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菊華
摘 要: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將信息技術同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在運用信息技術時,充分發揮它的優勢、規避它的劣勢,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整合
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學科教育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性教學內容,小學生不同于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基于以上兩個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信息技術有利有弊,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采取相應的使用策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科教育中的優勢。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1.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當課程無聊的時候,小學生會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有趣的事情上去。信息技術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它是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新的時代條件對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小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在教學時需要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將課本內容進行延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如,在學習《爬天都峰》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將有關天都峰的圖片下載下來,將這些圖片制成PPT,可以在網上尋找游客爬天都峰時的視頻。上課時,將查找到的圖片和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對天都峰和爬天都峰時的不易有了大致的了解。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播放完視頻和圖片內容后,讓學生們自學教材的內容,當有不懂的問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教材內容或者上網查資料,解決這些問題。學生獨自思考后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課堂開始時,便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學習到教材中的知識,還了解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識。
2.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能力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學生不能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了解到許多其他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信息獲取的能力,是讓學生知道在哪找信息,怎么找信息,哪些信息是有用的。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是學生信息素質提高的基礎性環節。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查找與魯迅相關的信息,學生可以利用雜志、報紙,也可以利用網絡。通過信息的查找,了解魯迅的生平,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小學生的思維是非常活躍的,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同時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是教學時常用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畫、聲音等各種教學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從而促使學生提出更多新的觀點。如,在學習《蟋蟀的住宅》時,課堂上如何融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為一體進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搜集大量的昆蟲圖片、文字材料及錄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教材的基礎上,觀看錄像,感知多種昆蟲,了解它們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性。
信息技術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在學習了語文課程后,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給學生布置自學作業。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在自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找圓明園在毀滅時我國社會的歷史背景、現今圓明園的圖片和圓明園在未被損毀之前的圖片,等等。學生通過在課下時間內自己運用信息技術查找文章相關信息,增加對文章的理解,通過今昔圓明園圖片的對比,感嘆圓明園被損毀的可惜,更能體會到作者為什么會耗費大量的筆墨描寫圓明園未被損毀之前的景色。
二、信息技術在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一定要做到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性教學工具,許多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把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主要工具,不進行備課和板書,在網絡上下載教案,全堂課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在運用信息技術時,因為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數量巨大,小學生還沒有辨別信息好壞的能力,在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時,教師要加以輔導,避免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危害。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使用時注重規避信息技術的危害,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這種教學工具。
參考文獻:
[1]王志忠.談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的幾點看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
[2]廖如意.淺析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方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