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住房公積金(以下簡稱公積金)制度在住房分配政策的改革上雖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公積金現有的管理制度及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及滿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勢。本文主要通過對公積金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引證與闡述,提出解決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問題;對策
公積金制度及其發展對我國住房政策的改革、城鎮住房建設的加快、城鎮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等許多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是,我國的公積金制度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缺乏監管力度及細致的管理機構等。公積金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其原有的作用沒有保障,因此,對公積金制度的研究探討,對我國公積金制度的完善,理論和實踐意義非常重要。
一、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資金使用率不高,公積金制度的優勢表現弱
第一,公積金作為社會制度保障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在進行收入調節時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對于稅收以及利率的優惠時沒有發揮其調節的能力,雖然其在征收費用時,是通過強制性手段,并且在其利率以及稅收上具有重要的保障。第二,公積金作為一種時間較久的住房儲備金,在企業員工中是在工資中相分離的,但是目前其在國內購房時,公積金貸款余額部分無論是個人貸款還是房地產方面所占比重仍然很低,個人公積金貸款作用小于商貸,資金的閑置已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第三,受公積金貸款額度及繳存余額政策的限制,改變城鎮低收入工薪階層居住條件,使其獲得公積金制度的有力支持這一現狀迫在眉睫。
(二)住房公積金使用率低,其作用發揮受到影響
首先,公積金的受益增值比較低,損害了儲戶的直接利益。受投資知識及管理方式的影響,公積金投資的綱領墨守成規,管理中心往往會通過緊縮個人貸款業務來預防和化解危險,這就造成了很多地方,公積金存款余額在個人銀行賬戶上沉淀;其次,公積金用途的單一化,使其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與新加坡的公積金利用情況相比較,目前我國公積金僅僅局限于購房相關方面的消費,利用率非常低,同時在公積金提取和貸款各方面受到各種約束;第三,較低的公積金貸款率使得大量公積金沉淀。因為我國許多地方的公積金貸款業務發展參差不齊,京津滬及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發展較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后甚至還未開放,使得公積金的資金大量閑置于銀行,這與公積金作為住房等金融業政策的本質目的大相徑庭。
(三)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有限
首先,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等各方面原因的影響,自由職業、私有企業員工等社會群體依然無法參與公積金制度,這就使得公積金延伸范圍逐漸縮小;其次,在我國,繳存公積金的多少直接與個人收入相關,絕大部分的中低收入階層無法享有公積金,此現狀與公積金制定實施的目標相差甚遠;第三,在我國,公積金的受眾對象是城鎮中低收入群體,受眾范圍逐漸縮小,保障功能受到約束,這就阻礙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社會福利的發展。
二、住房公積金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健全法規制度
公積金制度要想得到完善,首先必須要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體系,保證公積金運行的規范性。一是公積金制度要提升立法層面,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在管理機構、繳存、提取、使用、監管及處罰等方面制定量化的規定。二是整理各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政策文件,對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給予修改或廢除。三是要清理各地的地方性公積金實施細則,及時修改其中違反規定的部分。通過以上方面政策的實施,逐步完善公積金制度體系,從而實現公積金制度的靈活性與統一性。
(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為了提升公積金的使用經濟效益,那么就要提高貸款的發放與投資工作力度。在貸款發放方面,一是管理中心在貸款工作中要減少流程、簡化手續,增強對公積金貸款的宣傳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提高金額,越來越多的家庭獲利;二是對于中低收入群體要在購房類型、貸款利率等方面制定有針對性的貸款優惠方針。投資方面,一是將公積金的投資功能進行分離,將銀行的沉淀資金通過專業渠道或理財中心,從而實現投資的專業性與多元化,增加收益比率。二是拓展投資渠道,允許發放保障性的住房貸款,一方面可以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益,同時又可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給能力,解決部分中低收入群體住房難的問題。
(三)強化繳存的義務
首先,因為公積金繳費比率涉及到職工、單位和政府三者的利益,那么企業就應該根據員工實際的工資收入及其消費承受能力,在員工家庭支出的消費承受范圍內,確定公積金繳存比率;其次對公積金的存款利率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個人公積金的繳存能動性,使之在相應的時段能否與市場的水平利率統一接軌;第三,公積金的管理機構在整合資金、管理核算貸款等的過程中搜集到的個人信息,都是個人信用體系建立的因素。基于這些因素的影響,管理機構必須在短期內組織或參與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增加貸款風險的掌控,以確保公積金貸款中資金的安全性。
三、結束語
住房公積金制度目前在國內住房改革的實踐中表現的非常積極,但它也暴露了很多的漏洞,受到了各界研究學者的關注。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日趨完善,規模整合也日漸強大。對于怎樣管理與使用好住房公積金,使其發揮更強大的功效,是值得學者們深刻探討與研究的。
【參考文獻】
[1]趙寧.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進程中住房保障的困境與出路[J]. 政法論叢,2016,01:137-144.
[2]蔣華福,王廣斌. 基于國際視角的住房公積金設計路徑[J]. 住宅科技,2016,02:8-15.
[3]趙紹陽,楊豪. 我國企業社會保險逃費現象的實證檢驗[J]. 統計研究,2016,01: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