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教學不再是過去單一的“滿堂灌”,學生也不再是死記硬背地去學習。在新的教材下,初中歷史教學呈現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模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怎么學習的方法,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下,使學生在無限的想象空間中發揮自己潛在的能力,能夠更加靈活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教學已成為教師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新課程內容的不斷完善,使教學更加的輕松活躍,歷史老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去摸索和創新知識,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成長,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一、加強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實施者,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該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新課程下要求初中歷史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歷史文化修養,積極地參加社會交流活動和各種歷史課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從而更好地傳授給學生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新課程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正確且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想象中發揮自己的能力,老師再進一步地深入,這樣不但使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能夠增加對知識的牢固性。課前預習是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方法之一,在預習過程中要將發現的問題標記下來,課上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對于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地向老師和學生請教,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聽課的效率。在教學中把提問和課前預習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提高課堂效率。
二、創新歷史教學方法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知識的創新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也需要與時俱進,教師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同時,要標新立異,不斷地去創新,與時代緊密結合。首先要從學生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有了興趣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這是學習歷史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歷史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精心設計教學模式,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濃厚的同時也能很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教學。由于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不同,在教學中存在優差之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為學生制訂統一目標,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指導,使優生能夠更進一步提高,采用“優幫差”的方法,使學困生能夠逐漸進步,以此使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課下小組之間互相幫助復習功課,將課上所學的歷史知識及時地鞏固。每次課下留給學生的懸念問題,讓學生課下去討論和思考,正如電影電視劇能夠吸引觀眾一樣,學習歷史也是如此,內容必須豐富多樣化,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例如,在學習《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課中,要給學生留出疑問:結合古代的科技與現代的科技有什么不同?古代的建筑和文學有什么進步?使學生對課下的預習產生渴望,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古代技術為我們現代技術帶來了哪些好處?讓學生在共同學習中進步。
三、將現代手段與歷史課堂相結合
歷史是一門具有真實性的學科,它不僅要求學生認識歷史,了解歷史,而且增加學生對歷史的責任感,它是記載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現代信息技術很好地為我們提供了歷史圖片和歷史影視資料,單靠老師給我們講解,學生可能無法想象當時的情境。歷史老師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能夠更加深入地使學生對歷史產生想象,為學生創造一個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思維擴展的能力。
有效地把信息技術與歷史課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助于學生很好地了解歷史知識,而且能夠更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把歷史與現實的距離縮小。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好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題材,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插入課本知識,讓現代化的教育走進歷史課堂,深入學生的內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接受歷史知識。例如,在講到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方法,讓學生觀看圓明園燒毀前的樣子和燒毀后的樣子,通過對比來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我們的歷史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同時也是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基礎。初中歷史老師只有在不斷學習和加強自身素質培養的情況下,順應時代教育的變化,適應素質教育的新局面,改變過去的傳統觀念,用新的模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動力,從而使學生更加喜歡學習歷史,進而有效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洪文玉.如何教好高中歷史教學[A].2016年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