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詞全
在倡導“減壓提速”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通過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來提高,如今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化學的學習也不例外,要通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來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課堂授課、情景和探究的有效性來談談有效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策略。
一、興趣化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教材的編寫風格及新課標的理念,都需要運用興趣化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常見的教學方法有:
實驗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通過做一些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設疑法,“學則須疑”,通過設疑引發學生興趣,然后經過討論分析,明白道理,從而提高學生認知能力。競爭法,學習需要營造競爭的氛圍,使壓力變為動力。如在進行元素化合物教學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化學方程式背默比賽,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課外活動法,通過制作教具、模型,舉辦化學課外實驗,化學競賽,化學墻報,化學展覽會,撰寫化學小論文等活動,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有理有趣。這些活動能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視野,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課堂情景有效性的策略
“化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化學現象,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素材,教師通過創建適當的課堂情景能讓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要創設有效的課堂情景方法有很多,可以參考以下兩種:
一種是創建趣味性強的情景。有趣,好玩,生動的事情總能快速的吸引學生的眼球,富有趣味性的實驗情景是課堂的點睛之筆。教師應該善于將枯燥無味的知識點轉換成有趣的實驗現象,挖掘其中的亮點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其思考。例如,講解“油脂水解”的知識點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玩“洗刷刷”的游戲,讓學生分別用不同的方法來清洗沾滿油脂的碗碟,通過對比來總結出不同方法清洗的快慢,其背后受到什么因素影響,為進一步探討油脂水解做鋪墊。
另一種是借助生活場景來場景課堂情景。生活中的許多場景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化學變化,學生對這些場景很熟悉,但卻很少思考過其背后的化學原理,教師借助這些場景來創建課堂情景,能使學生投入到情景中,積極思考,并在課下也能主動思考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三、探究性教學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和體會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1、樹立新的課堂觀和學生觀。探究性教學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明確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科學的同時,關注學習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態度的培養。科學探究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學習目標。進行探究性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2、利用推理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尋找規律。化學反應規律是前人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的科學結論,教學時如果不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不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幾個結論如何能讓學生記住呢?即使學生機械地記住了也不能運用,要讓學生經歷過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維和推理中誘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
3、在實驗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獲得體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由于實驗者或實驗條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實驗產物也不相同,如果對實驗后的產物進行現研究,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發揮學生潛能,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開展專題研討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專題研討式教學,體現化學教學的探究性,實踐性特點。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新穎、活潑、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學、討論、查閱資料,提問、質疑和嘗試解決問題,安排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并且答案是開放式的而不唯一。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和創新精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今天,教師要努力鉆研課本,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并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