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慧
【摘 要】我國私人銀行業務雖然起步晚,基礎薄弱,但發展速度快,客戶數量和資產管理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但我國私人銀行業務仍存在結構不合理、售后服務不到位、高端人才缺乏等制約因素。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現狀;對策
私人銀行業務是于16世紀的瑞士產生的,經過長期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的私人銀行業務得到了長足發展,業務范圍已經涵蓋了銀行卡、保管箱、咨詢、代收代付等業務,并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主要贏利業務。在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只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
一、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現狀
根據2005年中國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私人人銀行服務”的定義是指商業銀行與特定客戶簽訂有關投資和資產管理合同,客戶全權委托商業銀行按照約定代理客戶進行有關投資和資產管理操作的綜合委托投資服務。
2006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花旗、匯豐等銀行在國內設立私人銀行。2007年,中國銀行在北京率先推出第一家私人銀行,是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發端。自此,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多家商業爭行陸續開展了私人銀行業務。
根據興業銀行與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于2015年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全面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將達到人民幣110萬億元,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201萬戶,擁有約41%的私人財富。根據該報告分析,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投資領域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風險偏好由保守向可接受部分中高等風險轉變,產品由標準化向定制化轉變,投資需求由個體向家族綜合服務轉變,服務模式由線下服務為主向線上線下相結合轉變。整體上講,私人銀行業在高凈值人群中的滲透率僅為8%左右,中國私人銀行業務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投資領域狹窄。當前,私人銀行業務主要以產品為導向,產品以儲蓄、固定收益類產品(含有類固收類的信托產品)及房地產投資等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級市場、現金管理類產品開發乏力,產品也多存在同質化現象。
二是產品和服務缺乏訂制性。目前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尚處于發展階段,為客戶量身定制的的差別化產品與服務較少,或產品創新不足,無法滿足高凈值人群的理財需求。產品結構上存在缺陷,高端業務所占比重較低。
三是售后服務不完善。私人銀行業務開展過程中過于注重對產品與服務的銷售,但售后服務嚴重滯后,沒有形成對客戶全位的金融服務理念,以客戶為導向的金融服務理念無法切實貫徹。
四是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私人銀行業務的性質決定了相關從業人員要掌握金融、理財、法律、稅收、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才能滿足高凈值客戶的理財需求,為其提供全面的、專業的、高效的理財方案。同時,高端私人銀行業務客戶經理還應通曉國際稅收政策、移民政策、信托產品運行規則,熟悉企業管理、國際金融市場等,這對國內私人銀行業務從業人員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五是分業經營具有局限性。私人銀行業務受制于我國嚴格的分業經營模式,銀行、證券、保險市場相對分離,無法有效拓展私人銀行業務的綜合性業務。這勢必影響私人銀行業務的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不符合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市場需求和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六是私人銀行業務風險控制薄弱。私人銀行業務與傳統金融服務相比較,具有基本同等的風險,其中操作風險和合規風險發生概率較大。當前各商業銀行在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時,由于缺少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業務反思,對業務開展中的風險預警和風險管控力度薄弱,不利于私人銀行業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對策
一是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科學確立發展模式。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應實現“以產品為導向”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正確樹立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高效率的理財產品和投資服務,提高客戶忠誠度。應主動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和相關政策,確立科學的發展模式,提升私人銀行業務經營效益。
二是加強業務管理,完善金融功能。私人銀行業務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進私人銀行業務規范開展,降低經營風險。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規,開展合規經營,杜絕私人銀行業務客戶經理與客戶之間的違法違規交易,提升私人銀行業務的合法合規。同時,商業銀行應深入了解客戶的財務信息及理財需求、風險認識等,為客戶提供財富保值增值的金融服務。
三是加強產品研發,創新金融產品。私人銀行業務的優勢在于其安全性、盈利性和定制性,私人銀行應在既有產品的基礎上,加大對產品的研發力度,創新金融產品,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主要的創新方向是優化普通零售銀行產品服務,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金融產品,提供專業化的高端產品,探索投資咨詢顧問服務。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探索銀行、證券和保險三個市場有機融合,研發更具安全性和盈利性的金融產品。
四是健全法律政策和監管體系。要完善關于私人銀行業務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引導私人銀行健康運作。建立針對私人銀行業務的監管體系,盡快推出私人銀行業務發展金融監管辦法,加強私人銀行業務準入標準建設,為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保駕護航。建立健全私人銀行業務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規程、管理辦法和內控制度的建設和完善。
五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私人銀行業務需要專業化、高素質、復合型的高端專業人才隊伍做保障,才能規范快速發展。因此,商業銀行應大力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積極培養注冊理財規劃師和國際注冊理財規劃師隊伍,提升投資專家隊伍,為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四、結語
雖然我國私人銀行業務起步晚,發展時間短,但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入,商業銀行通過加強自身建設和業務創新,參考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把握新的發展歷史機遇期,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必然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林業新.中國私人銀行現狀淺析及展望[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
[2]沈歡歡.中國私人銀行的發展現狀及品牌建設[J].金融論壇,2011,(12).
[3]楊婉婕.我國私人銀行的發展模式探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4]徐曄.我國私人銀行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26).
[5]陳琦.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研究[D].中南大學,2010.
[6]曹彤.中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模式探析[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9,(05).
[7]郭麗君.《中國私人銀行全面發展報告》發布[DB/OL].http://politics.gmw.cn/2015-08/18/content_16719952.htm,201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