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妮
【摘 要】在雕塑藝術行業中,模型的制作方法一直都以傳統的制作方法為主導,其中在雕塑行業的運用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采用失蠟法。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技術的誕生,雕塑行業應該尋求優于傳統方法的模型制作技術與材料,通過技術的改進和材料的改變來降低本行業的成本和安全情況,且雕塑行業藝術語言在各方面的拓展也依托于新的技術的改進。
【關鍵詞】雕塑藝術 電鑄銅 方法 應用研究
在雕塑藝術中以鑄銅技術為手段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其中傳統的失蠟法是鑄銅技術在雕塑藝術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在傳統的失蠟法鑄銅技術的應用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難以解決,比如工藝的復雜性、成本過高、模型容易發生收縮導致變形、表面肌理容易遭受到破壞等現象,有些甚至會出現穿破開裂的現象等等。然而電鑄銅技術則可以對以上問題進行很好的解決。目前電鑄銅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且電鑄銅技術對于藝術品的復制技術等是十分有效的。在目前的雕塑行業中采用電鑄銅技術還未受到足夠的關注,未能讓該項技術在雕塑行業發揮出其具備的一些優秀功能。本文通過對電鑄銅技術工藝的現狀進行研究,從雕塑行業運用電鑄銅技術的優點出發,論述了電鑄銅在雕塑行業發展的空間,研究其對雕塑行業的作用和價值。
1 電鑄銅技術
電鑄是通過金屬電沉積的方法進行金屬部件的加工工藝,電沉積是指以電為能量,從含有某種金屬離子的溶液中獲得該種金屬離子的金屬態結晶沉積物的過程。電鑄則是在作為陰極的芯模表面上進行電沉積,運用電沉積獲得比較厚的鍍層,然后再將鍍層從模型上取出來,這樣就復制出了與模型一樣的鑄件。電鑄銅技術中使用的電解液有10多種,其中由于酸性硫酸銅電解液具有成分簡單、性質比較穩定、操作簡單及沉積物的應力較小和可以在高電流密度下共組等等這些特點,其在電鑄銅工業中最為常用。電鑄所使用的金屬可以是銅、鐵等金屬。電鑄銅技術在應用中其復制性能表現良好,對于芯模的表面形貌具有非常高的還原精度,其得到的鑄件不會產生收縮變形等問題,且該技術得到的鑄件的厚度是比較均勻的。而且該技術使用的芯模材料具有很大的選擇性,該技術的設備和材料的成本低廉,其具有簡單輕便的工藝手段等等優點。電鑄銅技術存在的局限性就是其生產速度比較低,如果芯模選擇非金屬材料的情況下,將其進行金屬化的技術難度比較大等問題也會出現。
2 電鑄銅技術作為雕塑的材料復制技術
作為材料的復制手段,傳統的有失蠟法鑄銅、電鍍銅、煅銅等其他雕塑材料復制技術,精密電鑄銅技術與這些傳統技術相比,電鑄銅技術有著傳統技術無法比擬的優點及獨特的性能,精密電鑄銅技術是一種非常有效和便利的雕塑材料復制技術。失蠟法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鑄銅方法,在中國的發展史上已經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今天的鑄銅方法中它仍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鑄銅方法屹立于行業中。該方法進行鑄銅的設備十分繁重,在操作中也有一定的危險,其模具的制作工藝流程復雜,成本比較高,且其復制的效果難以達到我們的預期。采用電鑄銅技術在設備的要求上比較簡單,操作較安全,且工藝流程不再復雜,成本比較低,且得到的鑄件復制還原能力十分好。
電鍍銅技術采用的原理和設備與電鑄銅技術基本相同,兩者采用的工藝也相近,但是在電鍍銅技術中其要求電鍍層與芯模的表面緊密結合,然而電鍍層的厚度最小幾微米,最大幾十微米,所以該技術對外觀質量的要求是非常的嚴格的。電鑄銅技術則只需電鑄層與芯模能夠輕易的進行分離,因為電鑄銅技術對外表質量無要求,其只需要對電鍍層內部與芯模接觸面的質量有要求。將電鑄銅技術應用于雕塑材料的復制中,與其他的鑄造和復制技術相比,在復制效果上,加工成本上,勞動強度等方面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與其獨有的特性,我們只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去積累經驗,對該技術進行進一步的突破及創新。
3 電鑄銅技術對雕塑藝術語言的拓展
電鑄銅技術在對雕塑的造型、厚度、重量和芯模材料的要求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工藝的效果和特性。電鑄銅鑄件具有薄和輕的特性,同時該技術在保證薄和輕的前提下還保留住了銅的硬度和其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通過對電鑄件扭曲、鍛打等手段進一步的造型,通過選擇現成品等材料用電鑄的方法實現非銅材料向銅材料的轉化。電鑄銅技術既能對復雜造型進行電鑄,又能結合現有的焊接技術解決支撐、承重等雕塑創作中存在的難題,這使得雕塑造型的語言更加的豐富和自由。電鑄銅的鑄造成本相對于傳統的失蠟法鑄銅的成本要便宜五分之四左右,所以陳本問題對于電鑄銅技術來說是非常優越的,可以大量的以電鑄銅方法進行雕塑藝術創作。由于電鑄銅技術的原理是銅離子在芯模的表面上只能在導電的導電層進行電沉積,在對于沒有導電層的地方是不會產生鑄銅層的。利用這個特性我們可以考慮在雕塑的立體表面上進行平面語言的展現,例如描繪圖案,獲得鏤空等視覺效果。
4 電鑄銅技術的可操控、可教學、可推廣性
電鑄銅技術對于雕塑藝術的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國的系統教學中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大學沒有正式的將其納入正規的教學計劃中。由于材料是傳達雕塑藝術的語言載體,通過新的、便利的材料等必然能夠在該行業中形成新的、具有個性的雕塑的藝術語言。所以在我國有必要將電鑄技術放入正規的教學計劃中來,通過課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其基本理論和操作,通過實際的操作為創作思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教學推廣,不僅是可以豐富雕塑材料復制手段的選擇,其還能夠激發創造出由該方法、該材料而引發出的個性化藝術語言的無限可能。
5 結語
我們在未來的學習及雕塑藝術的創造中,要對電鑄銅技術在本行業的應用中提高認識,用更多的關注去創新本行業在材料方面的基本技術改革。精密電鑄銅技術在雕塑行業的應用中必須將其優點充分的利用,在行業的實踐和發展過程中去不斷的改進其在雕塑行業中呈現出的不足。通過不斷的改進與創新思維的發展,將電鑄銅技術在雕塑行業中的應用得到最好的發揮,精密電鑄銅技術在雕塑藝術中的應用前景良好。
參考文獻:
[1] 中國鑄造協會編.熔模鑄造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 劉仁志.非金屬電鍍與精飾—技術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