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萍
摘要:內部控制體系是一種通過組織、調節、制約、監督等手段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同時風險最小化的管理措施。它能夠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是一項全方位的、深入的、意義重大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屬于國家事業型單位,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原有的管理方式不再適應當前的改革趨勢,各種問題不斷凸顯,內部控制體系的搭建在水利建設單位日趨重要。
關鍵詞: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水利工程建設單位作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型單位,長期在事業單位體制下運行,為順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各水利單位也逐一從事業型單位向企業性質轉變,改革本身對水利單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前在事業單位體制下的問題也都明顯的暴露出來,而內部控制風險顯得尤為突出,內控管理改革是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必行之舉。改革過程中將面臨很多實際問題,當然風險一定與機遇并存,市場將重新洗牌,脫穎而出者必能獲取更大的利潤,所以水利單位在對于內部控制管理對策的研究上也必須更為謹慎。
一、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內部控制體現狀
(一)內控意識淡薄
水利工程建設單位職工在長期的事業單位體制下參與工作,在管理方面不專業、不重視。且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內官僚作風嚴重,各項規章制度執行并不嚴謹,幾乎是聽領導指示辦事。這導致水利工程建設單位本身的內部環境混亂無序,而內部環境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這樣的基礎是根本無法搭建上層建筑的。
(二)缺乏風險評估與應對機制
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政府撥款的特殊性質,導致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管理階層對各項風險視而不見,浪費成風,甚至出現貪贓枉法的情況,近些年來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經濟犯罪屢見不鮮,這也是缺乏風險評估與應對機制的實際表現。另外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風險管理并不是依靠規章制度和專業知識,往往是靠單個財務人員或者領導的個人判斷,這本身就加大了風險性。
(三)控制活動方面存在缺陷
主要表現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措施不到位、控制活動執行不力。首先一般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簡單的以財會制度作為內控制度,所能控制的內容廣度不夠,導致管理上的缺失。其次在控制措施方面,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經營業務較少,通常是一人多崗,甚至不相容崗位也未進行分離,極其容易發生徇私舞弊。再者,由于人員意識不夠,監管力度不到位等原因,導致控制活動在執行方面十分疲軟。
(四)信息溝通不順暢
信息溝通是鏈接各個管理環節的紐帶,有效的信息溝通能夠保證措施有效的落實和執行,能夠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偏差。水利工程建設單位信息溝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是溝通渠道單一且不暢通,高層者不愿意到群眾中間去,中層者不負責任或出于某種顧慮不愿意匯報信息甚至刻意隱瞞,基層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導致信息根本無法流通。工作過程中水利工程建設單位通常采用上令下達的方式進行管理,沒有采用多種方式的內外部溝通機制。
(五)缺乏監督機制
監督分為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內部監督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因為資金主要是來自于政府撥款,隨時都處于“有米下鍋”的狀態,單位領導根本不必擔心資金來源,所以在監督方面根本就不負責任。水利工程建設單位還應受到社會各個層面的監督,但就中國現在的形式來講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這導致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窩案頻發”,所以在外部監督方面政府應當承擔起這個責任。
二、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對策
內部控制體系在營利性的企業中已經趨于成熟,水利工程建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份子,在市場經濟改革的沖擊下在管理方式上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內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機制,方法陳舊老套。所以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體系搭建時應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學習成功企業的內控管理經驗,尋求一套適合自身的管理體系,以下是水利工程建設單位進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具體方法:
(一)放眼實際、建立基礎
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時應結合當前市場需求、結合國家政策變化、結合單位實際情況、正確評價內外部環境,為內部控制體系搭建建立基礎,同時根據市場的發展和單位內部的管理要求不斷深化、不斷改革、不斷提升,力求搭建一個穩定的,能夠取得長遠發展的內控機制。
(二)建立風險評估體制,實現科學分析
有效的風險評估必須建立在對風險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風險是制約發展的首要因素,甚至是導致單位倒閉的主要因素,所以風險評估對于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搭建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作為國家事業型單位,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組織目標是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支持,為國民提供服務,為國家發展提供保障,這也是其進行風險評估時所應圍繞的核心,并據此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注重分析風險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確切的說就是風險評估應覆蓋企業的方方面面,不容有失也不容忽視,細節決定成敗。風險評估時還應注意要正確評價風險點和風險大小,不容小視也不容夸大,低谷風險本身就會加大單位經營的風險,而風險的夸大會造成單位在經營過程中束手束腳。另外正確找出風險點是單位風險評估有效性的體現,只有在風險點沒有偏差和錯漏的情況下,單位才能建立正確的風險應對機制。
(三)提高意識,統一思想
內部控制體系是一項全方位管理工作,需要單位的全員參與。一項管理措施能否有效實施,重點在于思想意識的重視程度,以及全員的思想是否統一。所以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體系搭建時首先要求管理者具有高度的重視,并通過自身的標桿作用,帶動全員重視內控。同時輔以相應的激勵機制,力求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加大員工管理的參與程度,實現全員思想統一,做好內部控制工作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四)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內控體制
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單位中相應的管理機制也應是不斷變化的,否則就無法順應市場。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在完成了內部控制體系的搭建之后還應結合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內控體制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這個完善過程需要管理者深入到基層中去,廣大員工是制度的最終執行者和體驗者,他們最清楚其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內控體系的完善需要單位和個人來共同完成,管理者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同時不斷進行調研和總結,在原有體制的基礎上提出整改方案,并投放到員工中去形成反饋意見,根據意見進行再調研和再修正,直至適合單位的內外部環境。這是一項持續的、動態的管理過程,內控體系只有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五)完善監督和獎懲體系,保障實施
任何工作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都得不到完美的執行,所以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必須建立保障體系來保證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實施。監督體系是指在制度實施過程中對執行人員進行跟蹤和監管,并對其的工作偏差進行不斷的糾正。獎懲體系所起的是輔助作用,對工作效果優秀的部門和個人進行物質和精神雙重激勵,形成榜樣效應,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對違規者進行處罰,起到監督和警示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體系的搭建是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當前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做好內控建設是保證單位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有效手段。但是鑒于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特殊性質,在進行內控體系搭建時務必結合內外部實際情況,同時進行科學的分析,找出內控體系設計路徑,最終完成體系搭建,并輔以有效的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內控體系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桂梅.事業單位財會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時代金融,2015(27).
[2]俞廷貴.淺談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中國外資,2013(18).
[3]鄭瓊,李曉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在信息化管理下的改進[J].商業會計,2012(02).
(作者單位:穆棱市奮斗水庫工程建設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