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君
摘 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最好的動力,美術學習也是如此,激發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是幫助學生學好美術的內在前提。立足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這一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美術學習;課堂教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創設“美”的環境,熏陶學生對“美”的追求,發展學生對“美”的實踐能力,是小學美術課堂最根本的教學目標。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利用交流技巧,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生對新事物具有極強的興趣,教師利用交流技巧,可以長久保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互動型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讓小學生愛上美術課堂,首先要讓他們從美術課堂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讓他們喜愛上美術,掌握一定交流技巧的美術教師可以在課程剛開始時便調動學生繪畫的興趣并保持下來。例如,教師教導《動畫片的今昔》時,可以播放一些優秀的動畫,像《大鬧天宮》《九色鹿》等,用詢問等技巧激發學生對孫悟空、九色鹿等動畫形象的興趣,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孫悟空、九色鹿,活躍課堂氣氛。
二、開展課堂游戲,活躍課堂氛圍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開展課堂游戲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除此以外,游戲還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借助教材,教師可以開展繪畫接龍、聯想繪畫等游戲,例如,在《繪畫游戲》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展示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引發學生聯想,讓學生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再開展繪畫接龍游戲,以適合的人數劃分游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想要表現的主題,每人畫一部分,組成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作品完成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解這幅畫表現的意義,使學生能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在完成美術課堂對學生動手能力的磨煉的基礎上,學生需要積極展開聯想,鍛煉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又需要團隊合作,鍛煉自身的口語交流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團隊合作中思維火花的碰撞和人際交往帶來的愉悅感都能活躍美術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
當今多媒體技術普及,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表現力,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美術課堂效率。例如,在《城市雕塑》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技術播放記錄優秀的城市雕塑的視頻、圖片等,讓學生雖然不能親臨實地,但也能感受到不同城市豐富多樣的雕塑作品,了解不同類型雕塑的特點與美學,了解雕塑的形成過程,深入感受到雕塑作品中體現的美的力量,激發學生對雕塑美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四、結合生活,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對生活保持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充滿活力,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保持著較高的注意,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生活開展教學,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畫自己》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互相交流,了解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接著讓學生嘗試畫出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一個人,描繪出自己對這個人印象最深的場景,這個人可以是親人也可以是朋友,在畫出這個人后,再讓學生想象當時自己的神態表情,畫出學生自己的樣子。這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教師需要一步步引導學生擺脫思想束縛,發現自己,除此以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在現實的基礎上增添想象的元素,在想象的過程中,小學生可以獲得交流、幻想、創造的快樂,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綜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五、運用賞識教育,保持學生的信心
小學生處于生理發育階段,動手能力普遍較低,創作的美術作品可能與學生構思的差距很大,教師應運用賞識教育,鼓勵學生多嘗試多努力,保持學生動手作畫的信心。例如,在《連環畫》一課的教學中,可能有些學生的表現優異,而有些學生的表現與之相比較差,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認識到繪畫是表現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讓學生不為他人的優秀而感到自卑沮喪,讓學生注意到自身的進步。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情況設置不同的獎項,鼓勵班上每一位學生,保持學生動手繪畫的信心,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保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小學美術課堂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為主,這是一個需要小學美術教師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動手能力的教育工作,需要美術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實踐中不斷驗證、不斷發展,以構建活潑高效的美術課堂為目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華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獨辟蹊徑[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6).
[2]高杰.談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7).
[3]龔麗莉.對當前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難以持久現象的反思[J].新課程導學,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