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宇飛

【摘 要】大西高鐵開通運營以來,在牽引變電專業管理上,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即供電車間擔負著牽引變電所的運行管理,檢修車間擔負著牽引變電所的檢修管理。通過一年多的運行來看,當下的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弊端,未單獨將高鐵牽引變電所運行檢修管理從普鐵中脫離,造成檢修車間高鐵普鐵一把抓,檢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為了提高設備質量,提升專業管理水平,特提出了成立高鐵變電檢修小組的想法。本文著重探討高鐵牽引變電所運行檢修管理的新模式,以提高牽引供電設備的管理質量。
【關鍵詞】高鐵 牽引變電所 運行 檢修
大西高鐵于2014年7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太原至西安間的距離大幅縮短,使得三晉百姓的出行將更為快速、便捷、舒適。作為鐵路供電管理單位,在高鐵運行的過程中,保證牽引變電所安全可靠供電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牽引變電所的正常運行是高鐵順利運營的保證,完善的運行檢修管理機制則是保障牽引變電所正常運行的手段。因此,對牽引變電所運行檢修模式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大西高鐵牽引變電所運行管理現狀
我段管轄大西高鐵太原南大西場至祁縣東與平遙古城間k365+376間所有牽引供電設備,其中變電專業負責太原南分區所、晉中變電所、郝村AT所、南郭分區所、東觀AT所、祁縣東變電所以及新勝AT所共7個所的日常運行維護與檢修任務。
7個所中,晉中變電所、祁縣東變電所實行無人值班有人值守制度,每所編制4人,兩班運轉,每班安排值守人員2名,其余5個所實行無人值班無人值守制度。
專業管理上,采用普速鐵路傳統管理模式,將運行與檢修職責拆分。具體說來,晉中供電車間擔負著7個所的日常運行維護任務,主要是通過巡視、監控變電所、無人所設備運行狀態,判斷設備是否正常,并將發現的異常及時向段高鐵技術科匯報;太原檢修車間則擔負著7個所的檢修、試驗工作,除了計劃中的設備周期檢修、試驗外,還負責臨時性的故障處理。
2當前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大西高鐵開通以來,在各級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牽引變電設備總體運行情況良好,未發生過設備故障而影響供電。盡管如此,通過一年多來的管理以及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發現主要因為檢修車間工作量大(負責全段所有13個供電車間牽引變電設備的檢修以及2條新線開通介入工作),造成高鐵設備檢修存在漏洞,暴露出當下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
2.1設備檢修計劃兌現滯后
以2015年設備檢修為例,為保證變電設備在開通一年內都能夠完成全面檢修,段特制定年度檢修計劃。盡管段高鐵技術科、供電車間與檢修車間多方努力,然而,實際執行起來較計劃普遍滯后2-3個月,具體見表1。
2.2設備檢修缺乏針對性
一是由于檢修車間要兼顧高鐵與普鐵設備,容易造成檢修人員對高鐵、普鐵設備檢修工藝標準混淆;二是由于其檢修工作量過大,使得檢修人員疲于應付,對各所設備運行情況缺少足夠的了解,不知道哪些部分是重點,哪些部分是薄弱環節,就不能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檢修,達不到提高檢修質量的目的。
3改進方法
為全面提高設備質量,需對現行的運行檢修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具體方案如下:
⑴成立專門的高鐵變電檢修小組,成員由檢修車間、高鐵供電車間主管技術人員組成,具體人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遇有新高鐵線路開通時,另從相應高鐵供電車間抽調人員;
⑵小組成員仍屬原單位管理,設備檢修工作歸高鐵技術科統一調度管理;
⑶高鐵變電檢修小組只對高鐵設備負責,小組成員應密切掌握各所設備運行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的開展檢修工作;
⑷小組成員要分工明確,同時要做到資源共享。高鐵供電車間人員主管設備運行方面,掌握管內各所設備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檢修車間人員主管設備檢修方面,針對各所設備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解決方案,由高鐵技術科同意實施。
4結語
隨著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牽引變電所作為電力機車的能源供應日益彰顯其重要性。牽引變電所的可靠運行已成為電氣化鐵路運輸暢通的重要保障,怎樣才能保證牽引變電所的可靠運行呢?一套好的運行檢修管理模式是關鍵?,F就大西高鐵牽引變電所的運行檢修管理模式進行探討。通過優化運行檢修管理模式,可以更高效有效地保證牽引變電所的設備質量,為動車組列車安全可靠供電提供,從而保證高鐵的正常運轉,促進交通運輸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衛國.變電所絕緣在線監測系統研究與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9.
[2]林飛.牽引供電系統可靠性指標體系與可靠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6.
[3]周昌松.基于管理信息系統的牽引變壓器狀態檢修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
[4]張立.關于牽引變電所運營維修管理模式的探討[A].中國鐵道學會電氣化委員會、變電分委員會.電氣化鐵路牽引變電所新技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鐵道學會電氣化委員會、變電分委員會,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