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銀
摘 要:高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關系著社會發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自我價值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山東某高職院校的大6個班253名同學調查數據的分析,發現高職學生的學習自我價值感不高,學習過程中出現了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對此提出高職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提高需要社會、學校、學生、教師共同努力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高職學生 學習 自我價值感
課 題:本文得到山東省教育廳2015-2016年度國內訪問學者項目資助,為國內訪問學者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2015年山東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高職(專科)教育招生34.69萬人,在校生92.48萬人,畢業生24.67萬人,分別占到普通高等教育的55.66%、46.75%和49.60%。因此很有必要以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心理、學習等各方面的研究。從教學的實際情況看,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態度不端正等情況,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認同和評價水平不高。當前有關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研究很多,都聚焦于本科生或高職學生的整體自我價值感及兩個群體內部自我價值感各變量的橫向或縱向比較研究,研究重點是整體的心理狀態,很少以學習心理作為研究課題。所以筆者以高職學生的學習自我價值感為研究對象,以了解高職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
一、調查方法及過程
筆者以高職學生的學習自我價值感為研究對象,以學習自我價值感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作為依據,試圖發現高職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狀況,并提出提高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策略,為高職教師及其他層次教育的學習者提供參考。
1.調查對象
筆者以山東某高職院校的大一學生為調查對象,從該校按三年制大專和“3+2”本科兩個類別共選取了6個班253名學生,其中大專層次學生3個班共133人,“3+2”本科層次3個班共119人。
2.調查工具
筆者所采用的調查問卷是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自我價值感而制作的,與心理學調查所使用的自我價值感量表不同。問卷共40道題目,每道題有5個選項,對應不同的程度,分別量化賦分,個別題目反向計分,設干擾項5項,以避免學生形成模式化答卷傾向。
3.調查過程
在學生開始回答調查問卷前,先簡要說明問卷的目的和注意事項。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53份,因問卷當日有4名學生病、事假外出,共收回249份,其中有效問卷247份,無效問卷2份。有效問卷學生分類及相應人數統計如下表。
二、高職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總體來看,高職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問卷的總分為175分,最高分為161分,最低分為87分,整體差距較大。平均分為124分,高職學生的總體學習自我價值感不高。這可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寧上本科學冷門專業也不上大專,認為上職業院校低人一等。“3+2”本科層次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平均分為126分,大專層次學生平均分為123分,并且兩者的各題得分及分數段分布相似,兩者總體上的學習自我價值感無明顯差異;男生學習自我價值感127分,總體高于女生的119分;城鎮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129分,總體高于農村學生的116分。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差異最大的是對學校滿意度的“在這所學校上學我很快樂”這道題,大專學生的滿意度為87%,遠高于“3+2”本科層次學生的56%。“3+2”本科層次學生在“在一些事情上我比別人更容易自卑”“遇到上更好學校的同學我會覺得不好意思”兩項得分總體低于大專學生,在學習和學歷層次問題上“3+2”本科層次學生更敏感,自尊心更強。反映出兩者在對學校的要求和所得到的滿足方面是有較大差異的,體現出高考分數的差異使得學生自我定位與學校所提供的教育教學軟硬件設施和環境不匹配,高考分數高的學生對學校各方面的要求高于低分數段的學生。
從問卷得分高低的統計來看,學生對自己的智力水平、能力和學習潛力評價得分較高,對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效率和對學習的喜愛程度評價得分偏低。學生們認為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別人是因為努力程度不夠,并非不比別人聰明,如果自己盡全力學習肯定能做得很好。由此可見,學生是有學習潛力和提高學業水平的前景的,只是由于外界或自己的原因,學習興趣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積極性不高。
性別特點會導致高職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差異。男生在有關學習自信心的題目上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浪費時間有負罪感等學習忠實度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其原因可能是男生更大膽,女生的性格更加細膩。
城鎮生源學生在學習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方面的自我評價得分高于農村生源學生,原因可能是兩者的成長經歷和成長環境的差異,各自所接受的小學、中學階段的教育所提供的師資水平和培養理念也存在差異。
三、提升高職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策略
1.高職學生總體的學習自我價值感不高源于對待學歷的傳統觀念
社會的發展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發展前景還停留在重學歷輕能力的階段。傳統觀念認為高職學生畢業就是進工廠下車間,對未來職業自豪感的缺失必然導致學生學習自我價值感的降低。對此應改變學生及家長的觀念,在學生入學后加強職業綜合素養教育和職業自豪感教育,讓學生看到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創造價值能力強,同樣能發展好,受人尊重。
2.高職院校應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3+2”專本一貫制培養方式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機會,其人才培養模式與大專教育和普通高校本科的培養模式不同,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合適的教育教學模式,質量發展要先于培養數量,提升師資軟實力,在進行知識技能培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發展環境,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滿意度。
3.對高職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機構,尤其是輔導員老師應加強心理學的學習,對高職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培養學生依靠自己、自我奮斗的意識,讓學生認識到不斷地學習才是發展進步的原動力。學生應認識到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提高對自己的要求,端正學習態度,避免受到攀比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多比學習、比技術、比能力。
4.作為學校教育的真正實施者和參與者,教師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自我價值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有很強的目的性,每一個學生都希望通過學校的教育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時獲得綜合素養的提高。學生只有覺得學的東西有意義才會主動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學習,提高科研能力,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同時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教學中多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給學生成就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并適當提高要求,給學生學習的壓力。高職院校的教師,不管是實訓課教師還是理論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考慮男女學生心理特點和各自的優勢,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知識受眾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切忌對所有學生都使用同一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