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娜
【摘 要】本文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城市車輛停車管理相結合,設計出一種能夠自動搜索指定地點附近停車位信息,實時動態顯示并進行智能管理的城市停車管理系統。
【關鍵詞】互聯網+;智能化;停車管理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里私家車的保有量在不斷攀升,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汽車整車制造市場評估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1.63億輛,僅次于美國,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1]。但是,眾所周知,我國的城市化建設程度還遠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急劇增加必然會帶來道路擁堵、停車困難、交通事故等多種道路交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利于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行,對保障社會穩定,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也起到了消極作用。如何解決這些“并發癥”,是從事交通和城市建設部門應該深入研究并盡早解決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中,最為困擾廣大車主的問題就是道路擁堵和停車難,而城市道路擁堵問題在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停車難造成的。以鄭州這個中部人口密集城市為例,鄭州市的道路建設相比很多城市而言,不可謂不是大路寬闊,但是由于城市停車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在一些人員密集,車流量大的場所,如火車站、商業區等附近,原本寬敞的道路兩邊停滿了各種車輛,更有甚者,機動車道都變成了“停車場”,這必然導致城市道路擁堵問題。可見,如何合理規劃好停車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道路擁堵問題,解決好“停車難”的問題也就迫在眉睫了。
二、城市停車管理的發展現狀
目前,面對“停車難”這個全國性難題,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門都采取了各種措施試圖解決,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采用路旁停車場,或稱作占道停車場,即在城市道路旁以白線畫出停車位,并設置P字牌和收費標準公示,以供車輛臨時停放。采用路旁停車場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短時間解決“停車難”的現象,局部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但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劇增,這種方法顯然治標不治本。另外一種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修建停車場,當然隨著我國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尤其是城市土地就更顯得彌足珍貴,因此修建地面停車場就顯得不合時宜,而修建立體停車場雖然能緩解占用城市土地問題,然而,立體停車場造價昂貴,設備維護費用較高,并不能徹底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2]。而近些年修建的地下停車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停車難”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地下停車場的管理目前還處于比較“原始”的階段,利用率不高。因此,采用更加切實有效的停車管理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三、互聯網+與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的研究
所謂“互聯網+停車場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就是把城市中各個停車場進行互聯網化,也就是的把城市中各個區域的停車場的停車車位信息通過傳感器檢測技術進行實時動態監測,采集到每個停車場的停車位信息和停車場的地理信息坐標,通過移動互聯網發布到城市停管中心云平臺服務器上,用戶在通過智能手機或者行車電腦上下載安裝智能停車管理客戶端app,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互聯網連接到城市停管中心云平臺上,實時查詢和預約訂車位信息。當查詢并確定預約到停車位信息后,互聯網+與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客戶端還能智能的與車載導航交互,引導司機前往所預定的停車場。在停車結束時,互聯網+與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的手機客戶端還能通過電子地圖,引導車主快速到達車輛停放的車位,也避免了車主在偌大的停車場內不容易找到車位的尷尬局面。此外,該系統還能與用戶的手機銀行、支付寶等相連,快速進行停車繳費,方面快捷、省時省力[3]。
本文研究的“互聯網+與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城市停車場的停車位信息采集,主要是通過對現有停車場的每一個停車位信息進行數字編碼,每一個停車位都有唯一的地址編碼信息,通過停車場的Zigbee無線網絡傳輸到本停車場的無線網絡數據端,附加該停車場的地理信息后,經過加密處理后通過移動互聯網絡向城市停管中心云平臺進行發送。在停車場對停車位信息用Zigbee無線網絡模塊進行傳輸具有低價位、短時延、短距離、低功率、高容量、高安全、免執照頻段等優點,這些傳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通過接力的方式將無線電波將數據從一個網絡數據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所以它們的通信效率非常高可以長期使用。
第二部分是網絡傳輸層,這部分可以利用現有的4G無線網絡或者光纖來對每個停車場采集到的停車位數據進行傳輸,由于4G無線網絡和光纖已經覆蓋城市區域,因此,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絡進行數據的傳輸,不需要再建設單獨的網絡。
第三部分是城市停管中心的城市智能停車管理服務云平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負責實時接收城市各個智能停車場傳遞過來的停車位信息,并通過云平臺數據庫對其進行實時更新存儲管理。其功能之二是將停車位信息與停車場地理信息相結合,描繪到城市智能停車地圖上,并實時動態更新停車信息。其功能之三是接受用戶的停車位預約申請,并在客戶成功停車后對停車時間和費用進行計算,根據不同停車場所在區域位置,按區域價格和時間統一進行計費,這樣統一計費管理,也避免了有些停車場管理員亂收費的現象。
第四部分是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的用戶端app。用戶可以將該app下載安裝到智能手機或行車電腦上來使用。當用戶駕車行駛到某一區域需要停車時,運行該app,就可以接入到該城市停管中心的城市智能停車管理服務云平臺,通過云平臺查詢到附近的停車場和車位信息,當車主確定好停車位并成功預約后,該信息會發送至停管中心的城市智能停車管理服務云平臺,云平臺會自動更新該停車位狀態為已預約,并將該車為地理信息坐標發送給車主,與車主的導航系統一同協作,將車輛引導至該停車位,當車輛到達挺好后,就開始進行計時,并將停車時間發送給城市智能停車管理服務云平臺。當停車結束,車主駕車駛離時,則會將結束時間通過網絡發送給云平臺,云平臺根據該區域停車時段和時間對停車費用計費后,與客戶綁定的手機銀行或支付寶等連接,進行扣費,扣費成功后通過短信告知車主。
四、結論
本文研究的“互聯網+與城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能夠較好解決城市車輛停放的難題,運用互聯網技術,使復雜的停車管理工作變得日益簡單便捷。
【參考文獻】
[1]智研咨集團,《2015-2020年中國汽車整車制造市場評估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15
[2]張旭,基于圖像識別的停車場智能管理系統設計,《軟件工程師》,2013.8
[3]楊清娜,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物聯網技術》,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