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偉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而課堂教學過程是信息轉化過程,是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接受、獲取教育信息的過程。傳統的教育模式主要通過聽覺獲得,視覺方面的獲取僅限于書本和黑板等靜態的內容,因此,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許多優勢。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機和動力,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靜態的教學內容變為動態的畫面,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如,講授“中心對稱圖形(二)”中圓的有關問題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幾何畫板把畫圓以及有關圓的運動的問題用動態的方式在計算機上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問題的所在,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更好地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
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固定的”幾何圖形“運動”起來,是培養學生辨證思維,使知識系統化的有效手段。如,在“有理數的乘方”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一段有關拉面的視頻,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拉面在拉面師傅的手中逐漸變得越來越多,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為本節課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
如,在“中心對稱圖形(二)”確定圓的條件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借助幾何畫板,進行自主研究,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驗操作,得出經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圓等一系列的結論。這樣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一改過去枯燥乏味的闡述,既像是在做游戲,又像是做實驗,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的作用。
四、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例如,“中心對稱圖形(二)”中,教學扇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可以設計如下的教學環節:
1.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
2.把兩個半圓平均分成八個小扇形,再將每個小扇形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通過割、拼的動畫圖像,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到當等分的份數越來越多時,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趨近于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想象無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圓是能轉換成一個等積的長方形的。這樣既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又滲透了無限分割的思想方法。這種精巧的構思輔助教學的方式既是進行驗證、探索的極好工具,又是創設“情境”的好幫手。它使數學許多內容推陳出新,教學面貌煥然一新,重點善于把握、難點易以突破、關鍵易于抓住。
五、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在備課、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上確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幾何圖形是初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但空間觀念是十分抽象的,對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較復雜的圖形,為了使學生能很快地抓住問題的實質,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圖形的設計,讓圖形的某些部分出現閃爍,強化視覺效果,增加信號對學生頭腦的刺激,這樣做形象直觀,并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用運動的觀點處理問題的能力。
六、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最更好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及其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途徑。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講授“中心對稱圖形(二)”確定圓的條件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①出示問題:經過一點的直線有多少條?那么經過一點的圓有多少個呢?②出示問題:為什么會有無數個圓呢?要確定一個圓必須具備哪些要素?③出示問題:經過兩點可以確定多少條直線?那么經過兩點的圓有多少個呢?④經過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畫幾條直線?圓呢?⑤經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確定直線嗎?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可以確定圓嗎?能畫幾個圓呢?這種教學要求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探求,不僅培養了學生類比的數學思想,也培養了學生探索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在這里,教學媒體的使用就具備了發展學生思維的功能。
總之,在數學教學的實踐中我們發現,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確實是一種能夠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工具。我相信:面對一輪又一輪的課程改革,只要我們走在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不斷研究中正確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一定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梁金華.現代教育技術對中學數學教學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5(4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