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軍英
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學校企業財務會計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了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通過合理選擇教材、精心組織教學、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途徑,提高中職企業財務會計課堂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學校 企業財務會計 課堂教學
企業財務會計是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前承基礎會計課程,后接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會計模擬等課程。通過企業財務會計教學,應使學生掌握會計六大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識,具備會計核算業務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達到企業會計崗位的上崗標準。學生掌握會計核算業務相關知識的熟練程度,會直接影響其會計專業后續課程的學習。但是現在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學,其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都遠遠滯后于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必須創新中職學校企業財務會計的教學模式,以便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筆者一直在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一線工作,所以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基礎和能力以及學習狀況都掌握得比較清楚。由于大環境的影響,現在的中職學生普遍基礎較差,來中職學校上學就是為了混一張文憑,或者是因為年齡小無法就業而被迫到中職學校學習的。再加上會計專業知識本身枯燥難學,不太好理解,因此大部分學生沒有學習動力和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現在就業大環境不好,在學校學習好不好無所謂,都是一樣不好找工作,結果導致教學效果很差,教師授課也沒有了積極性。長此以往,惡性循環,最終演變成課程越難,學生越不想學,越不想學就越不聽講,達不到課程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學是很失敗的。
針對中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思考了如何讓學生樂意去學、積極主動去學,如何提高教師的授課技藝,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讓學生愛上企業財務會計這門課程,并認真尋找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付諸于教學實踐中,效果不錯。下面就是筆者經過大量的調查分析,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幾點改革建議和方法。
一、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教材
為了適應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滿足中職教育專業教學的需要,以行業就業為導向,緊密結合就業實際,選擇的教材既要達到中職教育層次的教學要求,又要考慮中職教育的實際狀況和要求。以會計報表結構布局涉及的會計六大要素涵蓋的經濟業務會計核算方法為課程主線,教材的難易程度要適中,以強化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重實務、重操作,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課程分兩個學期開設,第一學期主要講解和練習的是資產要素的核算內容和基本技能,第二學期主要講解和練習的是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財務報告等業務的核算內容和基本技能。根據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即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要求學生做學結合,邊學邊做,強化所學的知識,以培養學生適應會計崗位的工作能力。
二、認真備課,精心組織,教學方式多樣化
1.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筆者發現一部分學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前面的基礎會計課程學得不扎實;還有一部分學生則受到目前就業大形勢的消極影響,認為工作難找,學了也白學,于是產生了厭學情緒。筆者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自身素質、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及態度,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雖然現在的中職學生基礎普遍較差,但是他們還是有很強的可塑性的。筆者經常跟學生談心、聊天,增強學生的信心,告訴他們學好會計并不難,一定要樹立態度第一、能力第二的主導思想,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然后帶領學生到人才市場實地考察,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了解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勢,學生發現會計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從而增強了信心,學習不再迷茫,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2.教學形式多樣化,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中職教育,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首先,筆者課下查找了大量的學習資料,精心制作課件,將抽象、枯燥、乏味、復雜的專業知識通過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筆者將一些重要的、難以理解的知識要點通過“猜詞秀”等游戲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一舉兩得。筆者還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談論案例,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探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當天所學的內容當天練習,不拖拉,多做題,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以中職會計就業方向為目標,理論教學與會計模擬相結合
1.以中職會計就業方向為目標進行教學改革
中職學生畢業即工作,因此職業指導教育必須從學生入學就開始,系統地、全面地組織開展。以就業為導向,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行業發展、崗位要求和就業形勢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和踏實勤奮的精神,使他們按照未來職業的目標去塑造自己。從對往屆畢業生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畢業后并不能勝任工作。教師要積極分析學生在相關崗位中面臨的問題和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為中職學校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方式方法提供借鑒,為會計專業在校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為了實現學生一畢業就能上崗工作,學校要為學生創造一個仿真模擬的實習環境,通過實習使學生系統地練習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熟悉企業會計工作的流程和業務,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較為系統、完整的認識。在模擬環境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精神,使學生感到實習的真實性,增強參與實習的興趣。
2.理論教學與會計模擬相結合,邊學邊練
企業財務會計操作性較強,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會實際操作,例如憑證制作、賬簿登記、票據填寫等。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配套進行企業經濟業務的仿真模擬訓練,使課堂教學與實踐環節相結合,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把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有機地系統地結合在一起,邊講邊練,以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充分體現以技能為基礎的職業教育的特點。
總之,中職學校會計專業要緊密聯系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突破原有的教學局限,改善教學效果,強化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順利就業,從而使會計專業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以上是筆者對企業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建議,希望對中職會計教學有所幫助。改革中職學校會計課堂教學的模式、方法,分析中職學校會計教學及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法,對改善會計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姚秋芬.中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設想[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24).
[2]潘紅燕.中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職業,2012(21).
[3]郭艷龍.會計教學體系研究[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9(10).
[4]劉秀萍.對中職會計專業課教學的反思[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