結束語
供應鏈金融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融資渠道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市場風險、企業信用風險等多元風險的存在,商業銀行及供應鏈上企業需加強風險防范,從而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保證和支持,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閆俊宏,許鄉秦.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13(2):23-26
[2]王蟬.中小企業融資新途徑-供應鏈金融服務[J].財經界,2015(11):16-17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