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霞
摘 要: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地練習單詞,不僅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消磨殆盡,而且課堂的英語學習目標也很難實現。因此,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成為初中英語教師努力的方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結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合作學習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實踐應用進行了粗淺的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古有孔丘《禮記·學記》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今有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小先生制”;中有“高業弟子轉相傳授”的教學辦法,外有亞里士多德等人著作的合作學習思想。再加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的:“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這些無不表明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當前,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參與和交際等多方面的能力。它已經成為現代課堂教學的主流趨勢,我們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也應與時俱進,做出必要的改變和嘗試。
一、合作學習在英語“聽”中的應用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指出:若沒有語言和語法,尚可傳達一點點信息,若無詞匯,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可見,詞匯是語言三大要素中最為基本、也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也對于八年級的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匯量進行了修正和增加,提高了對學生的要求。于是,一部分英語底子本來就不好的學生,詞匯便成為他們英語學習路上的一大“攔路虎”,在一路摸爬滾打中磨掉了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想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聽寫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競爭的方式進行教學。先是將學生合理分組,盡量保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然后讓組內學習較好的學生讀,其他學生寫,之后再進行組間的交叉批改,評出優勝組。同時,對于一些聽寫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還要留給他一次復習鞏固、課下再次聽寫的機會。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組內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自己。如果二次聽寫成績較好,教師也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肯定他們的進步,讓他們能夠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再接再厲。
二、合作學習在英語“說”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生活的全球化,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日益加速,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流行語言,其教育教學的重要性愈發突出。英語,它首先是一種語言,而后才是一門學科,因此,學習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即“說”英語。然而,在傳統“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形式下,教師和學生都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對詞匯的積累、語言的理解和語法的掌握上,口語交際能力極低。只能應試,而不能應用,“啞巴英語”的現象明顯。
想要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就必須引導和鼓勵學生多用英語溝通和交流。而無論是母語還是英語的交流,都必須依賴集體行為,即人與人之間用語言進行直接交流。合作學習則能夠更好地把全班同學調動起來,構成一個開放的、平等的、自由的口語交流平臺。在實施合作學習中,教師還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變換,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經常更換合作伙伴、變換合作形式等。
三、合作學習在英語“讀”中的應用
“讀”即閱讀,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豐富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也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技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閱讀量。單就試題比重來說,閱讀理解題型的分值在總分值中的分量也是不可小覷的。因此,提高學生“讀”的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想要提高學生讀英語的能力,一方面要留給學生進行閱讀實踐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轉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形式,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自己,鼓勵他們進行自主閱讀或合作閱讀。另一方面就是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合作閱讀為例,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合作閱讀的意義和內容,內容的設置盡量保持它的開放性;其次,讓學生指導應用什么樣的工具,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搜集相關的信息和資料;最后,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中,不僅要認真傾聽他人的觀點,同時還要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四、合作學習在英語“寫”中的應用
英語寫作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然而,大量的實踐結果表明,有效地利用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動筆之前,就作文題目進行小組討論,加深對題目的認識和理解之后捕捉和確定可寫的內容,再進行獨立的創作,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參考文獻:
郭書彩.外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情感和認知因素[J].國外外語教學,200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