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惠
【摘要】隨著創新日益成為一種時尚,整個社會幾乎掀起了一場創新的狂潮。作為高中教學的重要部分,高中物理教學當然也要與時俱進,搞好創新工作。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符合教育長遠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物理;教學;創新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素質教育也在不斷普及,因此,各種教學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學上創新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掌握好最基礎的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F階段,由于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特別是在由傳統的教學理念向素質教育轉變上,很多高中物理教師沒有很好的實現轉型教學,從而導致許多地方的高中物理教學仍舊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這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由于高中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高中物理教學唯有通過改革創新才能形成其特有的模式與體系,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工作刻不容緩。下面就“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分析”這一話題展開具體論述:
一、物理教師要具備創新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老師一般都是看重學生的成績,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更多的是機械化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極大的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很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因此,物理教師應該一改傳統教學方式,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在高中物理教學上做好創新,通過在教學上的創新實現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需對學生稍加引導,發展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對學生講清楚最基礎、最原始的知識后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思考討論的空間,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探索的主動性。
二、高中物理教學創新的具體內容
1、加強物理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聯系物理教學中純碎的知識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倦感,影響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除了要讓學生學習各種基礎知識,如牛頓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電場,磁場等,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加強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種種聯系,比如在飛機、水力發電、核能應用、動力系統、航天航空等各個領域都涉及那些常規、基本的物理原理,讓學生實實在在的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這樣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2、理論與實驗并舉的教學方式物理教學采用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方式,每學習完一個大的知識點都通過相關實驗加深印象,保證學生更好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摩擦力時,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很多同學會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系,我們則可以通過實驗,把一個長方體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牽引其作勻速直線運動,記下此時的力F1大??;然后把長方體木塊側放在長木板上,重復實驗操作,并記下此時的力的大小F2,如果F1與F2基本相等,則說明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反之則有關。老師還應該充分介紹摩擦力在生活的實際應用等等,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將極大提高教學成效。
3、教學中設置一些開放性題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關高中物理的開放性題目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認識一些物理規律,同時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范圍
開放性的物理題目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力手段。例如,在講萬有引力,航天飛機圍繞地球運轉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是否可以在航天飛機內用天平測量某一小球的質量?稍微知道常識的就會說不可以用天平來測。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測呢?由學生自由討論,再選代表回答老師的提問,相信肯定會有同學提出通過讓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用測力計測出拉力F,量出圓周運動的半徑R,用秒表記錄好時間T,同時數出一共經過了多少個周期N,再由相關公式計算出小球的質量M。物理老師在提問的時候還可以循序漸進,通過限制一些條件使問題復雜化,逐步加大難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維創新的興趣。
4、對學生的考核采用創新的評價方式
教學工作不可避免的要進行考核,而以往這種考核都是通過學生考試的卷面成績來體現的。不得不說這是不夠科學的考察評價手段,單純一兩次的考試存在很多偶然因素,高中物理內容豐富,很多知識點都涉及實驗,能夠在物理實驗室進行實驗加以驗證,所以針對物理這門實踐性、靈活性很強的學科,應該把實驗考核放入到總考核中,綜合個方面評價。這樣既可以使得部分動手能力強而卷面成績相對差些的學生不至于對物理產生厭倦感,更是對大家的一種公平的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式能夠幫助教師全面客觀認識學生,值得提倡。
三、總結
高中物理教學創新的關鍵在于廣大高中物理一線教師的教學理念,只有物理教師重視起來了,才有可能改革、創新物理教學。同時,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工作也需要學生的努力與付出,學生要和教師搞好關系,積極互動,共同為教學創新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最終的結果必將是教師與學生實現雙贏,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與肯定,而學生在創新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也利于今后個人長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