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為了確保數學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也為了有效地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時,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立足于數學教材,創設多種自主探究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使學生在主動求知和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同時,也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自主探究;問題情境;操作平臺;一題多變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認真學習自主探究法的核心思想,有效地將該方法與小學數學課堂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自主的數學課堂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自主探究式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主動求知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一、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因素,更有助于拓展學生數學思維,鍛煉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而且與強化學生的理解及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使學生在問題思考、自主探索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認識梯形”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也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對下面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1)回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思考: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之間有什么區別?
(3)思考:梯形的邊有什么特點?
(4)思考:梯形的兩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嗎?
……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同時,引導學生在自主交流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強化理解,也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識。
二、搭建操作平臺
操作平臺的搭建是為了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不僅能夠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參與度,而且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來搭建操作平臺,鼓勵學生在體驗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時,為了強化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自主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之后,組織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如圖,鼓勵學生自主畫出另外一半,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且,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對學生能力水平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搭建有效的操作平臺,確保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印象,提高能力。
三、實施一題多變
一題多變是進行自主探究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拓展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重要活動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在一題多變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在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同時,也為高效率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3臺拖拉機3天耕地90公頃,照這樣計算,5臺拖拉機6天耕地多少公頃?
變式一:1臺拖拉機1天耕地10公頃,照這樣計算,5臺拖拉機6天耕地多少公頃?
變式二:5臺拖拉機6天耕地300公頃,照這樣計算,3臺拖拉機2天耕地多少公頃?
……
教師組織學生自主進行變式,自主對這些練習題做出解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而且對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解題思路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自主交流、主動探索中掌握知識,同時也確保學生在探究和思考中創新意識得到提升,綜合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成麗霞.探索適合策略,構建高效課堂:討論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嘗試[J].新課程導學,2015(2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