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道普
摘 要: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新”的提出,更多的小微企業在中國迅速成立,在成長過程中,人力無疑是其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如何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都是中小企業必須關注的。而我國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這必然制約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為中小企業解決人力資源難題、提高企業運行效率提供了一種選擇。為了方便讀者了解這一新的管理方式,擬從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現狀、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四個方面介紹人力資源管理外包。
關鍵詞:人力資源;外包;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8-0077-02
一、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現狀
(一)理論研究的現狀
筆者在中國知網、超星等數據庫中搜索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相關文章,整理分析后發現:從縱向的時間維度看,在2002年開始出現關于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文章,但是文章數量不多,主要是對人力資源管理外包這一新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探討;2004年前后開始出現碩士論文研究,經過10余年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主要是集中在現狀、動因分析、外包模式、外包商選擇、風險管理等研究模塊。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現狀
1.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戰略的中小企業數量
2015年,有關學者針對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現狀進行過調查研究。共發放150份調查問卷,問卷有效率93.5%。調查結果顯示,有近28%的企業正在使用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10%的企業曾使用過,62%的企業沒有使用過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其中占總數近半的企業未考慮過使用。
此外,使用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的企業的數量與行業情況、企業性質等因素也有關聯。同一行業中,不同的企業性質的外包程度也不同。通常來講,外資、中外合資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數量多,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外包程度低。在企業性質相同的情況下,加工制造行業比服務行業的外包數量多。
2.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內容單一,多以基礎性服務為主。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中,企業更愿意將招聘、培訓、薪酬繳納等中低端日常事例性工作外包出去,而中小企業很少甚至從未涉及人力資源規劃等高端職能服務。
(三)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業的現狀
1.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的企業日益增多
“十二五”規劃末和“十三五”規劃初期階段,我國經濟壓力持續加大,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企業效率成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我國各類型企業發展的主題,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作為一種新型的公司治理方式,受到企業越來越多的重視。這時也涌現出很多專業性的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如北京外企太和、西三角、北大縱橫、華夏基石等。根據HR管理世界的研究發現,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及各細分行業在未來幾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4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市場總體規模達到約1 403.9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 157億元人民幣,人力資源服務已成為現代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2.人力資源服務范圍逐漸擴大
原本以提供勞務派遣、職業介紹、招聘服務等低端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為主的企業占比逐步縮小,而以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人才培訓等中高端服務的占比逐年提升。通過創新的人力資源服務的技術和方法,加快推動了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轉型升級。
3.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發展趨勢顯現
近年來,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發展的表現是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逐漸出現。據有關學著統計,我國在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重慶等多個省市建立了30余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其中有6個是國家級的。受此影響,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有不少省份規劃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建設,這些已建或籌建中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將為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規范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
4.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業也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內憂
從整體上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與其他外包服務行業相比仍然呈現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缺乏支撐能力等不足;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內部各經營主體實力大小不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行業內缺乏同一的標準,這些不足與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眾多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中大多涉及招聘、培訓、社保代繳等中低端業務,為數不多的公司涉及到人力資源規劃、企業管理咨詢等高端業務,但由于能力不足,市場反映效果不理想。
(2)外患
①市場發展不成熟,行業建設不規范。雖然近年來我國已相繼出臺相關法律和政策支持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但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法律政策只是起引導和指引的作用,對于外包過程中的實務仍缺乏明確規范,相關部門還沒有制定有關的法規和政策規范外包企業和外包服務提供者的行為。從行業發展階段來講,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業作為的新型產業,正處于形成期和成長期的過渡階段,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人力資服務業行業制度、行業標準建設不完善,缺乏合理的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收費標準,每個服務提供者都想制定價格,都想制定標準,參考價格是不同的。從長遠來看,嚴重影響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
②國外行業巨頭陸續進駐,蠶食我國外包市場。日本Recruit公司收購前程無憂,任仕達收購上海人才市場,進駐中國近20年的萬寶盛華在中國一線城市中由20多個有其服務網絡。這些國外行業巨頭資金規模巨大、專業人才充足、行業經驗豐富,大都依靠收購中國當地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發展在華業務。
二、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戰略的必要性
我國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落后
中小企業成立時間較晚,公司各項制度不完善甚至缺失,尤其是傳統制造業的中小企業多為家庭式企業,集權的傳統思想嚴重、人事制度不健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落后,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甚至有的企業沒有人力資源部或是人事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有的企業把人力資源部當做人事部,把工作重心放在考勤上,而對人力資源管理其他工作不屑一顧,甚至是可有可無。這些落后的觀念和片面的認識,都嚴重影響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人力資源投資不足,缺乏對管理人員的培訓
由于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的落后,導致部分企業不愿對人力資源進行投資,其中就包括缺乏對管理人員的培訓,認為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投資是看不到回報的。事實上,對管理層人員定情進行相關培訓是十分必要的,許多中小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都非常缺乏相應的管理知識和必備的管理技能。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高層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對于企業發展成敗更具決定性的影響。
(三)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企業運行的物質載體,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體操作的規范體系,是達到企業的戰略目標,實現企業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有效配置的最佳方式。而現在部分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忽略績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的建設,仍然采用傳統的以非正式權威為主的管理,把員工定位成“經濟人”,容易導致企業人才的流失。
(四)人力資源供求規劃不合理
由于人力資源規劃對管理人員的要求較高,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對企業現有人力資源進行調查和審核,還需要專業的知識選擇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方法,因此部分中小企業對人力資源缺乏合理規劃,容易導致人力資源供大于求和人力資源供小于求。供大于求結果是導致組織內部人浮于事,內耗嚴重,生產或工作效率低下;供小于求容易導致企業設備閑置,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也是一種浪費。并且缺乏規劃或規劃不合理,容易導致企業人力資源結構失衡、企業各類人員比例不協調。
三、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戰略的可行性
(一)國家政策法規的支持
近年來,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實踐迎來黃金發展時期,《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相關法律出臺,大部制改革下人社部成立,人才市場與勞動市場合并,人力資源外包行業的國家主管機構成立;2014年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意見》,作為我國首個關于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政策文件,明確了行業發展的基本定位、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這些法律和政策推動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
《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2015年第四屆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論壇召開,提升了人力資源外包行業的社會影響力。
國家“十二五”規劃結尾之際,我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創業創新主體競相涌出,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大眾創業、大眾創新。在這一國家發展理念轉變背景下,各類型的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大地上萌發成長,而人力是企業形成和發展的關鍵資源,這也為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業提供良好的發展契機。
(二)技術支撐
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大的軟件供應商已進軍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致力于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的開發,為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提供技術支撐。
(三)國外先進經驗
世界上十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都是國外的,如日本的Recruit、瑞典德科集團等。它們具有幾十年的發展經歷、優越的專業人才、先進的管理經驗,都是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學習的典范。
四、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戰略的意義
首先,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有助于企業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將自己的非核心低端業務外包給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商,將自己從煩瑣的事例性工作解脫出來,專注于人力資源的高端領域,如人力資源戰略、人力資源規劃等,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到核心業務領域,從而利于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其次,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企業人力資源部的各職能都配齊的同時,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就會產生支出,而且還有運營成本、招聘和培訓費用等。而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公司具有規模優勢,這種優勢帶來的成本降低可以通過合作方式與其他企業共享。從而低成本地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的人才選、用、育、留提供專業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