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男
摘要:在我國金融領域里,不少中小型企業將民間金融作為融資的重要渠道。與正規金融相比,民間金融具有眾多自身的優勢,這也是民間金融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本文將通過對民間金融發展的相關現象入手,對比分析民間金融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進而對我國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間的交互作用深入探討,以期對我國金融領域未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指導作用。
關鍵詞:民間金融;正規金融;交互作用;分析
1.國內民間金融的內涵及相關現象概述
1.1民間金融的基本內涵
民間金融是金融領域中非官方的金融市場,它可以是游離在政府管控之外的個體、單位或集團,其在金融領域主要從事的交易行為便是借貸等相關業務。在我國的金融市場同城是二元性的,包含兩個方面,一類是政府監管下的金融市場,例如金融機構、證券或保險公司等,另一類則是政府管控外的金融市場,主要是高利貸等機構。但是民間金融的存在是由于金融抑制現象存在而產生的。
1.2金融抑制現象的相關研究
在我國金融市場,由于受到國際相關體制及效益活動的影響,國家對這類交易干預過多,很多金融機構在發展中受到管控過多,直接影響整體的發展,甚至對我國整體社會經濟的進步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整個過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的態勢,這一現象也就是金融抑制現象。在我國利率的制定是由國家控制的,但是過低的利率導致市場的存款過低。不少銀行無法根據項目的風險程度制定利率,因此他們為了保證收益,不得不選擇收益較低但是風險低的項目。而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如果需要資金支持,依靠正規金融機構很難獲取貸款機會,這就為民間金融機構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2.民間金融產生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我國民間金融的出現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它的出現絕非偶然,甚至說是一種必然,并且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從必然性方面來說,我國金融市場的抑制現象驅使下,民間金融應運而生,如前文所述,在政府監管力度過大的影響下,個人儲戶的收益不斷的降低,存款資金也在不斷縮水,銀行可支配的資金減少,必然會使銀行在投資行為中選擇風險低、收益低的項目。而很多中小企業中,收益高風險也高的項目很難通過正規金融渠道獲取貸款支持,這也是導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民間金融的產生是必然的。從必要性來說,民間金融的出現包括兩方面,一種是指我國金融市場中的民間金融歷史悠久,它的手續簡便,并且利率不受國家控制,其利率可以隨著不同項目和不同的風險指數而確定,這也體現了民間金融的內生性。此外,我國中小企業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無法獲得需要的資金,而私營經濟在我國的數量龐大,他們要想發展離不開必要的融資方式,這為民間金融的出現提供了強有力的內在動力。私營企業可以通過這樣的民間金融方式獲得必要的資金,有效彌補正規金融無法實現的優勢。
3.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的對比分析
在我國金融機構中,正規與民間是兩種方式,前者主要是指銀行等資金融通的金融機構,通常是經過國家監管的機構,其主要優勢是發展規模較大,很多大型企業通常會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但是正規金融的發展自身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企業形式都能通過這些機構獲得資金的,還有很大的市場沒有被正規金融機構普及,面對中小企業或農村信貸,他們往往需要資金支持,但又苦于沒有融資渠道。而民間金融機構的出現,恰恰彌補了正規金融機構的缺失。在我國農村市場或中小企業中,民間金融的市場較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小企業或農村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他們會根據自身的情況及還款能力進行貸款。但是民間金融機構在獲取信貸人的相關信息時卻很難實現信息對稱性,很多業務是經過相關人員長期接觸了解的,因此對于還款信用等方面的信息很難掌握,這也成為民間金融機構運行和發展的瓶頸。
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相比,擔保優勢是最大的特點。很多正規金融機構要求擔保的內容較為嚴格,而民間金融擔保的內容相對更加廣泛,形式多樣,例如土地、房屋等。很多信貸活動是建立在雙方互信的層面上,因此在貸款申請或審批階段程序簡單,操作靈活方便。特別是在農村市場,能夠快速獲得資金是民間金融規模迅速擴大的直接原因,與此同時這也為正規金融帶來較大的沖擊。過去的金融市場,正規金融一家獨大,難免造成壟斷局面,很多資金被民間金融機構吸納,這也給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帶來很大的經營壓力。而民間金融機構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推出相關金融產品及服務,其創新性更高,因此,這兩類金融機構存在較強的競爭關系。
4.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之間的交互作用分析
4.1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之間的補充關系
由于政府有關部門對金融制度的主導作用,使得民間金融成為正規金融不可或缺的補充。民間金融擁有正規金融不具備的優越性,并且不受國家的制約和干涉。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后的今天,激發更多中小型企業不斷創造社會財富,在不斷拓展發展規模中,融資成為必經之路,但是正規金融的諸多限制迫使中小企業選擇民間金融,由于政府對民間金融的監管力度寬松,這也給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此時正規金融的缺口便有民營金融補充。
很多專門針對農村市場設置的銀行,為了賺取更高的利潤,農業銀行選擇撤離農村市場,這直接導致農村金融服務出現空缺狀態。而正規金融機構又限制對縣級銀行的貸款,這樣便直接形成了放貸機構是總行或中心行,而吸收存款成為縣級銀行的主要職能,很多資金隨著金融機構流向了大城市及大型企業,對中小型企業及農村市場,正規金融并不能及時給予資金支持,此時的民間金融便成為有效的補充區域。
4.2我國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之間的交互作用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兩者是存在相互競爭關系的,但是兩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交互的關系,兩者共同存在才構成了我國金融行業的井然秩序,因此補充、合作、競爭的關系共同構成了兩者的關系,也正因為這兩者才能使我國經濟發展得到必要的保障。
首先,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追溯其民間金融活動的起源,最早是在清朝之前,當時的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還未完全分離,民間信用活動無論是廣度、深度還是向度都在不斷擴展。鴉片戰爭時期,很多國外銀行開始不斷進入我國金融市場,但是此時的民間金融沒有得到廣泛發展,創新形式及社會化程度不足,正規金融此時較為活躍。而后的民間集資等行為逐漸發展起來,一定程度上又給正規金融以壓力。隨后,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逐漸分離開來,政府認可并監管的部分稱為正規金融,而在政府監管之外的部分稱為民間金融。
其次,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我國的民間金融一度陷入發展僵局,當時的正規金融一家獨大,壟斷整個金融行業,得到蓬勃發展。這個時期的民間金融機構逐漸衰弱,我國的金融體制進入改革期,當時政府利用手中的權力,大力扶持正規金融機構全面發展。
第三,兩者是不完全替代的。盡管兩者的關系是此消彼長的,但兩者并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正如前文所述,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相互配合,通過形成發展合理,這也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但是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壯大,正規金融機構在選擇客戶方面參與經濟活動較早,他們會選擇風險較低的項目和有信貸保障的大型企業合作,并且正規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不斷提高。因此,國有大型企業是正規金融機構主要發展對象,他們不斷對信貸權限進行集約化經營,力求推進改革不同的分支機構。但是我國的中小企業及農村市場,正規金融機構卻給予關注過少,因此這類企業或個人對資金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民間金融機構來完成,因此兩者不能完全替代對方,他們的客戶選擇不同,因此在我國的經濟市場中可以相互依存,交互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兩者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在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中,無論是民間金融還是正規金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想使整個市場經濟得到全面發展,需要兩者共同努力和配合。我們要想使金融市場得到全面發展,需要研發平臺,促進正規、民間兩種金融機構不斷合作發展,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為我國的信貸交易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樣的平臺可以促進兩者互補,從而降低交易成本,為經濟市場發展提供更多資金,助推整個市場的發展。未來一個時期,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還需要不斷加大配合力度,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玲.關于我國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的交互作用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11:118-119.
[2]牛超群,靖遠海.關于我國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的交互作用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2:11-13.
[3]彭芳春,耿康順.中國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的交互作用研究[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1,01:110-119.
[4]孫晨輝,李富有.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的比較優勢與均衡發展——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